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04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906—2017 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The specific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rice main bacterial diseas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6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90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起草人:陈雨、高同春、戚仁德、姚剑、张爱芳、杨雪、谷春艳、李云飞、陈雪娇、臧昊昱。 I DB34/T 2906—2017 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 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水稻细菌性病害 rice bacterial diseases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2.2 植物检疫病害 plant quarantine disease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 治的植物病害。 3 基本信息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病症状见附录A。 4 防治原则 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培育壮秧,结合肥、水管理,辅 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5 5.1 防治措施 严格检疫工作,杜绝种子传病 无病区要严禁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5.2 选用抗(耐)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耐)病品种,并进行合理布局与轮换种植。 抗病品种参见附录B。 1 DB34/T 2906—2017 5.3 培育无病壮秧 选用无病种子,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场地的上年未发病的田块做秧田,避免中稻、晚 稻秧田与早稻病田插花;避免用病稻草催芽、盖秧、扎秧把;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秧 苗3叶期和移栽前 3-5 d 各喷药 1 次。 5.4 加强肥水管理 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严禁深灌、串灌、漫灌。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 施用过迟、过量。 5.5 药剂防治 5.5.1 种子处理 种子带菌是细菌性病害异地传播的主要途径,种子处理是防止细菌性病害异地传播的最经济有效的 手段。 5.5.1.1 种子准备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去杂、晾晒(不可放水泥地面上暴晒),可提高种子活力,杀灭部分病菌。 5.5.1.2 药剂浸种 其中: ——方法 1:石灰水浸种 每 100 kg 水中加入 1 kg 新鲜的熟石灰搅拌均匀,倒入稻种,水面要高出 3 cm,浸种 3 d, 中间不要搅拌,不要破坏石灰水表面的结膜,否则杀菌效果不好。浸好的种子要用清水洗 净,然后催芽。 注意石灰水中不要加入其它药剂。 ——方法 2:二硫氰基甲烷浸种 选用 5.5%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5000 倍液浸种 48 h,然后催芽。 ——方法 3: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浸种 用清水将稻种预浸 12 h 后取出,放入 40%强氯精 500 倍的稀释液中,药液要高出种子, 浸种 12 h,时间不宜过长。 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防止残留药物对种芽造成药害,再用清水浸泡 1~2 d,再进行催 芽。 同样药液中不要加入其它药剂。 5.5.2 秧苗期药剂防治 此时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病害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 5.5.2.1 防治适期 在大田期,特别是水稻进入感病生育期后,要及时调查病情,对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 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扩大蔓延。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感病品种高产田块,应进行全田 防治病害常发区在暴风雨之后应立即喷药。 5.5.2.2 2 防治对象田 DB34/T 2906—2017 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感病品种高产田块。 5.5.2.3 适用药剂与施用方法 2 20%噻枯唑(叶枯宁)可湿性粉剂 1500~1875 g/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以叶面喷湿 为宜。 20%噻唑锌悬浮剂,剂量和用法同噻枯唑。 20%噻菌铜悬浮剂,剂量和用法同上。 a) b) c) 5.5.3 分蘖期~拔节期药剂防治 此时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 5.5.3.1 防治适期 初见发病中心。 5.5.3.2 防治对象田 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感病品种高产田块。 5.5.3.3 适用药剂与施用方法 同 6.5.2.3。 5.5.3.4 防治次数 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如果第一次防治后仍见病害继续发展,再防治 1~2 次,施药间隔期 7 d 左右。 5.5.4 穗期药剂防治 此时发生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是细菌性 病害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5.5.4.1 防治适期 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初见发病中心时应积极开展防治。 5.5.4.2 防治对象田 细菌病害零星发生的田块或前期有细菌性病害发生的田块。 5.5.4.3 a) b) 适用药剂与施用方法 白叶枯病和条斑病 2 1) 20%噻枯唑(叶枯唑)可湿性粉剂 1500~1875 g/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 2) 20%噻唑锌悬浮剂,剂量和用法同噻枯唑。 2 3) 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 900~1350 g/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不宜与其它 药剂一道使用)。 2 4) 30%噻森铜悬浮剂 1050~1275 mL/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 基腐病 2 1) 20%噻菌铜悬浮剂 1500 g/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 3 DB34/T 2906—2017 2) 5.5.4.4 2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 600~900 g/hm ,兑水 750 L 喷雾或者弥雾。 防治次数 视病情发展决定施药次数,如果第一次防治后仍见病害继续发展,再防治 1~2 次,施药间隔期 7 d 左右。 5.6 5.6.1 5.6.2 4 检疫性病害的无害化处理及铲除 种子如检出带有细菌性条斑病菌,应就地销毁,不得种植。 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的田块,其病草应就地烧毁;下一年改种其它作物。 DB34/T 2906—2017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症状 A.1 水稻白叶枯病症状 由于品种、环境条件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叶枯型症状:最常见的水稻白叶枯病典型症状,苗期很少出现,一般在分蘖期后才较明显。