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heat Yield Estimation 2013 - 09 - 28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10 - 28 实施 发 布 DB34/T 1964—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灵芝、汪新国、邢君、杨永华、陈峰、杨泽峰、王安庆、张贤菊、夏来修、 汪家多、李福军、杨晓琴、欧明霞、王祥胜、李春明、赵炜、朱克响、张庆跃。 I DB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灌浆速率、实际千粒重、监测点预产和测产、监测点实收测产、县市区面上理论 测产、示范片理论测产、核心示范片实收测产的的取样方法及测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小麦苗情点、大面积生产及示范片测产验收。对综合评价小麦生产管理技术应 用效果提供数据支撑,并对周边小麦主产省小麦测产具有借鉴作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预计千粒重 根据小麦长势及灌浆期间的气候条件并结合品种特性估计的千粒重(g)。 2.2 实际千粒重 小麦收获后测得的千粒重(g)。 2.3 亩有效穗数 2 每亩单穗结实 5 粒以上的麦穗数(万/667m )。 3 监测点测产 3.1 灌浆速率测定 3.1.1 测定次数 从4月30日开始,每隔 5 天监测 1 次,收获时监测最后一次。 3.1.2 取样方法 于开花期分别标注生育进程一致的样点(6~7 处),顺次在样点中随机抓取 20 穗进行测定。 3.1.3 测定方法 1 DB34/T 1964—2013 105℃烘籽粒 15 min 杀青(第一、二期由于籽粒过小,不易脱粒,先对穗子杀青而后脱粒),70 ℃烘 8 h 左右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约 30 分钟至室温称重)测定籽粒干重,计算灌浆速率,按标 准含水量 13%折算千粒重。 3.1.4 灌浆速率计算 灌浆速率(g/千粒·d)=(Gn+5-Gn)/5。 其中: Gn+5 ——第(n+5)天的千粒干重(g); Gn ——第 n 天千粒干重(g)。 3.1.5 千粒重折算 千粒重(g)= [千粒干重(恒重)×(1-7%)]÷(1-13%)。测定结果记载见表A.1。 3.2 实际千粒重测定 3.2.1 定点测定 小麦收获时分别取回监测区(每个监测点设 3 个监测区,每个监测区为 1 个取样点)全部麦穗, 脱粒晒干(标准含水量 13%),每样点随机数籽粒 1000 粒(剔除不完全粒),测定千粒重,求平均 值。测定结果记载见表A.2。 3.2.2 混样测定 监测点小麦收获后自然晒干,随机取 3 份样品,每份样品数 1000 粒(剔除不完全粒),测定千 粒重,求平均值。 3.3 监测点预产和测产 3.3.1 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亩有效穗数及穗粒数。用监测品种常年千粒重(审定千粒重)进行预产,用预计千粒重(根 据小麦长势及灌浆期间的气候条件预测的千粒重)进行测产。 3.3.2 取样方法 3.3.2.1 亩有效穗数 固定监测区用半径约 0.5 米的呼啦圈取样,数小麦穗数,剔除 5 粒以下的小穗,计算亩有效穗。 3.3.2.2 穗粒数 固定监测区从根部随机抓取 20 穗小麦,剔除 5 粒以下的麦穗,数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3.3.3 监测时间 5月10日调查产量结构,进行预产,预产结果记载见表A.3。 5月25日复查产量结构,进行测产,测产结果记载见表A.4。 3.4 监测点产量校正 2 DB34/T 1964—2013 小麦成熟时每个监测区(每个监测点设 3 个监测区)实收 2㎡ 计产,3 个样点产量平均,按含水 量 13%折算亩产量,校正预产和测产结果。 产量校正结果记载见表A.5。 4 面上测产 4.1 县市区面上理论测产 4.1.1 测定内容 小麦大面积生产面上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理论亩产量。 4.1.2 测定方法 在测产区域内(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把小麦按好、中、差分成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选择 10 个田块,每个田块对角线法 3 点取样,每点用呼啦圈(半径约 0.5 米)随机套取样点,数麦穗,剔除 5 粒以下的小麦穗,计算亩有效穗数;在样点中随机从基部抓 20 个麦穗(剔除5粒以下的小麦穗)数 粒数,计算穗粒数;按品种特性并结合灌浆期间气候条件预测千粒重,计算每种类型田块的平均产量(算 术平均)。 根据各类型田块所占比重,计算当地小麦平均亩产量(加权平均),测产结果记载见表A.6。 4.1.3 测定时间 5月25日。 