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65.020.30 CCSB43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516—2025 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2025-09-15发布 2025-10-15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0516—2025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牛选择............................................................................1 5发情鉴定............................................................................1 6配种................................................................................2 7妊娠诊断............................................................................2 8助产及护理..........................................................................3 9牦牛繁育记录........................................................................4 10繁殖性能评定指标及测定方法.........................................................4 附录A(资料性)发情前后阴门图像对比和胎儿B超示意图..................................5 附录B(资料性)繁殖记录表............................................................6 附录C(规范性)繁殖性能评定指标及测定方法............................................8DB54/T0516—2025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强、刘洋、巴桑旺堆、兰道亮、刘贵芳、付伟、吴丹、洛桑顿珠、平措占堆、 次旺仁增DB54/T0516—2025 1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能繁公牦牛、能繁母牦牛、种牛选择、发情鉴定、配种、妊娠诊断、助产及护理、繁 殖记录等技术要求与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牦牛的繁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797牦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能繁公牦牛 公牦牛1.5岁-2岁达到性成熟,2岁产生成熟精子,4岁开始配种,年限为5年-6年。 能繁母牦牛 母牦牛2岁达到性成熟能排出成熟卵子,3.5岁开始配种,年限为8年-10年。 妊娠期 牦牛的妊娠期为250天-270天。 4种牛选择 母牦牛 年龄3岁-10岁,体质健壮,精神状态良好,生殖系统健康,无明显疾病。 公牦牛 年龄4岁-8岁,体型大,体质强壮,精力旺盛,睾丸发育正常,无繁殖疾病。 5发情鉴定 公牛试情法DB54/T0516—2025 2选择成年的去势公牛试情,根据爬跨状态确定参配母牛发情程度,母牛被试情公牛爬跨时静立不动、 尾根抬起,接受爬胯,即为发情盛期。 外部观察法 观察参配母牛的外部表现征状和生殖器官的变化,见附录A。不同发情阶段表现如下: a)发情初期:母牛精神不安,阴户充血粉红,有透明黏液流出,爬跨其他母牛,不接受爬跨; b)发情盛期:母牛哞叫、频频举尾,阴户充血潮红,黏液显著增加、呈牵丝状,接受爬跨; c)发情末期:母牛精神恢复平静,阴户肿胀减退,黏液量减少、混浊黏稠,尾根紧贴阴门,不 接受爬跨。 直肠检查法 通过直肠、触摸卵巢,根据卵泡发育程度判断发情阶段,不同阶段特征如下: a)发情初期:卵巢光滑、柔软、略有增大,卵泡发育不明显; b)发情盛期:卵巢增大,卵泡膜薄、光滑有弹性; c)发情末期:卵泡破裂,卵巢表面形成凹陷。 激素检测法 5.4.1雌激素检测 采集发情母牛阴道黏液或尿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雌激素水平,峰值出现后8小时-12小时 为最佳配种期。 5.4.2孕酮检测 发情后天5天-7天检测血清孕酮,若<1纳/毫升提示未排卵,可辅助判断发情状态。 6配种 人工授精 按照NY/T3797牦牛人工授精技术规程执行。 自然交配 将选定的种公牛放入母牛群中,自由交配,公母比例为1:15-20。需防止公牛过度交配而体力透支, 同时要避免近亲交配,可通过定期更换种公牛解决。 7妊娠诊断 外部检查法 7.1.1问诊 通过询问牧民了解过去配种、受胎及产后情况,可以对母畜的繁殖器官状况及性能作评估,也为妊 娠诊断提供既往的参考资料,从而减少早中期妊娠诊断难度。 7.1.2视诊DB54/T0516—2025 3在妊娠诊断时,视诊主要包括:是否有胎动,腹围是否变大、下腹壁是否有水肿,乳房是否胀大、 水肿,阴门是否水肿、松弛。 7.1.3触诊 用手隔着腹壁去触摸胎儿,能触摸到胎儿则认为怀孕,否则认为未怀孕。一般适用于妊娠170天以 后的妊娠诊断,牦牛的触诊部位一般在右侧膝褶前方,多用振荡的手法进行触诊。 7.1.4听诊 妊娠中期,100天-120天,初步识别胎儿心音,排除早期胎儿死亡。妊娠后期,170天以后,监测胎 儿心音频率、强度,评估胎儿活力。 直肠触摸法 检查时先探触子宫颈,沿中指向前滑动寻角间沟,向前向下再向后操作,经产牛可握子宫角后拉并 翻起,触诊两侧宫角。具体要求为: a)28天:一侧卵巢显著增大,子宫无显著变化; b)45天:双角不对称,孕角大而软、有液体感; c)60天:孕角增粗、两角差异显著,角间沟变平,卵巢存妊娠黄体; d)90天后:角间沟消失,宫壁薄、有波动感,可触及胎儿、子叶及子宫动脉。 超声波检查法 配种35天后可采用超声波检测妊娠。通过图像明暗反映子宫内胎儿、胎水、胎心及胎盘等组织的声 学特征,可判断妊娠状态。操作时先清除直肠宿粪,定位子宫角,再将探头置于两侧子宫角扫描并依据 图像判断。见附录A。 实验室诊断法 7.4.1激素诊断 7.4.1.1孕酮检测 母牦牛妊娠后体内孕酮水平显著升高,通常在配种后28天左右,采集血液样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孕酮浓度,若浓度大于1纳克/毫升,提示可能妊娠。但个体差异或疾病可 能影响结果,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7.4.1.2雌激素检测 妊娠过程中雌激素水平会规律性变化,可通过检测其代谢产物辅助判断妊娠。但该方法稳定性和特 异性低于孕酮检测,且检测复杂、成本高,应用较少。 7.4.2免疫学诊断 利用免疫学原理检测妊娠母牦牛血清中的胚胎抗原,常用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法。以凝集试验为例,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试剂与血清样本混合,若妊娠,血清中的胚胎抗原与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该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但对实验室条件和操作人员要求高、成本高,主要用于科研或大规模养殖场精准检 测。 8助产及护理DB54/T0516—2025 4 产前准备 产前7天左右专人放牧监视,产前3天-4天暖棚饲养,同时准备好助产所需器材和药物。 产后监护 产后监护的时间要求为: a)产后6小时内,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及时处理。 b)产后12h内,观察母牛努责状况。母牛努责强烈时,要注意子宫是否还有胎儿和有无子宫脱 征兆,发现子宫脱及时处理。 c)产后24小时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发现胎衣滞留及时处理 d)产后7天内观察恶露排出,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e)产后15天左右观察恶露排净程度及黏液的洁净程度,发现异常酌情处理产后30天-40天通过 直肠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及时治疗。 犊牛护理 助产的牛犊需及时清理口鼻粘液防窒息,断脐后做好结扎与消毒;引导母牦牛舔犊,确保0.5小时 -1小时内吃到初乳,同时做好保温与卫生。日常注意观察犊牛精神、行动、食欲及粪便,7日龄时进行 犊牛副伤寒免疫。初生期让犊牛随母就近放牧,避免远距离放牧致其疲劳,收牧后将犊牛集中在暖棚饲 养,与母隔离进行定时哺乳。 母牛产后营养调控 产后母牦牛宜喂温足水合物,含5%麸皮

.pdf文档 DB54-T 0516-2025 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4-T 0516-2025 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1 页 DB54-T 0516-2025 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2 页 DB54-T 0516-2025 牦牛繁殖技术规程 西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18:36: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