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7 四 DB51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224—2011 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指标 2011-04-20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05-01 实施 发布 DB51/T 1224—2011 目 次 前 言 ............................................................................. Ⅱ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2.1 气象干旱 .......................................................................... 1 2.2 干旱时段(见附录A、B、C) ........................................................... 1 2.3 秋旱 .............................................................................. 1 2.4 冬干 .............................................................................. 1 3 干旱分类 .......................................................................... 1 3.1 分类依据 .......................................................................... 1 3.2 秋旱 .............................................................................. 1 3.3 冬干 .............................................................................. 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伏旱与秋旱时段的划分 ........................................... 2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秋旱与冬干时段的划分 ............................................. 3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干旱指标降水量依据 ............................................... 4 I DB51/T 1224—2011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候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马振锋、彭国照、陈文秀、张菡。 II DB51/T 1224—2011 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的定义和分类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各级气象、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环保、民政、信息、统计、交通等有关 部门对四川盆地区气象秋旱冬干的实时监测、调查、统计、评估、发布和研究。 2 术语和定义 2.1 2.2 2.3 2.4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气象干旱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某一区域的降水量持续偏少到一定程度时,引起下垫面出现缺水的现象。 干旱时段 干旱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长度。 秋旱 在 9 月 6 日~11 月 20 日期间发生的气象干旱。 冬干 在11月21日~2月28或29日(闰年)期间发生的气象干旱。 干旱标准 3.1 分类依据 3.1.1 参照中国气象局干旱标准,同时依据四川盆地春旱、夏旱、伏旱标准制定方法,确定干旱类型。 3.1.2 基本统计天数为秋旱 30 天、冬干 30 天,其间降水总量比正常统计距平偏少 80%以上。 3.2 四川盆地秋旱冬干标准 3.2.1 秋旱 3.2.1.1 从 9 月 6 日~11 月 20 日,其中任意连续 30 天的总降水量小于 20mm,定义为一次秋旱。 3.2.1.2 在秋旱的开始前(后)三天内如有日降水量≥10.0mm,不统计为旱(从第 4 天开始统计)。秋 旱结束期后三天内如有日降水量≥10.0mm,不统计为旱(截至统计日期为 10 毫米前 1 天)。 3.2.1.3 如发生两段秋旱,前段秋旱的结束期和后段秋旱的开始期相隔≤3 天,应统计为一段秋旱。 3.2.2 冬干 3.2.2.1 从 11 月 21 日~2 月 28(29)日,其中任意连续 30 天的总降水量小于 4mm,定义为一次冬干。 3.2.2.2 在冬干的开始前(后)三天内如有日降水量≥2.0mm,不统计为旱(从第 4 天开始统计)。秋 旱结束期后三天内如有日降水量≥2.0mm,不统计为旱(截至统计日期为 2 毫米前 1 天)。 3.2.2.3 如发生两段冬干,前段冬干的结束期和后段冬干的开始期相隔≤3 天,应统计为一段冬干。 1 DB51/T 1224—2011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伏旱与秋旱时段的划分 四川省春旱、夏旱、伏旱时段开始和结束期定义,基本上仍采用目前盆地使用的时间定义标准。伏 旱与秋旱时段的划分主要根据全省平均气温,四川省是9月中旬进入秋季。再根据8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 温度、降水变化幅度,以及9月各候的气温和降水量比较分析,伏旱统计结束时期到9月10日,秋旱从9 月10日开始统计,比较合理。但在实际统计时秋旱可上跨5天,所以定义为9月6日,具体依据见下表A1。 (以下分析资料均采用盆地1971-2000国际标准30年)。 表 A1 8 月和 9 月盆地区域气温、降水、蒸发 30 年平均值 8月 气象要素 区域 上旬 中旬 9月 下旬 上旬 中旬 8月下旬差到9月下旬差值 下旬 1 2 3 气温 盆地 268 258 249 236 212 202 13 24 10 降水 盆地 632 749 634 631 435 344 3 196 91 表 A2 盆地区 9 月气温、降水各候 30 年的平均值 气象要素 1候 2候 3候 4候 5候 6候 降水 盆地 33.8 27.7 23.2 20.1 17.6 16.8 气温 盆地 24.2 23.2 21.6 20.9 20.6 19.8 4 DB51/T 1224—20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秋旱与冬干时段的划分 主要根据四川省冬季平均开始时间气温低于10℃在11月下旬。再对11月各旬的降水变化幅度综合考 虑分析,秋旱结束时期统计到11月20日,比较合理。具体依据见下表。 表 B1 月和 12 月盆地区气温、降水、蒸发 30 年平均值 气象要素 月 11 月 上旬 中旬 12 月 下旬 上旬 中旬 11 月上旬到 12 月上旬差值 下旬 1 2 3 气温 盆地 146 122 107 90 76 66 24 15 17 蒸发 盆地 181 150 126 117 104 106 31 24 9 降水 盆地 125 114 57 38 44 40 57 19 11 根据以上气象资料研究分析,确定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开始期和结束期如下: 秋旱:9月6日~11月20日 冬干:11月21日~2月28日或29日(闰年) 4 DB51/T 1224—2011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干旱指标降水量依据 依据中国气象局对干旱的定义连续30天总降水量偏少50%以上为旱。同时根据四川盆地春夏伏旱的 标准技术思路,类推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指标(见2005年四川省气象地方标准《气候术语》)。 表 C1 初步计算的干旱指标表 单位:mm 春旱(30 天) 夏旱(20 天) 伏旱(20 天) 秋旱(30 天) 冬干(30 天) 旱段平均 94.2 247.8 430.7 153.6 41.8 盆 旱期平均 47.1 82.6 143.6 76.8 13.9 地 旱期降水量 20 30 35 23.0 4.2 偏少程度(%) -58 -64 -76 -70 -70 表 C2 修正后的干旱指标表 春旱(30 天) 夏旱(20 天) 伏旱(20 天) 单位:mm 秋旱(30 天) 冬干(30 天) 旱段平均 94.2 247.8 430.7 153.6 41.8 盆 旱期平均 47.1 82.6 143.6 76.8 13.9 地 旱期降水量 20 30 35 20 4 偏少程度(%) -58 -64 -76 -74 -71 4
DB51-T 1224-2011 四川盆地气象秋旱冬干指标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2:58: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