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99 CCS B 20 DB51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671—2025 代替 DB51/T 671-2007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2025-09-15发布 2025-10-15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1/T 671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范围 ................................ ................................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术语和定义 ................................ ................................ ............ 1 4轮作方式 ................................ ................................ .............. 2 5轮作模式 ................................ ................................ .............. 2 6粮油作物种植 ................................ ................................ .......... 3 7饲草种植 ................................ ................................ .............. 4 8饲草管理 ................................ ................................ .............. 4 9饲草利用 ................................ ................................ .............. 5 附录A (资料性 ) 轮作饲草最佳播种期 ................................ ................... 6 附录B (资料性 ) 常用饲草的实际播种量 ................................ ................. 7 附录C (资料性 ) 常用饲草混播比例 ................................ ..................... 8 附录D (资料性 ) 常用饲草的行距 ................................ ....................... 9 附录E (资料性 ) 常用饲草收获期 ................................ ...................... 10 附录F (资料性 ) 常用饲草机收 留茬高度 ................................ ................ 11 DB51/T 671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51/T671 -2007《粮—草轮作牧草种植技术规程》,与 DB51/T671 —2007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 1章,2007版的第1章);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章,2007版的第2章); ——删除了“免耕”“单播”“混播”“穿林播种”“育苗移栽”,修改了“粮草轮作”,增加了 “小春作物”和“大春作物”等术语和定义(见第 3章,2007版的第3章); ——修改“轮作设计”为“轮作方式”(见第 4章,2007版的第4章); ——增加了按区域划分的轮作模式(见第 5章); ——增加了粮油作物种植(见第 6章); ——更改了饲草品种的选择、种植、管理与利用等要求(见第 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乐山师范学院、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 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内江市农科院、自 贡市农科院、凉山州畜牧 兽医科学研究所、达州市饲草饲料工作站、苍溪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明军、林涛、崔阔澍、林方龙、伍文丹、李元双、陈仕勇、胡建军、王克秀、 李洪泉、余东、严东海、姚明久、李杨、唐玮琦、张瑞珍、刘小波、蒋旭东、严旭、李林祥、夏运红、 胡红文、易治鑫、杨世鹏、王红林、梁卓、李万均、吴长凤、荣璟、何佩佩、薛莞莞。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7年首次发布为 DB51/T671 —200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51/T 671 —2025 1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粮草轮作的术语和定义、轮作方式、轮作模式、粮食种植、饲草种植、饲草管理、饲 草利用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粮草轮作粮食和饲草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31753 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 GB/T 34379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NY/T 2703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规程 NY/T 3638 直播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NY/T 365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662 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891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4176 青稞栽培技术规程 DB51/T 401 多花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DB51/T 686 牧草青干草调制技术 DB51/T 810 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DB51/T 675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DB51/T 1084 牛羊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 DB51/T 2688 青贮玉米和饲用燕麦轮作技术规程 DB51/T 2902 饲用燕麦和箭苦豌豆混播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51/T 671 —2025 2 3.1 粮草轮作 grain and grass rotation 根据季节变化特点和作物的收获时间,在同一块田地上轮换种植粮油作物和饲草的生产方式。 3.2 小春作物 koharu crops 小春作物一般是指秋冬播种第二年春夏收获的作物,比如小麦、油菜、马铃薯等。 3.3 大春作物 spring crops 大春作物指在每年春夏播种秋冬收获的作物,比如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 4 轮作方式 4.1 小春作物与饲草的轮作 在小春作物收获后播种饲用玉米、高丹草、甜高粱等饲草。 4.2 大春作物与饲草的轮作 在大春作物收获后播种饲用燕麦、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等饲草。 5 轮作模式 5.1 成都平原区 成都平原区是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在四川盆地西部由多个冲积扇联合形成的冲积平原区域,该区 域粮草轮作常见模式见表 1。 表1 成都平原区粮草轮作模式 粮油作物类型 模式 小春作物 小麦(油菜、马铃薯) →高丹草 小麦(油菜、马铃薯) →甜高粱 小麦(油菜、马铃薯) →饲用玉米 小麦→饲用玉米 →甜高粱 小麦→饲用玉米 →高丹草 小麦→饲用玉米→饲用玉米 大春作物 玉米→饲用玉米 →饲用燕麦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饲用燕麦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饲用小麦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饲用大麦 玉米→饲用玉米 →饲用大麦 玉米→甜高粱→饲用大麦 玉米→高丹草→饲用大麦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多花黑麦草 水稻(玉米、高粱、大豆)→菊苣 DB51/T 671 —2025 3 表1 成都平原区粮草轮作模式 (续) 粮油作物类型 模

.pdf文档 DB51-T 671-2025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671-2025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671-2025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671-2025 粮草轮作技术规程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7: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