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6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547—2018 主要林木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main forest insect pests 2018 - 06 - 15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547—2018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主要林木害虫........................................................................ 1 4 监测调查点.......................................................................... 1 5 设备安装及使用...................................................................... 1 5.1 诱虫灯.......................................................................... 1 5.2 诱捕器.......................................................................... 1 5.3 阻隔胶带环...................................................................... 1 6 记录内容............................................................................ 1 6.1 天气、物候...................................................................... 1 6.2 天敌............................................................................ 2 6.3 主要林木害虫....................................................................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林木害虫学名分类地位及主要寄主和分布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标准地基本情况调查表 ............................................ 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越冬情况调查表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卵期调查表 ......................................................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害虫上树情况调查表 .............................................. 18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害虫发生量调查表 ................................................ 19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刺吸类害虫发生调查表 ............................................ 2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成虫诱集情况调查表 .............................................. 25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监测调查注意事项 ................................................ 26 参考文献............................................................................. 27 I DB11/T 154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农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捷四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宜生植物养护 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合、朱绍文、潘彦平、周在豹、常恩忠、冯术快、王长民、任颖、屈海学、 胡亚莉、张磊、王峰、薛正、孙福君、张崇岭、刘彪、卢绪利、李杰、王睿琦、李云、崔艮中。 II DB11/T 1547—2018 主要林木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林木害虫监测的监测调查点设置、设备安装及使用和记录内容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主要林木害虫的监测调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诱捕法 trapping and capture method 利用灯光、植物产生或人工合成的昆虫趋性物质、昆虫信息素、诱木或色板等诱集昆虫的方法,常 以单日或某一时间段内的诱捕数量作为统计调查单位。 2.2 阻隔法 blocking method 在害虫活动区域设置障碍物,使害虫不能通过,观察记载障碍物下害虫数量、行为等内容的方法。 3 主要林木害虫 主要林木害虫种类、寄主和分布参见附录A。 4 监测调查点 根据园林绿化资源现状、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传播扩散途径等因素设置监测调查点。监 测调查点所在林地面积应大于100亩,主要寄主树种不应少于500株。 5 设备安装及使用 5.1 诱虫灯 应安装在四周开阔、无遮挡的地段,与其他诱捕设备的间距不应低于200m,并应设置安全用电标识。 5.2 诱捕器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引诱物和作业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诱捕器的高度、方位及方向;诱捕器间 距不应小于100m。每次调查后,及时对诱捕器进行清理和维护。 5.3 阻隔胶带环 在距地面50cm~150cm的树干平滑处,用双面胶带缠绕宽20cm以上的阻隔环,如围环处不平滑,应 刮除粗翘树皮或用胶泥等材料涂抹平滑。每次调查后,及时清理围环处阻隔到的虫体和调查标准株周围 的灌木及杂草,并补充粘虫胶。监测结束后及时清理树干胶泥,回收胶带,集中处理。 6 记录内容 6.1 天气、物候 1 DB11/T 1547—2018 记录阴、晴、风、雨、湿度及温度等天气信息,并记录包括寄主本身的2~3种常见植物物候。 6.2 天敌 记录天敌种类及捕食、寄生情况等。 6.3 主要林木害虫 6.3.1 春尺蠖 监测点:4 月 25 日,选取标准株 100 株,调查有虫株率和监测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 B.1。 越冬蛹:10 月 20 日~11 月 10 日,调查 15 株标准株,在树冠投影东南部挖 0.5m2(50cm×100cm)、 深 60cm 样方,用筛子筛土样,将蛹挑选出来,调查蛹数量及死亡情况等,填写附录表 C.1。 成虫上树期:选取标准株 10 株,在树干距地面 1.5m(胸径)处围一圈宽度 20cm 以上的胶带环。 查围环下缘 20cm 范围内成虫数量。2 月 15 日~4 月 5 日,每隔 2d 调查 1 次,填写附录表 D.1。 卵期调查:选取标准株 10 株,在卵块周围涂抹一圈粘虫胶或凡士林膏剂,查卵粒颜色变化、孵化 情况,每株调查卵粒不少于 20 粒。3 月 1 日~4 月 10 日,每隔 2d 调查 1 次,填写附录表 E.1。 幼虫期调查:选取标准株 10 株,从树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随机选取长势相近的 50cm 枝条 各 1 个作为标准枝,调查幼虫数量,3 月 20 日~5 月 10 日,每隔 2d 调查 1 次,填写附录表 F.1。 6.3.2 国槐尺蠖 监测点:5 月 20 日~6 月 30 日,选取标准株 100 株,危害盛期调查 1 次受害情况,填写有虫株率 和监测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 B.1。 蛹期:3 月 20 日和 10 月 30 日,分别选取标准株 10 株,在树冠下方的石块、地表浅土层中,调查 每株树投影范围内的蛹数量,填写附录表 C.1。 幼虫期:选取标准株 10 株,从标准株树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随机选取长势相近的 50cm 枝条各 1 个作为标准枝,5 月 1 日~9 月 30 日,每隔 2d 调查 1 次幼虫数量,填写附录表 F.1。 成虫期:4 月 1 日~8 月 31 日,用诱虫灯监测成虫,每隔 2d 调查 1 次,记录成虫数量并填写附录 表 H.1。 6.3.3 黑胫腮扁叶蜂 监测点:8月10日,选取标准株100株,调查有虫株率和监测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B.1。 2 越冬幼虫:10月20日,在监测点内选取10株标准株,在树冠投影东南部挖取1m 样方,调查深度20cm 地表层中的幼虫数量及死亡情况等,填写附录表C.1。 成虫期:在监测点内挂10个红色20cm×30cm粘虫板,自6月10日~8月10日,隔2d调查1次,记录粘 虫板上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F.2。粘虫板宜悬挂在林缘寄主树冠外围,粘虫板之间距离50m,每次调查 后清除成虫。 6.3.4 黄连木尺蠖 监测点:8 月 15 日,选取标准株 100 株,调查有虫株率和监测点基础资料,填写附录表 B.1。 越冬蛹期:11 月 10 日和 5 月 10 日各调查 1 次,在监测点内选取 10 株标准树,在树冠投影下挖取 2 1m 的样方,调查深度 10cm 地表层中的蛹数量,填写附录表 C.1。 成虫期:5 月 20 日~8 月 31 日,在监测点内采用灯光诱集,隔 2d 调查一次,记录成虫数量并填写 附录表 H.1。 幼虫期:选取标准株 10 株,在标准株树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随机选取长势相近的 50cm 枝条各 1 个作为标准枝,7 月 1
DB11-T 1547-2018 主要林木害虫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20: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