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40 CCS B 64 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3955—2025 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2025 - 08 - 29发布 2025 - 09 - 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3955 —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江省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江省林 业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技术保障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宾西示范林场、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为参与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宋喜梅、李超、李岩、王旭楠、庄林、董丹妮、张鹏飞、张冰、潘明哲、叶生 欣、邢凯鑫、张宇、殷东生、张建瑛、聂鑫、谷枫、黄金、杨志强、宋雷、薄韬、郑妍。DB 23/T 3955—2025 1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的基本原则、营造技术、抚育管理、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4175 林木引种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29377 草种子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原则 4.1 调节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4.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4.3 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混交。 5 营造技术 5.1 树种选择 5.1.1深根乔木:油松、落叶松(兴安/长白)、蒙古栎、樟子松、水曲柳、胡桃楸、山杏、山梨, 坚持“适地适树”和“营造混交林”原则,最大限度发挥森林水土保持功能,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 5.1.2密灌草本:以胡枝子、紫穗槐、沙棘为核心灌木,搭配冰草、无芒雀草、羊草等乡土草本,形 成“深根乔木锁水+密灌拦沙+草本覆盖”立体防护网,兼顾生态韧性与经济的可持续性。 5.1.3 经济树种:沙棘、榛子、蓝靛果、刺五加,搭配用材树种胡桃楸、红松。通过立体混交实现 “固土防蚀+多层收益”,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DB 23/T 3955—2025 25.2 营造模式 5.2.1 混交类型 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深根系树种与浅根系树种混交,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 混交,乔木、灌木与草本混交。 5.2.2 混交方式 根据立地条件和区位特点,主要采用块状混交、植生组混交、带状混交等。 5.3 整地 保持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5.3.1 时间 随栽随整注意保墒。 5.3.2 方式 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在造林的前一年秋封冻前采用穴状整地。山地采用沿等高线进行水平带穴状或 鱼鳞坑整地。立地条件差土层薄的地块,采取边整边造方式,保土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方式如 下: a)穴状整地适用于防护林林种、树种和立地条件,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的造林地整地。 b)带状整地适用于山地缓坡、丘陵地区,防护林林种的造林地整地,山地、丘陵带状整地应沿等 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 c)鱼鳞坑整地适用于坡度较大、地形复杂、土壤侵蚀严重区域的造林地整地。 d)沟状整地适用于地形复杂、土壤条件较差的造林地整地。 e)集水整地适用于坡地、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的造林地整地。 5.3.3 规格 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5.4 种苗 5.4.1 种子质量 选用良种和优良种源的种子。具体可按照GB/T 14175 和GB/T 29377的规定执行。 5.4.2 苗木质量 裸根苗质量应符合GB/T 6000 规定的Ⅱ级以上,容器苗质量应符合LY/T 1000规定的合格苗,优先 选用可降解容器的容器苗。LY/T 1000没有规定的树种,可参照相应的标准、造林作业设计中的用苗要 求。应优先使用优良种源、良种基地的种子以及优良无性系培育的容器苗。无苗木质量规定的,应符合 造林作业设计的规定。 5.4.3 苗木处理 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DB 23/T 3955—2025 35.5 栽植 5.5.1 栽植时间 裸根苗应在春、秋季栽植;容器苗在4月上旬-5月上旬或9月上旬-10月上旬均可栽植。 5.5.2 栽植温度 日平均气温 5-15℃、土壤温度≥5℃ 的时段,结合树种耐寒性科学布局。 5.5.3 栽植方式 乔、灌木裸根苗采用植苗造林方式,栽植时应保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容器苗栽植时应去除不易 降解的容器和包装物;草本植物应采用条播方式。 5.6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应以小班为单位,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培育目的、经营水平等 因素确定。具体可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6 抚育管理 6.1 未成林抚育 依据经营技术水平,新造幼林在造林后3-5年内,根据苗木生长发育状况、立地条件、天气状况等 进行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措施。建议每年抚育2-3次。 6.2 补植 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6.3 有害生物防控、兽害防控和自然灾害防控 为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发育,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未成林的有害生物防控: a)开展造林地及附近林地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可设置病虫害监测样地进行定期监测; b)及时隔离、处理病虫危害木,减少病源;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应及时伐除并销毁受害木; c)病虫害发生后宜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或综合防治方法,大规模造林地宜配备诱虫灯、喷雾器、 病雾器、病防车等防治设备。 兽害防控和自然灾害防控按照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7 档案管理 应建立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树种选择、营造模式、整地时间、整地方式、种苗的选择、栽植 时间、栽植方式和抚育管理等。

.pdf文档 DB23-T 3955-2025 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955-2025 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955-2025 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955-2025 丘陵地区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3: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