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CCS B 16 44 广东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728—2025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s pests in Ficus spp. 2025 - 08 - 20发布 2025 - 11 - 20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728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防控对象 ................................ ................................ ........... 1 5 病虫害调查 ................................ ................................ ......... 2 6 病害防治 ................................ ................................ ........... 3 7 害虫防治 ................................ ................................ ........... 3 8 防治效果检查 ................................ ................................ ....... 5 附录A(资料性) 榕树主要病虫害识别、危害症状及化学防治 ............................... 6 附录B(规范性) 榕树病虫害调查记录表 ................................ ................. 9 附录C(规范性) 榕树病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 .......... 10 DB44/T 2728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D/TC 146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刘生、崔高峰、高成龙、黄华毅、黄咏槐、扈丽丽、赵丹阳、官莉莉、梁诗 婷、龙锦发、李玲娟。 DB44/T 2728 —2025 1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榕树( Ficus spp.)病虫害综合防控的防控对象、病虫害调查、病害防治、害虫防治和 防治效果检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榕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8095 木层孔褐根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50768 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LY/T 168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 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8321 、GB/T 28095 、GB/T 50768 、LY/T 1681 、LY/T 201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防控对象 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包括: a) 叶部病害: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刺盘孢属( Colletotrichum spp.)的真菌、煤污病的病原菌主 要为小煤炱属( Meliola spp.)的真菌; b) 根部病害:褐根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有害红皮孔菌( Pyrrhoderma noxium )。 主要病害参见附录 A。 主要害虫 主要害虫包括: a) 吸汁类害虫, 主要危害叶片或枝梢, 包括榕管蓟马 ( Gynaikothrips ficorum ) 、 埃及吹绵蚧 ( Icerya aegyptiaca )、榕卵痣木虱( Macrohomotoma gladiata )、斑点广翅蜡蝉( Ricania guttata )等; b) 叶部害虫,主要危害叶片,包括榕透翅毒蛾( Perina nuda )、灰白蚕蛾( Trilocha varians )、 黑端榕蛾( Phauda flammans )、交织桑舞蛾( Choreutis emplecta )等; c) 蛀干害虫,主要危害树干,包括榕八星天牛( Batocera rubus )等; d) 白蚁类,主要危害根部或树干(见 GB/T 50768 )。 DB44/T 2728 —2025 2 主要害虫参见附录 A。 5 病虫害调查 病害踏查 每年的4月~10月,每1个月~2个月调查 1次。依据栽植方式、面积范围等设置有代表性路线,沿线 观察榕树是否出现叶片发黄、植株凋萎、整枝黄化、枝干干枯等症状。初步确定造成不良症状的病害种 类,记录受害株数和受害株率。踏查结果记录于表 B.1。 踏查发现病害后,应及时开展专项调查,按表 B.2记录调查结果。 病害专项调查 5.2.1 叶部病害调查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 发病区域内树木少于 30株时,全部调查;多于 30株时,林地采用五点取样法、绿化林带采用 等距法,选取 5个取样点,每点选 5株树,每株调查东、南、西、北不同方位 30片叶,记录 发病株数、发病叶片数; b) 按照LY/T 1681 统计发病株率、叶片受害率。 5.2.2 褐根病调查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 统计发病株数:检查榕树茎杆基部 1 m范围内地表及根系是否包裹有黄色、深褐色至黑褐色 的菌丝层;或剥去树皮,观察树木组织是否白色腐朽,有无褐色网纹状菌丝束;或腐烂树木表 面是否有黄褐色至黑褐色平伏或具菌盖的真菌子实体。发现其一即判定该树遭受褐根病危害。 如无明显特征可查,按 GB/T 28095 采样分离培育,并鉴定; b) 按照LY/T 1681 统计发病株率。 5.2.3 病害危害程度统计 根据发病株率和叶片受害率,按附录 C统计病害危害程度。 病害危害程度达到中度以上的开展防治。 害虫踏查 每年的4月~10月,每1个月~2个月调查 1次。依据栽植方式、面积范围等设置有代表性路线,沿线 观察榕树叶片上是否有虫体、缺刻、皱缩、卷曲、畸形、枝梢枯萎、地面是否有大量虫粪、油渍等症状 或现象。初步确定害虫的类别,记录受害株数和受害株率。踏查结果记录于表 B.1。 踏查发现害虫后,应及时开展专项调查,按表 B.2记录调查结果。 害虫专项调查 5.4.1 叶部和吸汁类害虫调查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 记录虫口数量:害虫发生区域内树木少于 30株时,全部调查,多于 30株时,林地采用五点取 样法、绿化林带采用等距法,选取 5个取样点,每点选 5株树,每株调查东、南、西、北不同DB44/T 2728 —2025 3 方位各25片,或东、南、西、北不同方位 50 cm枝条各1枝; b) 按照LY/T 1681 统计叶片受害率和受害株率。 5.4.2 蛀干害虫调查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 记录受害株数:害虫发生区域内树木少于 30株时,全部调查,多于 30株时,林地采用五点取 样法、绿化林带采用等距法,选取 5个取样点,每点选 5株树,每株调查东、南、西、北不同 方位树干上羽化孔、排泄孔数量; b) 按照LY/T 1681 统计有虫株率。 5.4.3 白蚁调查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a) 记录有虫株数:白蚁发生区域内树木少于 30株时全部调查,多于 30株时,林地采用五点取样 法、绿化林带采用等距法,选取 5个取样点,每点选 5株树,检查白蚁、白蚁危害形成的泥 道,发现其一判定该树遭受白蚁危害; b) 按照LY/T 1681 统计有虫株率。 5.4.4 害虫危害程度统

.pdf文档 DB44-T 2728-2025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2728-2025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2728-2025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2728-2025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06 18:34:0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