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 7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General guideline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farm 2025 -07-01发布 2025 -08-01实施CCS B 00 DB32/T 5147—2025ICS 65.020.01DB32/T 514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省耕地质量 与农业环境保护站 、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季国军、张应鹏、唐若迪、王玉玲、张存政、黄俊、曹爱兵、刘满强、叶小梅、施宇恬、 陈雅玲。 ⅠDB32/T 5147—2025 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农场的建设原则 、基本要求 、生态营建 、生产管理 、产品开发 、农场全生命周期管 理、宣教培训 。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农场建设的管理活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6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GB/T 40750 农用沼液 GB/T 41441 .1 规模化畜禽场良好生产环境 第 1部分:场地要求 GB/T 41441 .2 规模化畜禽场良好生产环境 第 2部分:畜禽舍技术要求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3442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NY/T 3877 畜禽粪便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 NY/T 4046 畜禽粪水还田技术规程 DB32/T 4043 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1DB32/T 5147—2025 3.1 生态农场 ecological farm 依据生态学原理 ,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 ,采用一系列可 持续的农业技术 ,将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 ,对农业生物 —农业环 境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与管理 ,以获得可持续产量 ,同时达到资源匹配 、环境友好 、食品安全的农场 。 [来源:NY/T 3667 —2020,3.2] 3.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 注: 包括生态系统 、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 3.3 农场生态用地 ecological area on farm 农场内非主产作物类的植物覆盖区域 。 注: 包括但不限于草本和木本植物覆盖的田埂 、渠道边缘及农田周边的绿化区域 。 [来源:NY/T 3667 —2020,3.3,有修改 ] 3.4 生态营建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在农场种植养殖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措施 ,营建生态循环系统 ,实现环境改善 、景观提升 、生态 保育、产品供给等多重生态功能的过程 。 3.5 栖息地 habitat 满足生物的个体或种群生存 、繁衍需求的特定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的总和 。 注: 环境条件包括物理环境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生物环境 (食物资源 、天敌、共生关系等 ) 。 3.6 生态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 人为规划或自然形成的线性 /带状生态空间 ,通过有效连接破碎化的自然生境与农业景观 ,构建物质 流动、物种迁徙及基因交流 ,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韧性增强的通道网络 。 4 建设原则 4.1 整体。以系统思维统筹农业生态 、生产、生活空间 ,将土壤、水体、生物群落及人为活动视为有机整 体,通过全局规划实现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协同优化 ,兼顾生产功能与生态服务价值 。 4.2 循环。通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 、能量梯级利用 、水资源多级净化利用等途径 ,最大限度降低外部依 赖,形成一体化循环链 ,促进物质 、能量的循环流动转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4.3 再生。通过土壤生物改良 、水体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重建等途径 ,实现退化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 , 增强生态系统抗逆性和自我更新能力 。 4.4 多样。通过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的多维叠加 ,提升系统稳定性 。集成应用物理防 控、生物调控 、智能监测等生态技术 ,开发初级农产品 、深加工制品 、生态服务等产品 ,实现生态 、经济、社 会效益协同 。 4.5 协调。注重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的深度契合 ,通过构建种养结合 、生物互作的复合系统 ,实现生产 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平衡 ,因地制宜进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2DB32/T 5147—2025 5 基本要求 5.1 农场应有合法合规 、手续齐全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 5.2 农场应有明确的边界 ,土地应集中连片 ,面积一般不小于 2 hm2。 5.3 农场应设置清晰的功能分区与合理的生态景观布局 。 5.4 农场应对投入品购买 、使用和生产管理操作进行完整记录 。 5.5 农产品质量安全应符合 GB 2761、GB 2762、GB 2763和GB 31650等相关规定 。 5.6 农场应距工业污染源区域 2 km以上,且位于非农产品禁止生产区 ,与交通干道间有明显隔离带 。 5.7 耕地土壤污染物含量应低于 GB 15618规定的风险筛选值 ,农田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8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18596的规定。 5.9 水产养殖的水域水质应符合 GB 11607的规定,尾水排放应符合 DB32/T 4043的规定。 6 生态营建 6.1 生态用地 6.1.1 陆地类生态用地面积应不小于农场总面积的 5%,湿地类生态用地面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 6.1.2 应在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基础上 ,对生态用地进行生态营建 ,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丰富农场生 物多样性 。 6.1.3 丘陵山地区域农场应充分运用自然资源纹理 ,合理保护已有林木等生态资源 。 6.1.4 平原水网区域农场应充分运用水网资源 ,合理布设生态田埂 、生态沟渠 、生态塘坝和田间林网等 , 推行水旱交错建设 。 6.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2.1 栖息地建设 保护和利用湿地 、林地、草地、边角地等资源 ,为生物提供优良多样的栖息地 。宜使用本土动植物丰 富生物群落 ,有效防控外来生物入侵 。 6.2.2 生态廊道建设 保护和利用道路 、河道等资源 ,连接不同的生态景观节点 ,建设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的布局应沿着自 然地形流动 ,融入周围环境 ,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 ,形成植被带 。 6.2.3 生态林网建设 利用路、渠、沟、河等资源 ,对林网进行科学配置 ,提高林木密度和覆盖率 。 6.2.4 生态田埂建设 以农田土埂为基础 ,在其顶部或两侧栽种具有水土保持 、生态景观功能的植物 。 6.2.5 生态沟渠建设 依据地形和排水需求设计缓坡断面 ,设置拦截坝 、沉砂池等降低流速 、拦截泥沙 ,种植适宜水生植物 。 3DB32/T 5147—2025 6.2.6 生态塘坝建设 通过植被护坡 、三维土工植被网护坡 、植被型生态护坡和水泥生态植基护坡等方式 ,对塘坝进行护坡 建设,提高稳固性 ,保障集蓄雨水等能力 。 6.3 生物多样性培育 6.3.1 植物多样性培育 6.3.1.1 充分利用农场土地空间特别是生态用地 ,对植物进行平面布局 、立体配置及动态更替 ,以增加植 物的多样性 、优化植物群落的结构与生态功能 。 6.3.1.2 植物配置应优先选择本土植物品种及适应当地气候等生态环境条件的植物品种 。 6.3.1.3 协同配置功能性植物群落 。其中储蓄植物 (可提供替代食物 、寄主或庇护场所 )推荐选择紫云 英、田菁、苜蓿、黑麦草等 ,蜜源植物 (可提供花蜜或花粉 )推荐选择油菜 、紫云英、洋槐、枇杷等,诱集植物 (可吸引目标害虫聚集以保护主作物 )推荐选择香根草 、万寿菊、向日葵等 。 6.3.2 动物多样性培育 6.3.2.1 保护和恢复动物栖息地 ,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演替结合 ,维持并提高农场及边际地段动物的多 样性、群落的稳定性与生产兼容性 。 6.3.2.2 优先培育天敌控制 、传粉增效 、物质转化循环等核心功能的动物类群 。 6.3.2.3 协同配置功能性动物

.pdf文档 DB32-T 5147-2025 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5147-2025 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5147-2025 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5147-2025 生态农场建设通则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52: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