多 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出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沿叶脉迅速向下扩展成条斑,长可达叶 片基部,宽可及叶片两侧。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粳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 病斑黄色或略带红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多见于籼稻)或黄白色(多见于粳稻)。湿度高时, 病部常见鱼卵大小的蜜黄色珠状菌脓。 ——急性型症状: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和品种感病的情况下发生。叶片病斑暗绿色,迅速扩展,几 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呈开水烫伤状,随即纵卷、青枯,病部也有菌脓。此种症状 的出现,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凋萎型症状:又称为枯心型,国外称为 Kresek,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 叶下 1~2 叶先是水渍状、青卷,而后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病轻时仅 1~2 个分蘖青 枯死亡,病重时整株或整丛枯死。用手挤压病株的茎基部,则可见到大量黄色菌液溢出。在刚 刚青枯的心叶上,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根据这些特点以及病株基部无虫蛀孔等特征, 可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 ——黄叶型症状:仅在我国广东省发现。病株新叶均匀褪绿或呈现黄绿色宽条斑,较老叶片颜色正 常,以后病株生长受抑制。在显现此症状的病叶上没有病原细菌,而在病株基部以及紧接病叶 下面的节间有大量病原细菌。 A.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症状 病斑可生于叶面任何部位,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沿叶脉扩展形成受叶脉限制的暗绿色 至黄褐色窄条斑,大小为 3~5 mm×0.5~1 mm。感病品种上病斑可长达 6~8 cm 或更长。多个病斑可 相互联合成较大枯斑,对光观察仍可见半透明窄条斑。严重时叶片变褐、枯死。病斑上产生很多细小的 露珠状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呈鱼子状,附于病叶表面而不易脱落。 抗病品种上病斑较短,长度不到 1 cm,且病斑少,菌脓也少。 A.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症状 水稻分蘖期病株茎基部褐色至灰黑色,重病株心叶青卷,随后枯黄,茎基部进一步变黑,腐烂,叶 片自下而上依次枯黄,直至全株枯死。病株极易齐泥拔断,挤压时可见乳白色混浊细菌液溢出,有恶臭。 拔节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枯黄,表现“剥皮死”。孕穗期至灌浆期病株叶片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 孕穗”或“白穗”。 “剥皮死”及“枯孕穗”或“白穗”的病株基部也均发黑腐烂有恶臭,挤压时也有乳白色菌液溢出。 5 DB34/T 2906—2017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抗(耐)病品种名录 B.1 白叶枯病的抗(耐)病品种 9311、皖稻163、皖稻89、协优9308、特优63、华优1号、春优1号、Ⅱ优2070、鄂糯7号、天协6号、 汕优84、协优63、扬两优6号、嘉优04-1、丙03-33、嘉优22-5、常优03-7、A5/6237、秀水63、A1/6211、 02-E8、株两优816、扬籼优418、C两优343、深两优5814、宜S晚2号、天晚优472、开优8号、HY20109、 76优6号、天优218、II优30、泸优22400、川两优728、盐优888、丰优126、C815S/1102丰两优6号、两 优3926、丰两优2号、丰两优3928、皖稻149、丰两优4号、丰两优香8、丰两优1号、丰两优香1号、绿旱 1号、沪旱15。 B.1.1 细菌性条斑病的抗(耐)病品种 特三矮2号、皖稻68、太湖糯、天优998、鄂糯7号、冈优118、钱优1号、
DB34-T 2906-2017 水稻主要细菌性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4:27:4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35.4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5500-17 2021 Road vehicles —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 fuel system components — Part 17 Flexible fuel line.pdf
ISO 21180 2013 Light conveyor bel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pdf
ISO Handbook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handbook has been published to help organizations of any sector or industry and size integrate requirements of multiple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s (MSS) into th.pdf
ISO 21003-1 2008 Multilayer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inside buildings — Part 1 General.pdf
ISO 15093 2020 Jewellery and precious metals Determination of high purity gold platinum and palladium Difference method using ICP-OES.pdf
ISO 20775 200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Schema for holdings information.pdf
ISO 15519-2 2015 Specifications for diagrams for process industry — Part 2.pdf
ISO 12234-3 2016 Electronic still picture imaging Removable memory Part 3 XMP for digital photography.pdf
ISO 7588-1 1998 Road vehicles — Electrical electronic switching devices — Part 1 Relays a.pdf
ISO-IEC 15067-3-3 201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Home electronic system (HES) application model - Part 3-3 Model of a system of interacting energy management agents (EMAs) for demand-response energy management.pdf
GB-T 11848.3-1999 铀矿石浓缩物中可萃有机物的测定.pdf
GB-T 3658-2008 软磁材料交流磁性能环形试样的测量方法.pdf
GB-T 22193-2008 船舶电气设备 设备 半导体变流器.pdf
GB-T 17006.9-2003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10部分 稳定性试验 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pdf
GB-T 17530.4-1998 工业丙烯酸酯酸度的测定.pdf
GB-T 19075-2003 工业通风机 词汇及种类定义.pdf
GB-T 35203-2017 航天产品通用试验文件.pdf
GB-Z 18039.7-2011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及其测量统计结果.pdf
GB-T 43351-2023 无障碍设计 触摸导引地图的内容、图形和表达方法.pdf
GB-T 20015-2005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电镀镍、自催化镀镍、电镀铬及最后精饰 自动控制喷丸硬化前处理.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35.4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