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65.020 B65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706—2012 植被恢复监测技术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2 -12 -25 发布 2013 -01 -25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22年10月14日确认有效DB14/ T706 —2012 I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调查方法 ......................................................................................................................................................... 2 5 数据处理 ......................................................................................................................................................... 2 6 植被恢复评价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监测调查、记录表 ................................................................................................... 6DB14/ T706 —2012 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新平、赵娟、吕皎、武秀娟、张成才。DB14/ T706 —2012 1植被恢复监测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被恢复监测的术语和定义、样线观测、数据处理及景观功能分析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植被恢复的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7.4 生态公益林建设 检查验收规程 GB/T 23235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植被恢复 在荒山荒地、建设工程的宜林绿化地,进行植树种草以及促进植物自然恢复的过程。 3.2 斑块 具有阻隔水流或改变水流方向同时捕获或滤出径流中物质的障碍物,如多年生植物、倒木、沟垄、 洼地、直径>10cm的砂砾、与土壤结合在一起的树枝等。 3.3 多年生植被覆盖度 草本植物的“基部盖度”或乔灌木的林冠覆盖度。 3.4 活地被物 藻类、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等植物。 3.5 地表粗糙度DB14/ T706 —2012 2地表起伏程度及抗干扰能力。 3.6 地表抗干扰能力 地表受机械性干扰后抗风蚀或水蚀的能力。 4 调查方法 4.1 样线布设 4.1.1样线应与监测区坡向一致,在监测区某个斑块边缘沿水流方向布设样线。以风蚀为主的监测区, 应与主导风向一致。每个斑块类型至少 5 次以上重复。 4.1.2在样线的两端设桩固定,桩位采用 GPS定位,在两桩连线与每一斑块边缘的交叉点上做出标志。 4.2 样线调查 4.2.1调查、记录监测区的立地特征、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 (见附表 1)。样线特征调查参见 GB/T 18337.4。 4.2.2记录斑块/斑块间类型、距离、宽度等,填写记录表格(见附表 2)。 4.3 地表调查 在每一斑块上, 按表1赋分并填入附表3, 地表抗干扰能力评价指标观测见附表4, 崩解测试见附表5。 5 数据处理 5.1 斑块面积指数 斑块面积占样线所代表面积的比例以斑块面积指数A1表示,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A1越大,表明斑 块面积占样线所代表面积的比例越大,计算公式为: 式中: A1为斑块面积指数; Ap为样线所截斑块面积(斑块长 ×斑块宽)的总和,单位为m2; Am为最大斑块区面积(样线长度 ×10),单位为m2。 5.2 景观结构指数 沿坡面方向斑块长度占样线长度比例以景观结构指数A2表示,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A2越大,表明 沿坡面方向斑块长度占样线长度比例越大,计算公式为:DB14/ T706 —2012 3表 1 地表调查内容及赋分标准 评价 项目指标分级赋 分评价 项目指标分级赋 分 降雨 溅蚀 保护<5% 1 活地 被物 覆盖<5% 0 5%—15% 2 5%-10% 1 15%—30% 3 10%-20% 2 30%—50% 4 20%-50% 3 >50% 5 >50% 4 多年 生植 被覆 盖度<10% 1 土壤 侵蚀微度 4 10%—30% 2 轻 3 30%— 50% 3 中 2 >50% 4 重 1 枯落 物(包 括一 年生 草本 植物、 枯落 物、家 畜粪 便)覆盖度<10% 1 结皮 破碎 性无结皮 0 10%—25% 2 有结皮但大面积破碎 1 25%-50% 3 有结皮但中度破碎 2 50%-75% 4 有结皮但轻微破碎 3 75%-100% 5 结皮完整光滑 4 100%,0-20mm厚 6 地表 粗糙 度地表起伏小于3mm,平滑 1 100%,21-70mm厚 7 具有3-8mm的浅坑,低蓄持力 2 100%,70-120mm厚8 坑深度达到 8-25 mm,密集草丛草 原,中等蓄持力3 100%,120-170mm厚9 坑深度达到25-100mm,基部可见, 高蓄持力4 100%,>170mm厚 10 坑或裂缝深度大于100mm, 极高蓄持力 5 沉积 物数量大,覆盖度超过 50%,覆 盖层厚度有数厘米1 土壤 质地粉砂粘土到重粘土 (渗透速率非常缓慢)1 数量适中,覆盖度为20-50%2砂质粘壤土到砂质粘土 (渗透速率缓慢)2 数量较少,覆盖度为5-20%3砂质壤土到粉砂壤土 (渗透速率适中)3 没有或数量很少,覆盖度为0-5% 4 砂土到粘质砂土(渗透速率快) 4 地表 抗干 扰能 力疏松沙质地表 1 崩解 试验不适用(没有可用于测试的粘合土块) 0 易碎 2 很不稳定(土块在5 秒内崩解) 1 硬度适中 3 不稳定(土块在 5-10秒崩解) 2 结皮坚硬易碎4 中度稳定(表层结皮保留完整,结 皮下物质塌落<50%)3 不易碎 5 非常稳定 (结皮完整无缺,无膨胀) 4DB14/ T706 —2012 4 式中: A2为景观结构指数; Lp为样线上所截斑块总长度,单位为m; Lt为样线长度,单位为m。 