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7.020 CCS Z 06 DB51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3317—2025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2025 - 09 - 15发布 2025 - 10 - 15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317 —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核算原则 ............................................................................2 5 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流程 ................................................................2 6 编写报告 ............................................................................5 附录A (资料性)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数据集 ........................................6 附录B (资料性)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常见灌木异速生长方程 ..................................9 附录C (资料性) 高寒草地常见灌木及草本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11 附录D (资料性) 高寒草地常见灌木生物量含碳率 .........................................12 附录E (资料性) 高寒草地生物质碳库与土壤有机碳储量遥感监测方法 .......................14 附录F (规范性) 《XXXX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报告 》编写提纲 ........................17 参考文献 ..............................................................................18 DB51/T 3317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核地质调查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天府永兴实 验室、四川省地质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若尔盖县生态环境局、 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晓鹿、裴向军、谢梦迪、张律、罗义、徐争强、马婵华、王晓刚、陈果、叶 娇珑、赵利、李景吉、曹龙熹、于慧、沈惠斌、王嘉智、江成美、李伟。 DB51/T 3317 —2025 1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术语和定义、碳汇核算原则、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流程、编写报 告提纲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高寒草地人工生态修复地上生物质、地下生物质、枯落物及土壤碳汇核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0451 草原与牧草术语 HJ 1231 土壤环境 词汇 LY/T 3253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 NY/T 2998 草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NY/T 4295 退化草地技术改良规范 高寒草地 3 术语和定义 GB/T 40451 、NY/T 4295 、HJ 1231、LY/T 325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寒草地 alpine grassland 在高山(或高原)寒冷地区,因高寒气候发育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或有高寒灌丛参与 组成(灌丛覆盖度 < 40%)的草地类型,包括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来源:GB/T 40451 ,3.1、NY/T 4295 ,3.1,有修改 ] 3.2 土壤有机碳 soil organic carbon 土壤中存在于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 。 注: 包括来自于植物和动物遗体、粪便等残留物质以及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等形成的有机质,土壤有机碳含量用 g kg-1 表示。 [来源:HJ 1231,2.11,有修改] 3.3 草地碳库 grassland carbon pool 草地生态系统存储碳的各组成部分 。 注: 主要包括地上生物质、地下生物质、枯落物及土壤有机碳四个碳库。 3.4 草地碳汇 grassland carbon sink DB51/T 3317 —2025 2 草地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土壤 碳沉积等方式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草地植被与土 壤中的全过程。 [来源:LY/T 3253 ,2.2,有修改 ] 4 核算原则 科学性 4.1 确定的核算方法、内容及核算结果需 客观反映 高寒草地 生态修复碳汇效益,确保 高寒草地 生态修复 碳汇核算结果真实准确。 完整性 4.2 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明确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流程、野外测量数据、核算方法、核算 结果与支撑材料的完整性。 可操作性 4.3 结合野外测量数据,合理使用生物量经验公式或缺省值开展碳汇核算,确保核算数据、方法与资料 获取、数据记录等具有可操作性。 5 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流 程 核算技术流程图 5.1 高寒草地 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流程 ,见图 1。 图1 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流程 碳汇核算边界确定 5.2 DB51/T 3317 —2025 3 5.2.1 地理边界 采用以下方法之一确定: a) 生态修复区的工程规划设计图、施工范围图等; b) 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单点定位或差分技术直接测量生态修复区边界拐点坐标,单点坐标误 差不超过 5 m; c)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优于 5 m),在地理信息系统辅助下直接读取生态修复边界坐 标。 5.2.2 时间边界 5.2.2.1 生态修复开始时间采用以下方法之一确定: a) 生态修复区开始施工日期; b) 生态修复区开始管理日期,如购买草种合同日期或雇佣施 工工人合同日期等。 5.2.2.2 碳汇核算时间最短为 1 年,在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第 2年盛草期作为首次核 算。碳汇核算频率在首次碳汇核算后每 3 ~ 5 年盛草期进行一次。 碳库确定 5.3 高寒草地碳库包括地上生物质碳库、地下生物质碳库、枯落物碳库及土壤有机碳库四大碳库。 碳汇核算数据 5.4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调查监测等方式,收集碳汇核算所需的基础资料与数据,建立碳汇核算 数据集(详见附录 A),数据集获取方法参考《 2022 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技术规程》及 NY/T 2998 执行。 碳汇核算 5.5 5.5.1 碳汇核算方法 采用“碳库变化法”核算高寒草地生态修复边界内的生物质碳库与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均变化量。 5.5.2 生态修复前碳库 5.5.2.1 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a) 生态修复前采集野外调查数据计算; b) 选择与生态修复前相近地块替代计算; c) 利用历史遥感数据反演(空间分辨率优于 10 m)计算,详见附录 E。 5.5.2.2 地上(地下)生物质碳库根据平均地上(地下)单位面积生物量、植物含碳率以及生态修复 区面积,采用公式( 1)计算: 𝐶地上(地下)植被=𝐵地上(地下)植被×𝐶𝐹植被×S ································ ················ (1) 式中: 𝐶地上(地下)植被——地上(地下)生物质碳库,单位为吨碳( t C);如果是裸地,生物质碳库为 0; DB51/T 3317 —2025 4 𝐵地上(地下)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单位为吨碳每公顷( t C hm-2);高寒草地常见灌木生物 量可采用附录 B中的异速生长方程计算,或利用地上与地下生物量

.pdf文档 DB51-T 3317-2025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3317-2025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3317-2025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3317-2025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7: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