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 04 陕 DB61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4 部分: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Auricularia auricula standard complex Part 4: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ubstitute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2017 - 10 - 25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1 - 25 实施 发 布 DB61/T 1113.4—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环境 .......................................................................... 2 5 菌种 .............................................................................. 2 6 原辅材料 .......................................................................... 2 7 木屑 .............................................................................. 2 8 栽培技术 .......................................................................... 2 I DB61/T 1113.4—2017 前 言 本部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61/T 1113《黑木耳标准综合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黑木耳产地环境;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范; ——第3部分:黑木耳端木栽培技术规范; ——第4部分: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黑木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DB61/T 1113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汉中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汉中植物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宁强县农业局、陕 西森盛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赟鑫、邓百万、陈文强、韩根锁、王建明、伊清宏、马明元。 本部分由汉中植物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部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汉中植物研究所 电话:0916-2517605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路550号 邮编:723000 II DB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4 部分: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生产环境、菌种、原辅材料、栽培技术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陕西省黑木耳袋料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 白砂糖 GB/T 5483 天然石膏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5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袋料栽培 substitute cultivation 用杂木屑为主要培养材料,经一定的工艺,代替原木栽培的黑木耳生产方式。 3.2 原基分化期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stage 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方式分裂发育,从段木基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增殖后在菌丝束前端出现瘤 状黑色小球的阶段。 3.3 幼耳期 the young ear period 原基逐渐膨大,分化后能清晰可见耳片的阶段。 3.4 成耳期 earing period 耳片吸水膨胀,进一步分化扩大,耳片逐步展开成型木耳,背面产生孢子的阶段。 1 DB61/T 1113.4—2017 4 生产环境 符合《黑木耳标准综合体》第1部分的要求。 5 菌种 质量符合GB 19169的要求。 6 原辅材料 原辅材料应符合NY/T 528的要求。 7 木屑 不能使用松、柏等含油脂树种的木屑。应新鲜、无虫、无螨、无霉变、洁净、干燥。 7.1 麦麸 符合NY/T 119要求。 7.2 石膏 符合GB/T 5483要求。 7.3 白砂糖 符合GB 317要求。 8 栽培技术 8.1 工艺流程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袋培养→划口→作畦排场→出耳管理→采收。 8.2 栽培时间 8.2.1 春季栽培,1 月上、中旬开始制袋,3 月中旬下地催耳,5 月末出耳结束。 8.2.2 秋季栽培,9 月上旬制袋,10 月下旬下地催耳,12 月上旬出耳结束。 8.3 配料 8.3.1 配方 1:木屑 78%、麦麸或细米糠 20%、白砂糖 1%、石膏 1%。 8.3.2 配方 2:木屑 76.5%、麦麸 10%、稻糠 10%、黄豆粉 2%、碳酸钙 0.5%、石膏 1%。 8.3.3 料水质量比 1:1.1,pH 值 6.5~6.7。 8.4 拌料装袋 用15cm×35cm或17cm×35cm规格的菌袋,5h内装完。 8.5 灭菌冷却 2 DB61/T 1113.4—2017 8.5.1 常压灭菌 100℃,10h~12h;高压灭菌 121℃,1.5h。 8.5.2 灭菌结束后,菌袋温度 50℃~60℃出锅,移至冷却室。 8.6 接种 袋温20℃~30℃,转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备用。木屑原种每瓶接种30袋~35袋,麦粒原种每瓶接种45 袋~5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接种。 8.7 菌袋培养 培养室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min。间隔10d检查一 次,拣出污染菌袋。培养45d~60d,菌丝长满菌袋,有黑色原基形成,即可划口出耳。 8.8 划口 每袋划口100个~110个,长度0.5cm~1.0cm。 8.9 作畦排场 8.9.1 畦宽 120cm~130cm,高 15cm~20cm。畦面覆盖带孔塑料薄膜或稻草。 2 8.9.2 菌袋间距 15cm~20cm,每 667m (亩)排 7000 袋~8000 袋。 8.10 出耳管理 8.10.1 原基分化期 10d~12d,遮阴盖膜,温度 15℃~25℃,相对湿度 85%~90%。 8.10.2 幼耳期 7d~10d,温度 20℃~28℃,相对湿度 65%~70%。 8.10.3 成耳期 2d~25d,干湿交替。 8.11 采收 当耳片充分开放,色泽由黑变褐,即可采收。黑木耳色泽符合NY 5095的要求。采收前24h停止喷水, 采大留小。 8.12 多茬管理 黑木耳接种后可连续采收1y~3y。每茬采收后,停止喷水5d~7d,晾晒菌袋,菌丝恢复生长,再次 喷水刺激下批耳芽形成。出耳管理参照7.10执行,采收参照7.11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1113.4-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37: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