5.3 地表评价指数 5.3.1 土壤稳定性指数 土壤抗侵蚀胁迫能力及受干扰后自我修复能力的大小以土壤稳定性指数Sa表示, 将地表评价中降雨 溅蚀保护(B)、枯落物盖度(D)、活地被物覆盖度(E)、结皮破碎性(F)、土壤侵蚀类型及严重程度(G)、 沉积物(H)、地表抗干扰能力(J)、崩解试验(K)8个地表评价的观测数据归纳为土壤稳定性指数,取值越 高,表明调查区域土壤性能越优良,不易被侵蚀。地表评价参数代码及取值范围见附表6。 每种斑块(或非斑块)需要进行5组实例调查,第j种斑块(或非斑块)的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为Sj,计 算公式为: 式中: Pj为第j种(1≤j≤n, n为每条样线上斑块和非斑块总的类型 )斑块(或非斑块 )和样线所截长度之和 Lj 占样线长度的比例,下同。 调查地的(斑块间)土壤稳定性为Sa,计算公式为: 5.3.2 土壤渗透性指数 降水渗入土壤中的能力的大小用渗透性指标If表示,将地表评价中多年生植被盖
DB14-T 706-2012 植被恢复监测技术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47:3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4.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0773 2013 Cigarettes — Determination of nicotine-free dry particulate matter and nicotine in sidestream smoke — Method using a routine analytical linear smok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fishtail chimney.pdf
ISO 17621 2015 Workplace atmospheres — Short term detector tube measur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pdf
ISO 9045 1990 Industrial screens and screening — Vocabulary.pdf
ISO 17361 2017 Amd 1 2023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s.pdf
ISO 2271 1989 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gents — Determination of anionic-active matter by manual or mechanical direct two-phase titration procedure.pdf
ISO 19809 2017 Packaging — Accessible design — Information and marking.pdf
ISO 19973-2 2015 Pneumatic fluid power — Assessment of component reliability by testing — Part 2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pdf
ISO 15531-44 2017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data — Part 44 Information modelling for shop floor data acquisition.pdf
ISO 5815-1 2019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fter n days (BODn) — Part 1 Dilution and seeding method with allylthiourea addition.pdf
ISO 272 1982 Fasteners — Hexagon products — Widths across flats.pdf
GB-T 30757-2014 残碳量7%~50%的碱性致密定形耐火制品分类.pdf
GB-T 18042-2000 热塑性塑料管材蠕变比率的试验方法.pdf
GB-T 5223.3-201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pdf
GB-T 24812-2009 4级链条用锻造环眼吊钩.pdf
GB-T 21798-2008 化学品 小鼠可遗传易位试验方法.pdf
GB-T 14409-1993 航空航天管路识别标志.pdf
GB-T 43801-2024 微波频段覆铜箔层压板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值测试方法 分离介质谐振器法.pdf
GB-T 2679.8-2016 纸和纸板 环压强度的测定.pdf
GB-T 15829-2021 软钎剂 分类与性能要求.pdf
GB-T 27511-2011 35mm幻灯片 双画幅和单画幅规范.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4.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