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40
CCSB61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954—2025
大花萱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25-08-29发布 2025-09-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T3954—2025
1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南省平顶山市林
业技术工作站、哈尔滨市双城区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国有固始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滕飞、张志军、姜思佳、王志立、沈红、刘志洋、陈曦、肖潇、张莉、王利、
商凤杰、石艳霞、周玉迁、韩红娟、何林霞。DB23/T3954—2025
2大花萱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花萱草(Hemerocallishybrids)种苗生产的育苗场地选择、整地作畦、品种选择、
繁殖、栽培管理、播种繁殖、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花萱草种苗露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育苗场地选择
宜选地势平缓、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疏松、土层厚度 ≥25 cm、pH值 6.5~
7.5 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
5整地作畦
整地
春季,土壤解冻10 cm以上,土地翻耕前,先喷洒除草剂,待地上杂草全部枯死,拔除杂草将地块
清理干净。均匀撒施腐熟的有机肥 2000 kg/667m2~3000 kg/667m2。深耕土地,耙平,整细。肥料使用
应符合 NY/T 496 和 GB 15063 的规定。
作畦
南北向作高畦,畦高 15 cm~20 cm,畦宽 110 cm~120 cm,畦间距 35 cm~40 cm,长短根据具体情况而
定。播种或定植移栽前,可用 96 % 恶霉灵 100 g 兑水 300 kg+50 % 福美双 400 g~500 g 兑水 150 kg 具
体比例进行畦面消毒。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
6品种选择DB23/T3954—2025
3选择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的品种。
7繁殖
7.1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
7.2分株繁殖
7.2.1母株选择
应选生长健壮、株型匀称、无病虫害的 3 年苗龄以上植株作为母株进行分株繁殖。
7.2.2分株时间
春季4月下旬~5月上旬,秋季9月中旬~10月中旬进行分株。
7.2.3分株方法
将母株整丛带根挖出,挖出时要带根,打碎根系周围泥土,用刀从短缩茎处割开,将整丛分成多个
带 2 个~3 个芽的小丛,将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尽量保留多的肉质根,将过长的根剪短至 7 cm~10
cm 后即可栽植。也可丛母株的一侧挖出部分植株进行栽植。秋季分株挖苗前应将叶片割掉,留叶 10
cm。一般 3 年~4 年分株 1 次。
7.2.4定植移栽
按株行距 25 cm×30 cm,挖穴栽植,深度 17 cm~20 cm,每穴栽 1 株~2 株。移栽后浇透水,隔
2 d~3 d再浇 1 次透水,并及时松土保墒。
8栽培管理
肥料管理
大花萱草从栽植的第二年开始应适时追肥。整个生长期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根外追
肥,一般分 3 次~4 次进行,发芽前追施 1 次;见到花莛前追施 1 次;在开花后 10 天左右追施1
次。每次追肥以氮、磷、钾比例 1:1:1 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佳。每次施用 10 kg/667m2~15 kg/667m2
除追肥外。每年秋季清理田园完成后,应撒施腐熟有机肥 500 kg/667m2~1000 kg/667m2。肥料使用应
符合 NY/T 496 和 GB 15063 的规定。
水分管理
大花萱草移栽一周缓苗后,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在返青期、现蕾
期、花期、花后等四个关键时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上冻前浇 1 次越冬水。
中耕除草
生长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移栽当年中耕宜浅,深度 3 cm~4 cm,随着苗龄的增加,适当增加
中耕深度,深度 5 cm~7 cm。每年中耕除草 3 次~5 次,待叶丛覆盖畦面后即可停止。DB23/T3954—2025
49播种繁殖
种子采集和调制
8 月~9 月待大花萱草蒴果变黄、种子变黑、蒴果个别刚开裂时分批于清晨采收。将采下的蒴果放
于阴凉通风橱,摊开 5 cm~8 cm 厚阴干,脱粒去除杂质,放入纱网袋中贮于冷凉、通风、干燥处备用。
播种时间
秋播宜土壤封冻前 2 周,春播宜土壤解冻 15 cm~20 cm 播种。
播种方法
宜采用条播。在畦面按行距 15 cm 横开沟,沟深 2 cm~3 cm,沟宽 5 cm~7 cm,种子均匀撒入,
覆土搂平后镇压,再覆盖 2 cm~3 cm 厚的松针或稻草。播后立即浇 1 次透水。播种量为 6 kg/667m2~
7 kg/667m2。
苗期管理
9.4.1浇水
播种后至出苗前,适时浇水,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
持畦面见干见湿。入冬前浇 1 次越冬水;第二年,返青前浇 1 次返青水,起苗移栽前根据天气情况和
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畦面见干见湿。
9.4.2撤覆盖物
苗出齐后在阴天或傍晚将松针或稻草等覆盖物撤除。
9.4.3松土、除草
雨后或浇水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松土深度 2 cm 左右。
9.4.4追肥
参照 8.1 肥料管理执行。
幼苗移栽
9.5.1移栽时间
人工培育的二年生播种幼苗。土壤深 10 cm 处温度稳定在 10 ℃~15 ℃ 即可移栽。
9.5.2选苗
移前对种苗进行挑选,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叶色纯正、有光泽、质地极佳、叶片无损伤、大
小一致的大花萱草种苗,淘汰揉兰变黑和过蔫苗。
9.5.3移栽方法
大花萱草幼苗移栽按株行距 25 cm×30 cm,挖穴栽植,深度 10 cm~15 cm,每穴栽 2 株~3 株。
移栽当日及时浇第一次透水,隔 2 d~3 d浇第二透水,7 d后再浇第三次水,并及时松土保墒。
田间管理DB23/T3954—2025
59.6.1浇水
大花萱草幼苗移栽一周缓苗后,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第二年,
返青前浇1次返青水,生长期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畦面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
防涝,上冻前浇1次越冬水。
9.6.2松土、除草
雨后或浇水后应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松土深度2 cm左右。
9.6.3追肥
大花萱草幼苗移栽从第二年开始应适时追肥。整个生长期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根
外追肥,一般分3次~4次进行,4月发芽前追施1次;5月~6月见到花莛追施1次;7月~8月在开
花后10天左右追施1次。每次追肥以氮、磷、钾比例 1:1:1 的硫酸钾型复合肥为佳。每次施用量10
kg/667m2~15 kg/667m2。除追肥外,每年秋季清理田园完成后,应撒施腐熟有机肥 500 kg/667m2~1000
kg/667m2。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和GB 15063 的规定。
10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
主要病害防治
锈病可用 30 % 醚菌酯悬浮剂、25 %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 250 g/L 丙环唑乳油等药剂防治;叶枯
病可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或代森锌等药剂防治;炭疽病可用 75 %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 % 溴菌
腈 可湿性粉剂、50 % 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或 50 % 福美双·福美甲胂等药剂防治;叶斑病可用 70 %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430 g/L 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防治。
主要虫害防治
红蜘蛛可用 1.8 % 阿维菌素乳油、5 % 唑螨酯悬浮剂或 0.3 % 苦参碱水剂等药剂防治;蚜虫可用 5 %
吡虫啉乳油、3 % 啶虫脒乳油或 10 % 氯噻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11苗木出圃
出圃时间
秋季:土壤封冻前 15 d~20 d,5 cm 土层日平均地温稳定降至 8 ℃~10 ℃ 起苗出圃。
春季:萌芽前,5 cm 土层日平均地温稳定升至 3 ℃~5 ℃ 起苗出圃。
12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育苗场地选择、整地作畦、品种选择、繁殖、栽培管理、播种繁殖、病
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等。
DB23-T 3954-2025 大花萱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3: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