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CCS B01 3304 浙江省嘉兴市 地方 标准 DB 3304/T 087—2022 稻田退水 "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zero-direct discharge” engineering of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from rice paddy fields 2022 - 09 - 20发布 2022 - 10 - 20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304/T 087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 嘉兴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平湖市农业生态能源站、浙江大学、嘉兴市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嘉兴水利水 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新强、杨姣、燕燕、邵正浩、李中利、周雪娥、何霜、刘博弈、陈轶平、周 春东、葛佳颖、李建强、王斌、邵洁、张健、王宇磊、董妹勤、李勤锋、吴琛。 DB 3304/T 087 —2022 1 稻田退水 "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和要求,以及工程 运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面积 10公顷以上稻田灌区的退水“零直排”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SL/T 4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462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82 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 DB33/T 2329 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田退水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from rice paddy fields 通过降雨径流、季节性人工排水、浅层地下径流等途径产生的稻田系统排水。 3.2 稻田退水“零直排” zero-direct discharge of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from rice paddy fields 采用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水利及建筑工程等技术手段,对稻田退水拦截降污,结合调蓄处理、循 环灌溉等措施实现稻田退水的资源化利用,使之不排入或不直接排 入周围受纳水体。 3.3 溢流型排水口 overflow outlet 安置于稻田与排水沟之间, 由初步沉淀稻田退水泥沙颗粒物等杂质的空间和上排式水位闸门构成的 田埂排水口。 3.4 促沉箱 precipitation enhancing box 安置于稻田与排水沟之间的田埂排水口,用于聚集并促进稻田退水携带的泥土等杂质沉淀的箱体。 3.5 生态护坡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防止堤防边坡受水流、雨水、风浪的冲刷侵蚀而修筑的坡面保护生态设施。 DB 3304/T 087 —2022 2 3.6 生态调蓄塘 ecological storage pond 位于稻田干支排水沟末端,具有沉淀稻田退水杂质、净化水质、调蓄回灌功能的水塘。 4 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综合考虑区域特性、气象水文条件、土壤质地、4.1 地下水埋深、种养结构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模式;宜利用原有排灌沟渠、河浜、退养水塘、圩区河段等 进行改造和提升,并在提高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节约土地,减少经济成本。 生态循环,资源利用。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分析当地实际生态环境状况,遵守4.2 “源头减量 —过程拦截 —资源利用 —生态修复”的策略,提高污染物拦截、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稳定 等功能,促进稻田退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定期维护, 稳定运行。 建立稻田退水 “零直排” 工程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 ,明确稻田退水 “零直排” 4.3 工程的运行维护单位,落实管护责任,定期对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进行巡查,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定 期清挖淤泥,清除杂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并及时对工程受损部位进行修复。 5 建设内容和要求 基本要求 5.1 5.1.1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应以稻田灌区为单位建设,按 SL 462和SL 482的要求合理布置 灌排渠沟(管)道。 5.1.2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涉及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应按 SL 252的规定执行。 建设模式选择 5.2 5.2.1 建设模式有开放式、半封闭式、全封闭式 三种,建设路线见附录 A。 5.2.2 因用地不能满足生态拦截沟建设条件时,应建设截流井等小型工程设施。 5.2.3 稻田退水口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宜优先考虑全封闭式模式或调整退水口至保护区外,国控、 省市控、县控、镇控断面控制区宜优先采用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模式。 生态拦截沟建设 5.3 5.3.1 生态拦截沟的建设应符合 DB33/T 2329 的要求。 5.3.2 稻田每0.2公顷或每个独立田块排水口应设置溢流型排水口或促沉箱。 生态调蓄塘设计 5.4 5.4.1 应在生态拦截沟末端建设生态调蓄塘,宜利用周边退养水塘或断头浜进行改造。 5.4.2 每10 公顷汇水面积宜配置 300 m2以上、有效水深 1 m的生态调蓄塘。生态调蓄塘长宽比、单 塘面积及容积设计计算参见附录 B。 5.4.3 生态调蓄塘内宜合理设置水生植物或生态浮岛。 DB 3304/T 087 —2022 3 5.4.4 生态调蓄塘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 三池两坝设计 5.5 5.5.1 三池两坝系统由沉淀池 -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净化池构成,应保证水流顺畅。 5.5.2 沉淀池宜占三 池两坝设施总面积的 40%~50%,池内宜种植水生植物。 5.5.3 曝气池面积宜占三池两坝设施总面积的 5%~15%,曝气头设置密度宜至少每 3 m2安装1 个,安 装距离宜距池底 0.3 m以上。 5.5.4 净化池面积宜占三池两坝设施总面积的 40%~45%,池内宜设置仿生水草等材料,合理配置水生 植物。 5.5.5 两级过滤坝分别设置在沉淀池和曝气池后,其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 —— 宜选用空心砖、碎石等搭建过滤坝外部墙体,坝体内应放置不同粒级滤料,滤料可选择陶粒、 火山石、碎石、活性炭等材料; —— 坝宽不小于 1 m,坝高应基本与相邻池高持平; —— 坝前应设置一道细 网材质的挡网,高度与过滤坝持平。 生态净化带设计 5.6 5.6.1 稻田退水受纳河段宜设置离河岸 2 m以上宽度的生态净化带。 5.6.2 生态净化带主要由曝气设施、水生植物或仿生水草构成,且应满足以下要求: —— 曝气、水生植物或仿生水草设施不应设置在各级河道水质监测断面上游 1000 m及下游200 m 的范围内; —— 生态净化带内沉水植物种植面积不应低于生态净化带水域面积的 30%; —— 在水生植物较难生长河段,应根据河道水深及水体透明度情况布设仿生水草。 植物配置 5.7 5.7.1 植物配置主要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护坡植物,推荐品种见附录 C。 5.7.2 对外来物种,宜采取圈 养方式,植物枯萎后应及时收割打捞。 灌排系统构建 5.8 5.8.1 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宜采用半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灌排泵站的设计规 定应符合 GB 50265 的要求。 5.8.2 现有排水沟进行生态化改造时应充分考虑断面以及糙率系数变化等因素,复核过流能力;排水 沟流量设计应根据其控制面积、产流和汇流条件,按与排水任务相应的排涝模数乘其控制面积确定;排 水沟排涝模数计算和流量设计应按照 GB 50288 的规定执行。 5.8.3 生态排水设施的布置面积应不少于排水用地面积的 3%。 6 工程运行管理 DB 3304/T 087 —2022 4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管理应按照 SL/T 4的规定执行,管理组织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运行维护管 6.1 理规章制度。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区应推行农业绿色防控措施,做好化肥农药源头减量与精准施用工作。 6.2 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和经常性管护。 6.3 应选择典型项目区作为样本区开展跟踪监测,宜在稻田退水关键期(每年 5月至9月),对样本 6.4 区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末端出口的水量和水质进行每月 1次监测,监测指标至少包含总氮、总磷、 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宜每周定期检查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损坏部位。每年汛期前,应对稻6.5 田退水“零直排”工程进行全

.pdf文档 DB3304-T 087-2022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嘉兴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4-T 087-2022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嘉兴市 第 1 页 DB3304-T 087-2022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嘉兴市 第 2 页 DB3304-T 087-2022 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建设规范 嘉兴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3: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