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3.020.30 CCS Z 04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932—2025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in the bay 2025 - 10 - 09发布 2025 - 11 - 0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932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 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DB37/T 4932 —2025 1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湾富营养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网格、数据及指标计算和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描述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湾海水富营养化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2763.4 —2007 海洋调查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 17378.2 —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 17378.3 —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4 —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7 —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HJ 442.2 —202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海湾 bay 水域面积不小于以口门 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且被陆地环绕的海域。 [来源:GB/T 18190 —2017,2.1.26] 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 海水中氮、磷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导致某些海洋生物生长、繁殖异常,进而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异常的 现象。 [来源:HJ 1300—2023,3.2] 4 评价指标体系 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三级评价指标构成,其中一级评价指 标分环境状态和生态响应两类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包括水质、 水文状态和初级、 次级响应四组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包括溶解无机氮 ( DIN)、 活性磷酸盐( PO4-P)、化学需氧量( COD)、溶解氧( DO)、氮营养盐当量占比( RDIN)、海表温度 (SST)、叶绿素 a(Chl a)、非硅藻丰度占比( RNDia)、赤潮事件和底层低氧十个指标,见表 1。 DB37/T 4932 —2025 2 表1 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 环境状态 水质状态 DIN PO 4-P COD DO RDIN 水文状态 SST 生态响应 初级响应 Chl a R NDia 次级响应 赤潮事件 底层低氧 5 评价网格 根据不同的评价尺 度,选择不同精度的网格数据集进行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海湾评价海域面积大于 或等于10 000 km2时,评价网格分辨率不低于 0.05′×0.05′;海湾评价海域面积小于 10 000 km2时,网 格分辨率不低于 0.01′×0.01′。 6 数据及指标计算 用于海湾富营养化评价的数据采用监测或调查数据,其中溶解氧( DO)采用海水中的饱和溶解氧 浓度与实测浓度的差值,饱和溶解氧浓 度依据GB/T 12763.4 —2007计算。 氮营养盐当量占比采用实测氮当量与氮磷当量和的比值,按公式( 1)计算: 𝑅𝐷𝐼𝑁 =𝐶𝐷𝐼𝑁 16 𝐶𝐷𝐼𝑁 16+𝐶𝑃𝑂4−𝑃 ································ ································ ···· (1) 式中: RDIN ——氮营养盐当量占比; CDIN ——溶解无机氮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毫摩尔每 升(mmol/L); CPO4−P ——活性磷酸盐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毫摩尔每升 (mmol/L)。 非硅藻丰度占比采用实测非硅藻丰度与 浮游植物丰度的比值,按公式( 2)计算: 𝑅𝑁𝐷ia=𝑁𝐴−𝑁𝐷 𝑁𝐴 ································ ································ ········· (2) 式中: 𝑅𝑁𝐷ia ——非硅藻丰度占比; NA ——浮游植物丰度,单位为个细胞每 升(cells/L); ND ——浮游植物硅藻丰度,单位为个细胞每 升(cells/L)。 监测或调查站位应覆盖评价海域。 DB37/T 4932 —2025 3 进行海湾营养化评价时,应分航次单独使用数据进行评价。在分层采样的情况下,溶解氧采用底层 数据进行评价;其他指标在采样点水深小于或者等于 50 m时采用多层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评价,在采样点 水深大于 50 m时采用表层数据进行评价。 7 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符合GB 17378.3 —2007的相关规定,样品分析符合 GB 17378.4—2007和GB 17378.7—2007的相关规定。数据质量符合 GB 17378.2 —2007对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规定,并按 HJ 442.2—2020中监测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 8 评价方法 评价模型 按公式(3)计算富营养化复合指数: 𝐼𝐶𝐸=(1−10−(∑ 𝑤𝑖𝐹𝑖 𝐹𝑖1𝑛 𝑖=1)2 )×100 ································ ······················· (3) 式中: ICE ——富营养化复合指数; Fi ——评价指标的实测值或计算值,评价指标包括环境状态指标和初级生态响应指标; wi ——评价指标的权重,按表 2取值; Fi1 ——评价指标的阈值,按表 2取值。 表2 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阈值 评价指标 权重 阈值 DIN(mg/L) 0.20 0.3 PO 4-P(mg/L) 0.09 0.015 COD(mg/L) 0.09 1.7 DO(mg/L) 0.15 6 RDIN 0.08 0.6 SST(℃) 0.10 18 Chl a(μg/L) 0.15 5 R NDia 0. 14 0.2 等级划分和判定 当海湾富营养化评价网格内发生赤潮事件或出现底层低氧( DO≤2 mg/L),ICE应赋值为100,判定 该网格海水富营养化状况为重度富营养化。其余情况采用 ICE计算结果,按表 3判定富营养化状况为无、 轻度、中度、重度 4个等级。 DB37/T 4932 —2025 4 表3 富营养化等级判定原则 富营养化等级 判定原则 无 0<ICE≤25 轻度 25<ICE ≤50 中度 50<ICE≤75 重度 75<ICE ≤100 图件要素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等级分布图应包 括下列要素: —— 地理底图要素:境界、岸线、水系、重要地名注记等主要基础背景信息; —— 富营养化状况要素:富营养化等级; —— 图例:富营养化等级、颜色式样要求见表 4。 表4 富营养化等级图例要求 富营养化等级 颜色式样 说明 无 RGB值(0,255,0) 轻度 RGB值(255,255,0) 中度 RGB 值(255,153,0) 重度 RGB值(255,0,0) DB37/T 4932 —2025 5 参考文 献 [1]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2] GB/T 15919 海洋学术语 海洋生物学 [3] GB/T 15921 海洋学术语 海洋化学 [4] GB 17378.1 海洋监测规范 第1部分:总则 [5] GB/T 18190 —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6] GB/T 42631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7] HJ 442.1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8] HJ 442.3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 [9] HJ 442.6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6部分:近岸海域生物监测 [10] HJ 1300—2023 海水、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pdf文档 DB37-T 4932-2025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7-T 4932-2025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1 页 DB37-T 4932-2025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2 页 DB37-T 4932-2025 海湾富营养化评价技术规范 山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4: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