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65.020 CCSB65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960—2025 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2025-8-29发布2025-9-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3960—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红盈、孙妍、何云龙、吕晓红、王振中、李玉泉、梁新宇、黄颖、李奇萌、 田立鹏、姜宏峰、李琨、闫忠宝、孙磊、郑国光。DB23/T3960—2025 2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的防治原则、防治技术、防治效果调查和技术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刺五加种植地区有害生物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980.48-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林地杂草 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LY/T 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 分)、NY/T 393、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5防治技术 5.1病害防治 5.1.1黑斑病的防治 加强林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林间杂草和病残体,摘除下部病叶或拔除已病植株并销 毁。5 月~6 月发病初期,用3%多抗霉素500倍液喷雾,连续2 次~3 次,每次间隔10 d~15 d或用50%波 尔多液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每隔7 d喷1 次,连续3 次。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NY/T 393、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5.1.2立枯病的防治 实行轮作,合理密植,秋后清除林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掉。以预防为主。在7 月中旬发病初期用50% 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100倍液~125倍液每隔7 d喷1 次,连续3 次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DB23/T3960—2025 3雾,每隔10 d喷1 次,连续3 次~4 次。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NY/T 1276、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5.2虫害防治 5.2.1蚜虫的防治 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有翅蚜初发期可用黄板 诱杀蚜虫,每亩挂30 块~40 块;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 有部分)、NY/T 393、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5.2.2黄刺蛾的防治 人工剪除越冬虫源、摘除受害叶片消灭幼龄虫,或在黄刺蛾羽化盛期设置黑光诱杀成虫。在低龄幼 虫期进行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 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5.2.3蛴螬、蝼姑等的防治 采取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 5.3草害防治 林下杂草主要以人工除草为主,每年6月中上旬至7月下旬进行全面割草,第1年和第2年每年2 次, 第1年第1 次铲草抚育,3年以后每年1 次;栽种后,按每亩150 ml~200 ml,对土壤喷雾35%二甲戊灵悬 浮剂。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393、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 行)GAP的规定。 5.4鼠害防治 5.4.1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沿林区内道路两侧,每200 m~300 m设置一处柴草堆或积石堆,柴草堆底面直径约2.5  m、高度约1 m,用枝桠藤条、玉米秸秆等材料堆成,积石堆由碎石块堆砌而成,为蛇、刺猬、黄鼬等小 型害鼠天敌提供庇护、繁殖场所。 5.4.2物理防治 发生程度达到中度、重度的幼龄林、中龄林采取鼠铗、鼠笼、鼠窖等措施防治。 4 月~5 月雪化后和10月降雪前,采用中型铁板式鼠铗,以熟白瓜子为诱饵,按10 m×20 m布放。每 个投放点1 只,50 只/hm2。鼠铗直接布放于地面,每隔24 h调查一次,将夹到害鼠的鼠铗取回处理,布 设新鼠铗,更换新饵或重新支好已翻的鼠铗,48 h或72 h后防治结束。 5.4.3药剂防治 9 月~10 月重度危害时用0.5%溴敌隆100倍灭鼠药,每5 m×5 m或10 m×5 m投放一堆,2000 g/hm2~2 500 g/hm2进行诱杀;用半夏球茎加草乌头根茎烤干磨成粉,按1:4与炒香的豆饼粉拌匀,制成毒饵诱杀。 业务管理人员应在防治前进行安全教育,在防治作业地块与路口树立警示牌,防治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注 意防疫,应佩戴防护手套。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试行)GAP的规定。 6防治效果调查 6.1调查时间DB23/T3960—2025 46.1.1病害为初期、盛期和后期各调查1 次,发病苗木防治后每隔3 d调查统计1 次,直至病害停止。 6.1.2虫害为施药后24 h、48 h、72 h、7 d后各调查1 次。 6.1.3草害防治后要及时人工除草保持林间无杂草。 6.1.4放置鼠铗后每隔24 h调查一次,72 h 后防治结束。 6.2调查方法 6.2.1病害调查 每5 hm2设置1 块面积为0.1 hm2的样地,从中随机抽取20 株分别统计防治效率。病害分级方法应符合 LY/T 2011-2012附录C的规定。 6.2.2虫害调查 虫害调查方法按面积为0.1 hm2设置样地,5 hm2不少于2 块样地。虫害分级方法应符合LY/T 2011-2012 附录C的规定。 6.2.3草害调查 采用绝对值调查法或估计值调查法,调查方法应符合GB/T 17980.48-20004.3.1的规定。 6.2.4鼠害调查 林地面积 ≤10 hm2设置1块标准地,每增加20 hm2 增设 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 0.2 hm2。逐株调查,统 计被害株、死亡株。使用中号板铗(8 cm×15 cm),铗距5 m,行距 20 m,1 hm2 布设100 个铗子,连捕 24 h。同一立地条件至少布设3 个样方,样地平均捕获鼠数量即为铗日率。春季铗日率≤1%或秋季铗日 率≤5%或被害株率≤10%为轻度危害;1%<春季铗日率≤1.4%或5%<秋季铗日率≤15%或10%<被害株率 ≤20%为中度危害;春季铗日率>1.4%或秋季铗日率>15%或被害株率>20%为重度危害。 分别对防治区和对照区的林木被害株率和鼠密度两项指标进行调查。达到以下评价指标之一即可判 定为防治效果合格: a)林木被害防治效果 > 85% 。 b)害鼠杀灭效果 > 85% 。 林木被害防治效果(%)=(对照区林木被害率-防治区林木被害率)/对照区林木被害率×100% 秋季杀灭效果(%)=(对照区铗日率-防治区铗日率)/对照区铗日率×100% 7技术档案 应建立防治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虫情调查、防治技术、防治效果调查等。

.pdf文档 DB23-T 3960-2025 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960-2025 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960-2025 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960-2025 刺五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3: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