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65.020.40 CCSB64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1432—2025 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onecologicalrestorationinforestsfollowingpinewilt disease 2025-04-20发布 2025-05-2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3/T1432—2025 I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景宁县生态林业 发展中心、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嘉兴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新安江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舟山市 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初平、焦洁洁、江波、于明坚、袁位高、叶丽敏、高洪娣、龚笑飞、顾沈华、 徐高福、姚良锦、贺位忠。DB33/T1432—2025 1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的危害林分类型划分、生态修复模式、生态修复技术等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松材线虫病迹地的生态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1315林木采伐技术规程 DB33/T2441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松材线虫病迹地forestsafterpinewiltdisease 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林地,所在林分主要包括松林和松阔混交林。 松材线虫病退化林degradedforestfollowingpinewiltdiseaseinfection 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影响,导致森林生产力或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地低于参照林分,短期内难以通过自 然能力恢复的森林。 近自然森林经营close-to-natureforestmanagement 一种顺应自然的经营森林模式,利用各种自然力,不断优化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使森林更新到稳定 群落的整个森林发育演替过程,逐步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从而使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逐步恢复到近 自然状态,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 [来源:LY/T2957—2018,3.2] 目标树经营targettreemanagement 以培育目标树为重点,通过降低邻木冠层竞争、增加目标树生长空间来提高单株木质量的经营方式。 [来源:DB33/T2441—2022,3.1]DB33/T1432—2025 24危害林分类型划分 按LY/T1681确定松材线虫病危害程度,并结合危害前林分状况,对松材线虫病迹地所在林分进行 划分,见表1。 表1松材线虫病迹地所在林分类型划分 危害程度林分类型 危害前林分状况 危害后林分状况 重度 类型Ⅰ 松林纯林 乔木层缺少高大乔木,形成疏林地或退化林 中轻度类型Ⅱ 松林纯林 乔木层以残留松树为主,形成退化林 类型Ⅲ 松树占主导的松阔混交林 乔木层以残留松树和部分阔叶树为主 类型Ⅳ 阔叶树占主导的松阔混交林 乔木层以阔叶树为主 5生态修复模式 修复目标 根据立地条件和功能需求确定修复目标。土层厚度40cm以上、坡度25º以下、海拔1000m以下、立 地指数12以上(立地类型Ⅰ-Ⅲ类)的林地,培育珍贵用材林为主;其他林地开展生态修复,培育生态 防护林为主;根据实际需求可培育景观林。 修复模式 根据松材线虫病迹地所在林分状况,确定生态修复模式,见表2。 表2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模式 修复模式 适用松材线虫病迹地所在林分类型 人工造林更新 类型Ⅰ中的疏林地,缺乏更新目的树种幼树、幼苗且周边缺少天然下种条件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类型Ⅰ中的疏林地,具有更新目的树种幼树、幼苗且周边具有天然下种条件 间伐补植 类型Ⅰ中的退化林和类型Ⅱ 近自然经营 类型Ⅲ 目标树经营 类型Ⅳ 6生态修复技术 林木采伐 6.1.1伐除松树病木和枯死木,林木采伐按DB33/T1315执行。 6.1.2人工造林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模式保留母树、珍稀林木、生长良好且有培育价值的实生林 木。 6.1.3退化林修复和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要伐除部分松树健康木,重点培育乔木层阔叶树,定株抚育 林下目的树种。 6.1.4目标树经营模式按DB33/T2441的要求执行。 林地清理DB33/T1432—2025 3采用人工割除或机械清除林地上的间伐剩余物及灌木、杂草和竹类等植被。剩余物清理出林地或斩 短后均匀堆放于保留木上方。 树种选择 6.3.1选择原则。按立地条件和修复目标选择树种,优先使用乡土树种。生态防护林以生态树种为主, 珍贵用材林以珍贵用材树种为主,景观林选择景观树种搭配生态树种或珍贵用材树种,见附录A。 6.3.2树种搭配。见附录B。 挖穴施肥 一年生容器苗种植穴规格40cm×40cm×30cm,两年生容器苗种植穴规格50cm×50cm×40cm,胸 高直径3cm以上、树高4m以上的大苗种植穴规格为60cm×60cm×50cm。每穴施有机基肥1.0kg~1.5kg 或复合肥0.15kg~0.25kg,表土覆穴。其他按GB/T15776的要求执行。 补植造林 6.5.1造林更新模式。常绿落叶树种混交造林,造林密度1500株/公顷~3000株/公顷。宜选用两年~ 三年生大规格容器苗造林,生长较快的檫树、榉树、枫香等树种可选用一年生容器苗或一年生裸根苗, 容器苗质量应符合DB33/T177规定。景观林可采用大苗造林。 6.5.2退化林修复模式。林窗面积较大,分布极不均匀的林分采用常绿和落叶树种搭配进行团状或块 状补植,其他选择空地补植。类型Ⅰ的退化林补植密度600株/公顷~1200株/公顷,类型Ⅱ的退化林 补植密度300株/公顷~600株/公顷。 6.5.3近自然经营和目标树经营模式。选择空地补植,保证林下更新目的树种不低于600株/公顷。 抚育管理 按GB/T15781的要求执行。DB33/T1432—2025 4AA 附录A (资料性) 选用树种名录 选用树种名录见表A.1,表中实心圆圈为该树种的属性。 表A.1选用树种名录 中名 学名 生态树种 珍贵用材树种 景观树种 柏木 Cupressusfunebris ● 檫树 Sassafrastzumu ● ● 黄檀 Dalbergiahupeana ● 榉树 Zelkovaserrata ● ● 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 ● ● 无患子 Sapindusmukorossi ● ● 千年桐 Aleuritesmontana ● ● 白花泡桐 Paulowniafortunei ● ● 山乌桕 Sapiumdiscolor ● ● 麻栎 Quercusacutissima ● 木荷 Schimasuperba ● 冬青 Ilexchinensis ● ● 细柄阿丁枫 Altingiagracilipes ● 青冈 Cyclobalanopsisglauca ● ● 柯 Lithocarpusglaber ● 细叶青冈 Quercusshennongii ● ● 杨梅 Myricarubra ● 金钱松 Pseudolarixamabilis ● ● 花榈木 Ormosiahenryi ● ● 甜槠 Castanopsiseyrei ● 苦槠 Castanopsissclerophylla ● ● 南方红豆杉 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 ● 天竺桂 Cinnamomumchekiangense ● 樟 Cinnamomumcamphora ● ● 普陀樟 Cinnamomumjaponicum ● ● 赤皮青冈 Cyclobalanopsisgilva ● ● 红楠 Machilusthunbergii ● 舟山新木姜子 Neolitseasericea ● ● 闽楠 Phoebebournei ● 浙江楠 Phoebechekiangensis ● 薄叶润楠 Machilusleptophylla ● 刨花润楠 Machiluspauhoi ●

.pdf文档 DB33-T 1432-2025 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1432-2025 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1432-2025 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1432-2025 松材线虫病迹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2: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