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07.060 CCS A 47 63 青海省 地方标准 DB 63/T 2459—2025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2025 - 09 - 24发布 2025 - 11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3/T 2459 —2025 I 目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观测系统 ................................ ................................ ............ 2 5 测试要求 ................................ ................................ ............ 2 6 系统测试 ................................ ................................ ............ 2 7 操作流程 ................................ ................................ ............ 3 8 数据处理 ................................ ................................ ............ 3 9 试验报告 ................................ ................................ ............ 4 附录 A (资料性) 光腔衰荡法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图 .................. 5 附录 B (资料性) 二氧化碳浓度计算示例 ................................ ............ 6 DB 63/T 2459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宁章、李明、李富刚、关晓军、娄梦筠、王剑琼、罗文昭、任磊、李宝鑫、 时闻、杨昊。 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 DB 63/T 2459 —2025 1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光腔衰荡法的术语和定义、观测系统、测试要求、系统测试和 操作流程等。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光腔衰荡法开展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在线观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 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4415 大气二氧化碳 (CO2)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温室气体 大气中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和甲烷。 [来源:QX/T 125 -2011,3.1, 有修改] 标气 以干洁空气为底气、目标物质浓度已知的混合气体。 [来源:GB/T 34286 -2017,2.1] 工作标气 用于对样品中目标物质浓度进行定量测量的标气。 [来源:GB/T 34286 -2017,2.2] 目标标气 用于检查和评估测量系统运行状况而被当作样品进行定期和重复测量的标气。 [来源:GB/T 34286 -2017,2.3] 标称浓度 经上一级标气准确标定后赋予的标准浓度(摩尔比, mol/mol)。 [来源:GB/T 34415 -2017,2.5] 样气 包含待测组分,其浓度已知或未知的气体样品。 DB 63/T 2459 —2025 2 [来源:GB/T 34415 -2017,2.6] 4 观测系统 系统组成 主要由样气采集及处理单元、标气单元、分析单元和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组成,系统结构见附录 A。 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 表1 主要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参数范围( mol/mol) 精度 二氧化碳:< 0.05×10-6 甲烷:< 1.0×10-9 24 h漂移 二氧化碳:< 0.1×10-6 甲烷:< 1.0×10-9 测量浓度范围 二氧化碳:( 0~1000)10-6 甲烷:( 0~20000)10-9 5 测试要求 每年应通过光腔衰荡法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对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进行至少一次测试, 测试应具备下 列条件: —— 测试系统按照 GB/T 34415 执行; —— 室内温度保持在 25℃±3℃,相对湿度在 40%~70%; —— 标气进入分析仪前,去除样气中的水汽,水汽浓度小于 40×10-6 mol/mol; —— 在系统前端安装≤ 5 μm颗粒物过滤器; —— 标气从标气瓶进入分析仪的滞留时间小于 1 min; —— 采用的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为自然空气为底气配制的标准气,工作标气和目标标气宜使用可 溯源至世界气象组织中心标校实验室维持的一级标准。 —— 测试系统及配套设备满足环境防护的要求。 6 系统测试 保压测试 6.1.1 标气瓶新安装或更换后进行保压测试。 6.1.2 打开标气总阀和分压阀门,调整分压阀门压力至 0.3 Mpa,待压力稳定后依次关闭分压阀门和 总阀,记录标气 总压和分压。 6.1.3 保压时间应不少于 30 min,保压结束后检查标气总压和分压是否下降,若未下降则表明标气安 装符合要求。 线性测试 DB 63/T 2459 —2025 3 6.2.1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 ,利用至少三瓶不同浓度的标气进行测量, 将这些标气同时接入样气采集及处 理单元,设置运行序列切换分析三瓶标气。 6.2.2 不同浓度的标气交替测量,每瓶标气的测量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的时长不少于五分钟。 6.2.3 标气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校正浓度与其标称浓度拟合残差应分别小于 0.1×10-6 mol/mol和2.0× 10-9 mol/mol,拟合优度应大于 0.9999。 重复性测试 6.3.1 在相同测量 条件下,利用同一浓度的标气进行连续测量,测量时长不小于 10 h。 6.3.2 剔除起始不稳定数据,测量时长内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每五分钟测试平均值的标准差应分别小 于0.05×10-6 mol/mol和1.0×10-9 mol/mol。 漂移测试 6.4.1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 ,利用同一浓度的标气进行连续测量,测量时长不小于 24 h。 6.4.2 剔除起始不稳定数据,测试时长内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最大与最小值偏差应分别小于 0.1× 10-6 mol/mol和1.0×10-9 mol/mol。 准确性测试 6.5.1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 ,将目标标气接入样气采集单元采样泵后管路, 设置运行序列切换分析三瓶标 气。 6.5.2 交替测量工作标气、目标标气,每瓶标气的测量时间为五分钟,每瓶标气交替测量三次为一周 期,测试不少于三个周期。 6.5.3 目标标气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校正浓度与其标称浓度差值应分别小于 0.2×10-6 mol/mol和2.0× 10-9 mol/mol。 7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如下: a) 将光腔衰荡光谱分析仪和标气接入系统,对样气流经的各部件、气瓶、管线及接头等部位进 行漏气检查,如发现渗漏应及时处理; b) 超低温冷阱温度设为 -60℃, 其温度应在 1 h以内达到设定值, 气体冷却器温度设为 2℃~5℃, 工作标气瓶和目标标气瓶分压设为 0.12 Mpa,进样流量设为( 250~300)mL/min; c) 设置运行序列,每瓶标气交替测量,时长不少于五分钟,测试结束后,确保所有数据已经保 存并备份。 8 数据处理 每瓶标气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数据测量时长内去掉前两分钟数据 ,取后三分钟数据算数平均值作为 其测试浓度,保留两位

.pdf文档 DB63-T 2459-2025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2459-2025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2459-2025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2459-2025 温室气体观测技术规范 光腔衰荡法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8: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