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CCS B 05 23 黑龙江省 地方 标准 DB 23/T 3953—2025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2025 - 08 - 29发布 2025 - 09 - 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953 —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 提出。 本文件由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伊春市地理信息整理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业 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绥化院、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中心、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伊春森工五 营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大荒 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韩玲、江振、张也林、郝瑛秋、王春军、 董上、滑福建、 李阳、王晓微、蔡菊、 王聪、孙嘉睿、高金辉、耿兴隆、刘婧怡、徐丽君、马一博。 DB 23/T 3953 —2025 1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植物多样性 本底资料、 监测对象、监测内容、 监测及监测档案 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4467 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 GB/T 24708 湿地分类 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 HJ 1169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本底资料 本底资料的矢量数据,均统一为 CGCS 2000坐标系,包括: a) 各行政区划、地形、道路、河流等要素的矢量数据; b) 各湿地类型、区域矢量数据及湿地调查、清查、监测数据; c)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确定的全省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矢量数据; d) 其它资料,包括监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概况、湿地工程建设、湿地利用状况、自然 灾害等。 5 监测对象 寒温带沼泽湿地、 湖泊湿地、 河流湿地、 人工湿地内的植物。 湿地的分类应符合 GB/T 24708的规定。 6 监测内容 乔木 乔木种类、胸径、高度、第一枝下高、冠幅、郁闭度、健康状态、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灌木(丛) DB 23/T 3953 —2025 2 灌木(丛)种类、高度、盖度、生长状况、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种类、平均高度、多度、盖度、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植物种类应符合 GB/T 14467的规定。 苔藓 苔藓的种类、平均高度、多度、盖度、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藻类 藻类的种类、平均高度、多度、盖度、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7 监测 样地及样方布设 7.1.1 样地布设原则 样地布设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样地内要求生境条件、植被群落种类、利用方式和利用强 度等具有相对一致性。样地要均匀布设在监测区内。 样地布设应考虑可及性。 7.1.2 样地大小及数量 样地大小为 100 m × 100 m ,正南正北布设。每个监测样区设定样地数量≥ 3个。 7.1.3 样方布设 在样地内布设调查样方,用以量化采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藻类的各种监测数据。 样方 布设应考虑可及性。 均一和非均一 地面样地 布设应符合HJ 1169的规定。 样方布设如下: a) 乔木样方:在样地的四角各设置一个 20 m × 20 m的乔木样方 ; b) 灌木样方:在乔木样方的四角各设置一个 5 m × 5 m的灌木样方 ; c) 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心各设置一个 1 m × 1 m的样方,用以监测草本植物、苔藓和藻类。 样地调查 包括样地所在位置、四角坐标、地形地势、湿地类型、土壤质地、地表特征、利用方式等。均采用 外业分组实地踏查、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资料等获取。 样方调查 样方调查内容 应符合HJ 710.1的规定,具体调查方法如下: a) 乔木样方:分树种测量胸径、树高、第一枝下高、正南正北和正东正西两个方向的冠幅、目测 乔木的健康程度。 沿样方的任意一条对角线测量样方郁闭度。 详细记录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 b) 灌木样方:分种类测量灌木高度、生长状况。沿样方的任意一条对角线测量灌木盖度。详细记 录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 c) 对于草本植物、 苔藓和藻类, 分种类测量平均高度。 沿样方的任意一条对角线测量多度、 盖度。 详细记录人为干扰活动和强度。 DB 23/T 3953 —2025 3 植物多样性监测 沿样地任意一条对角线,每间隔 1 m调查植物的种类 ,累计长度 100 m。植物种类应记录在植物野外 调查监测记录表中,植物野外调查监测记录表见附录 A.1。 标本采集 对标本库内没有的植物,应采集制作标本,同时应留存影像资料。 监测时间 一般在夏季、秋季植物生长旺盛期进行。每个监测期监测次数≥ 3次。 8 监测档案 应建立监测档案,内容包括: 本底资料、 监测范围 、监测对象和监测时间 等。 DB 23/T 3953 —2025 4 附录 A (资料性) 植物野外调查监测记录表 数据源的比例尺不应小于 1 : 25000,湿地类型应符合 GB/T 24708的规定。植物野外调查监测记录表 见附录A.1。 表A.1 植物野外调查监测记录表 湿地 名称 湿地 面积 湿地 类型 调查 地点 调查 日期 样地 编号 积水 情况 土壤 类型 地貌 类型 群落 名称 季相 生活型 地理 坐标 海拔高度 干扰 状况 填报人 校对人 序号 植物种名 拉丁名 盖度 频度 高度 多度 群集度 密度 地上生物量 (%) (%) (cm) (株·m-2) (干重 g) 注1:季相:( 1)花期营养期;( 2)花蕾期;( 3)开花期;( 4)果期;( 5)果后营养期;( 6)枯死期。 注2:盖度级: r.单株;+. < 1 %;(1)1 % ~ 5 %;(2)6 % ~ 25 %;(3)26 % ~ 50 %;(4)51 % ~ 75 %;(5)> 76 %。 注3:群集度:( 1)单生;( 2)小丛;( 3)大丛或小斑块;( 4)大斑块;( 5)密集群丛。 注4:多度:( 1)Un.个别或单株;( 2)Sol.数量很少而稀疏;( 3)Sp.数量不多而分散;( 4)Cop1数量尚多; (5)Cop2数量多;( 6)Cop3数量很多;( 7)Sor数量极多。

.pdf文档 DB23-T 3953-2025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3953-2025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3953-2025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3953-2025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9 07:33: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