4.1.4 产量计算 4.1.4.1 算术平均亩产量 2 2 -6 理论产量(kg/667m )=每667m 穗数(穗)×每穗粒数(粒)×千粒重(g)×10 ×85%(算术平 均) 4.1.4.2 加权平均亩产量 4.1.4.2.1 亩穗数(加权) 2 亩穗数(万/667m )=[(“好”的亩穗数ד好”的面积)+(“中”的亩穗数ד中”的面积)+ (“差”的亩穗数ד差”的面积)]÷(好、中、差面积之和); 4.1.4.2.2 穗粒数(加权) 穗粒数(粒/穗)=[(“好”的穗粒数ד好”的穗数)+(“中”的穗粒数ד中”的穗数)+(“差” 的穗粒数ד差”的穗数)]÷(好、中、差穗数之和); 4.1.4.2.3 千粒重(加权) 千粒重(g)=[(“好”的千粒重ד好”的粒数)+(“中”的千粒重ד中”的粒数)+(“差” 的千粒重ד差”的粒数)]÷(好、中、差粒数之和); 4.1.4.2.4 亩产量(加权) 2 -6 亩产量(kg/667m )=亩穗数(加权)×穗粒数(加权)×千粒重(加权)×85%×10 3 DB34/T 1964—2013 4.2 示范片理论测产 4.2.1 取样方法 2 将示范片按每 50 亩(667m )划分为 1 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 1 块田,每个块田按对角线法 取 3 个点,每点用呼啦圈(半径约 0.5 米)随机套取样点,数麦穗,剔除 5 粒以下的小麦穗,计算 亩有效穗数;在样点中随机从基部抓 20 个麦穗(剔除 5 粒以下的小麦穗)数粒数,计算穗粒数;按 品种特性并结合灌浆期间气候条件预测千粒重,计算亩产量,3 个点的产量平均为该田块的亩产量。若 干单元的代表性田块的产量平均即为该示范片的平均产量。结果记载见表A.7。 4.2.2 产量计算方法 2 -6 理论产量(kg/667m )=每亩穗数(穗)×每穗粒数(粒)×千粒重(g,前 3 年平均值)×10 ×85 % 4.3 核心示范片实收测产 4.3.1 取样方法 每个示范片用联合收割机实收 3 亩以上的连片田块,称籽粒重量,除去麦糠杂质,测定籽粒含水 量,实收面积(实地丈量)内去除坟地、灌溉主渠道面积,折算亩产量。收割前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清仓, 田间落粒不计入产量。实收结果记载见表A.8。 4.3.2 测定含水率 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lO 次重复,取平均数。 4.3.3 产量计算 2 实收产量(kg/667m )=每亩籽粒鲜重(kg)×[1一鲜籽粒含水量(%)]÷[1一l3%]。 4 DB34/T 1964—2013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小麦测产结果记载报告表式 表A.1 监测点灌浆速率测定记载表 单位:g、g/千粒·d 监 4月 5月5日 5月10日 5月15日 测 30日 县(市、 品种 点 千 千 千 千 区) 名称 灌浆 灌浆 灌浆 名 粒 粒 粒 粒 速率 速率 速率 称 重 重 重 重 5月20日 千 粒 重 5月25日 5月30日 灌浆 千粒 灌浆 千粒 灌浆 速率 重 速率 重 速率 收获时 (_月_日) 千 粒 重 灌浆 速率 表A.2 监测点小麦实际千粒重测定记载表 县 监测点 (市、区) 名称 品种 名称 上年 测定日期 千粒重 (月/日) (g) 预计 千粒重 (g) 实际 千粒重 (g) 实际千粒重与预计千粒重 差异的原因 备注:实际千粒重与预计千粒重有差异的在备注栏说明原因。 表A.3 监测点小麦预产记载表 县 监测点 (市、区) 名称 品种 名称 预产 日期 (月/日) 2 每667m 有效穗 (万) 每穗 粒数 (粒) 常年 千粒重 (g) 理论 亩产 (kg) 85%折合 2 667m 产量 (kg) 5 DB34/T 1964—2013 表A.4 监测点小麦测产记载表 县 监测点 (市、区) 名称 亩有 效穗 (万) 测产 日期 (月/日) 品种 名称 每穗 预计 粒数 千粒重 (粒) (g) 理论 85%折合 产量 产量 2 (kg/667m ) (kg/667m2) 备注:长势均匀的高产田块可用 90%折产。 表A.5 监测点小麦实收产量记载表 县(市、区) 监测点 监测点 名称 品种 名称 收获 日期 (月/日) 折合 2 667m 产量 (kg) 第3点 2㎡产量 (kg) 第2点 2㎡产量 (kg) 第1点 2㎡产量 (kg) 表A.6 ××县(市、区)小麦测产记载表 县(市、区) 名称 田块 类型 面积 2 (万667m ) 亩有效 穗数 (万) 穗粒数 (粒) 预计 千粒重 (g) 按85% 2 折合667m 产量 (kg) 好 中 差 加权平均 备注: 1、好、中、差面积之和等于当地小麦种植总面积。 2、长势均匀的高产田块可用 90%进行测产。 表A.7 ××县(市、区)××乡(镇)××小麦示范片理论测产记载表 产量结构及产量 单元序号 亩穗数 (万) 穗粒数 (粒) 备注:长势均匀的高产田块可用 90%进行测产。 6 千粒重 (g) 理论产量 (kg) 0.85折667m2产 量(kg) DB34/T 1964—2013 表A.8 ××县(市、区)小麦核心示范片实收测产记载表 序 号 1 2 3 村组名称 户主姓名 2 田块面积(667m ) 品种名称 栽培方式(条播或撒播) 2 实收面积(m ) 实收籽粒总鲜重(kg) 杂质率(%) 含水率(%) 2 折实产(kg/667m ) 2 三点平均实产(kg/ m ) 备注: 1、三点平均实产为加权平均值; 2、杂质是指收获籽粒中夹杂的秸秆、

pdf文档 DB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1964-2013 小麦测产技术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4:27: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