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16 备案号:58749-2018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31—2018 春小麦青麦 1 号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2018 - 03 - 22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2 实施 发 布 DB63/T 1631—2018 前 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志国、王海庆、杨倩、袁飞敏、宋继昌、李亚红、马长莲、窦全文、刘德梅、 刘瑞娟、李海萍、马德林、李文军、徐慧君。 I DB63/T 1631—2018 春小麦青麦 1 号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春小麦青麦1号在种子繁育方法、种植技术等原、良种繁育上的程序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水地、中位山旱地、海南台地、柴达木盆地灌区水旱地种子田繁育 原、良种时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DB63/T 1253-2014 春小麦 青麦1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原种 由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最初一批种子。是用来保持原种的遗传性状稳定, 纯度达100%的那部分种子。其性状代表该品种的标准性状,也称为原原种。 经过“三圃田”繁殖的原种。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3.3 良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达到良种规定质量标准的种子。 3.4 “两圃制”繁殖原种 1 DB63/T 1631—2018 采用“两圃制”生产原种,只简略去“三圃制”中的株(穗)系圃,其它过程同“三圃制”。即将 田间当选的株(穗)行种子经室内考种决选后混合脱粒保存,下年播于原种圃。 4 种子繁育方法 4.1 原种繁殖 4.1.1 育种家种子繁殖的原种(原原种) 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产生的原种。 4.1.2 “三圃制”繁殖原种 4.1.2.1 单株选择 在生长良好的种子田中根据DB63/T 1253-2014选择典型一致的单株。选择数量根据株(穗)行圃的 面积而定。入选单株分别脱粒,进行室内考种。当选的单株(穗)种子进行晒干、分别装袋、保存。 4.1.2.2 株(穗)行圃 将上年当选的每个单株(穗)种子依种子量种一行或几行,形成株(穗)行圃。播前绘制好田间种 植图,按图种植,编号插牌。每隔15单株(穗)~20单株(穗)种一区青麦1号原种对照行,四周设保 护行,种植同一品种。生育期间田间观察鉴定株(穗)行圃,凡不符合青麦1号品种典型特点的株(穗) 行进行标记,收前全部淘汰。 4.1.2.3 株(穗)系圃 将当选的株(穗)行种子分别播种,每个株(穗)行的种子种一个小区,形成株(穗)系,面积和 行数根据种子量而定。生育期间进行观察鉴定,方法同株(穗)行圃。成熟时,先淘汰伪劣株(穗)系, 将当选的性状优良,符合品种典型特点的株(穗)系严格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脱粒、贮藏。 4.1.2.4 原种圃 将株(穗)系种子稀播繁殖生产原种。原种生产中应采取高产栽培措施,使其个体健壮发育,群体 协调一致,以获得粒大饱满、品质好的种子。原种生产田在抽穗期和收获前要进行田间纯度鉴定,严格 去杂去劣。 4.1.3 4.2 “两圃制”繁殖原种 良种繁殖 用原种直接繁殖良种,根据品种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进行田间鉴定,去杂去劣。 5 种植技术 5.1 原种生产 5.1.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层深厚的豆类、薯类或油料作物茬口的地块。 2 DB63/T 1631—2018 5.1.2 耕翻 耕翻,深耕20厘米~30厘米。 5.1.3 播种 5.1.3.1 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 采用正常播量的1/3~2/3的播量进行稀播繁殖,并应连片种植。 5.1.3.2 三圃制 株(穗)行圃单粒点播,行距20厘米~25厘米,行长1.5米~2.0米,株距3厘米~5厘米,每行粒数 应大体相等。 株(穗)系圃稀播繁殖,行距20厘米,各小区面积密度应一致。 5.1.3.3 两圃制 混合选择圃稀播繁殖,行距20厘米,各小区面积密度应一致。 5.1.4 防杂去杂 5.1.4.1 去杂去劣 按照DB63/T 1253-2014品种特征特性在苗期、抽穗后和收获前去杂去劣,凡与青麦1号标准品种不 一致的植株都要拔除,一般应去杂去劣2次~3次。 5.1.4.2 防止机械混杂 从收获、晾晒到入库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实行单收单藏。对收割机具进行严格清理。 5.1.5 种子质量检验 按 GB/T 3543(所有部分)和 GB 4404.1规定执行。 5.2 良种生产 5.2.1 地块选择、平整土地 按5.1.1、5.1.2执行。 5.2.2 播种 播种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土壤解冻5厘米~6厘米时抢墒早播,播 种深度3厘米~4厘米。 水地播种量每公顷0.225t ~0.300t(15.00 kg/亩~20.00kg/亩),保苗(基本苗)每公顷375万~ 525万(25万/亩~35万/亩)。旱地播种量每公顷0.188t~0.263t(12.50 kg/亩~17.50kg/亩),保苗 (基本苗)每公顷300万~450万(20万/亩~30万/亩)。 5.2.3 田间管理 旱地种植时在麦苗三叶至四叶期除头草,抽穗以后拔高草。水地种植在麦苗二叶至三叶期拔头草后 浇头水,分蘖期浇二水,抽穗和麦黄时视长势分别浇三水、四水。抽穗后拔高草1次。 3 DB63/T 1631—2018 5.3 防止混杂 按5.1.4执行。 5.4 收获 成熟期及时收获,要单收、单运、专场晾晒,单独贮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63-T 1631-2018 春小麦青麦1号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1:52:0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97.5 KB)
分享
友情链接
T-CSAE 78—2018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平顺性的评价 及试验方法.pdf
DB15-T 1873—2020 大数据平台 数据接入质量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pdf
永安在线 API安全建设白皮书.pdf
T-ZJASE 024—2023 呼吸阀定期校验规则.pdf
GB-T 27000-2023 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pdf
GB-T 10180-2017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pdf
民航 MH-T 0046-2014 民航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实施规范.pdf
GB-T 41973-2022 工业通风机 平衡品质与振动等级规范.pdf
法律法规 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pdf
T-CESA 1041—2019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价参考模型.pdf
DB52-T 702-2011 杉木二元立木材积表 贵州省.pdf
GB-T 70.3-2008 内六角沉头螺钉.pdf
GB-T 37319-2019 电梯节能逆变电源装置.pdf
GB-T 17145-199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pdf
DB52-T 1636.2-2021 机关事务云 第2部分: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数据 贵州省.pdf
DB11-T 1484-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北京市.pdf
专利 一种基于SOAR的网络安全自动化方法及系统.PDF
GB-T 22264.5-2008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5部分:相位表和功率因数表的特殊要求.pdf
GM-T 0013-2021 可信计算 可信密码模块接口符合性测试规范.pdf
GB-T 35508-2017 场站内区域性阴极保护.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97.5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