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3.020.10 CCS A 45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935—2025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rbon sink enhancement assessment in coast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2025 - 10 - 09发布 2025 - 11 - 0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935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归口。 DB37/T 4935 —2025 1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的监测内容、增汇量评估、报告编制和成果归档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中滨海盐沼、海草床的碳增汇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Y/T 058 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 HY/T 0457 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 海草床 HY/T 0460.2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2部分:海岸带生态系统遥感识别与 现状核查 HY/T 0460.4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4部分:盐沼 HY/T 0460.6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6部分:海草床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 coast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以植被保护与修复为主的滨海盐沼、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注: 修复方式包括生境修复和植被修复。生境修复包括地形修复、水系连通、消波护岸等活动;植被修复包括自然 恢复、人工种植等活动。 工程边界 projection boundary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地理范围。 碳层 carbon stratum 在工程边界内,根据生境条件、保护修复措施划分成的若干个相对均一的同质区域。 碳库 carbon pool 具有累积或释放二氧化碳或前体的库或系统。 碳汇量 carbon sink capacity 各碳库中有机碳储量的变化量之和。 DB37/T 4935 —2025 2 基线碳汇量 baseline carbon sink capacity 没有开展保护修复活动状况下,工程边界范围以内所产生的碳汇量。 注: 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之前,工程边界以内多为裸滩或植被覆盖度较低,基线碳汇量默认为 0。 工程碳汇量 project carbon sink capacity 工程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的差值。 注: 工程增汇量数值上等同于工程碳汇量。 4 监测内容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应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边界以内。现场核查技术 方法按照 HY/T 0460.2 相关规定执行。 监测频次 监测频次为保护修复工程 完成后每年 1次。时间以海岸带生态 系统植物地上生物量达到峰值为宜。 监测方法 4.3.1 监测分区与站位布设 滨海盐沼生态系统断面站 位布设及样方设置方法按照 HY/T 0460.4 相关规定执行。海草床生态系统 断面站位布设及样方设置方法按照 HY/T 0460.6 相关规定 执行。 4.3.2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主要包括群落特征和碳参数 2种类型。群落特征包含分布、面积、种类、密度、盖度、高 度等参数,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群 落特征需补充监测灌木类植物(柽柳)胸径、木材密度等参数。碳密度 包含生物量碳密度、沉积物碳埋藏速率等参数。 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群落特征监测按照 HY/T 0460.4 执行,按照附录 A计算沉积物碳埋藏速率。海草床 生态系统群落特征监测按照 HY/T 0460.6 执行,生物量碳密度按照 HY/T 0457 执行,沉积物碳埋藏速率计 算方法按照附录 A。 5 增汇量评估 碳库选项 碳库选择采 用表1。对于滨海保护修复工程,应选择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碳库。 DB37/T 4935 —2025 3 表1 碳库的选择 碳库 是否选择 理由或解释 地上生物量 是 工程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 地下生物量 是 工程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 沉积物有机碳 是 工程活动产生的主要碳库 枯死木 否 规模较小,予以忽略 枯落物 否 规模较小,予以忽略 碳层划分 工程碳层主要根据保护修复措施(如造林、水系恢复、植被保育、外来物种防治等)进行分层,分 层结果按照附录 B填写。 增汇量评估 5.3.1 工程边界内灌木类植物覆盖区域碳储量年变化 按公式(1)~公式( 3)计算工程边界内灌木类植 物覆盖区域碳储量变化( ):  += = ) (PW,i,soil PW,i,t PW,i,t PW,t ΔC C ΔC ΔC ································ ·········· (1) 1244/ A CBR ΔCi i PW,i,soil = ································ ························· (2) 12/44 1000/1 199.0 251.022.2 899.0 46.2 ,,  + =i tiP A DBH DBH C   ············· (3) 式中: ——第t年内工程碳层灌木类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年变化,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 (tCO2e·a-1);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灌木类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变化,包含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 碳储量变化,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 量(tCO2e);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灌木类植物覆盖区域 沉积物碳储量 变化,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 (tCO2e); ——第i基线碳层 灌木类植物覆盖区域 沉积物碳埋藏速率, 单位 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 每年(tCO2e·ha-1·a-1); ——第i基线碳层的面积,单位为 公顷(ha); DBH ——灌木胸径,单位为厘米 (cm); ——木材密度,单位为克每立 方米(g·m-3)。 5.3.2 工程边界内草本植物覆盖区域碳储量年变化 按公式(4)~公式( 6)计算工程边界内 草本植物覆盖区域碳储量变化( ):  +−−== ) (,, 1 2,, ,, ,, ,1 2 soiliPHtiPH tiPH tiPH tPH CttC CC C ································ · (4) 12/44) (,,, ,,, ,,  + =belowtiPH abovetiPH tiPH C C C ································ ·············· (5) PW,tΔC PW,tΔC PW,i,tΔC PW,i,soilΔC iCBR iA  tPHC,DB37/T 4935 —2025 4 1244/ A CBR ΔCi i PW,i,soil = ································ ························· (6) 式中: ——第t1至t2年工程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年变化,单位为吨 二氧化碳当量每年 (tCO2e·a-1); ——第t2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当 量(tCO2e); ——第t1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当 量(tCO2e);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 (tCO2e);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地上生物量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 当量 (tCO2e);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 地下生物量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当 量(tCO2e); ——第t年第 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沉积物 碳储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 (tCO2e); ——第i工程碳层草本植物覆盖区域沉积物 碳埋藏速率, 单位 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顷每 年(tCO2e·ha-1·a-1); ——第i工程碳层的面积, 单位为公顷(ha)

.pdf文档 DB37-T 4935-2025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935-2025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935-2025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935-2025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碳增汇评估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5: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