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6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41—2019 代替 DB 14/T 141-2006 苹果园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2019 - 06 - 25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25 实施 发 布 DB14/ T 141—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 4 发生程度级别划分 .................................................................. 2 5 预测预报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山楂叶螨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 ...................................... 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山楂叶螨调查资料表册 ............................................ 4 I DB14/ T 14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 141—2006《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与DB14/T 141—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出蛰期调查方法(见3.2); ——修改了系统调查方法(见3.3.1); ——修改了果园普查方法(见3.3.2); ——调整了分级指标范围(见4); ——修改了附录A,增加了附录B。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莉、张武云、秦引雪、郝丽萍、尹祥杰、李卫伟、张东霞、王丽英、郑卫锋、 刘巍、郑晓东、贺春娟、樊昌密。 II DB14/ T 141—2019 苹果园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园山楂叶螨测报调查的术语和定义、调查内容及方法、发生程度级别划分和预测 预报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园山楂叶螨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山楂叶螨 山楂叶螨 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又名山楂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寄主植物 有苹果、梨、桃、杏、山楂等。 2.2 百叶螨量 调查100 片苹果叶上山楂叶螨的卵、幼螨、若螨、成螨总量。 2.3 天敌数量单位 深点食螨瓢虫的成、幼虫,1 个虫体作为一个天敌单位;草蛉幼虫2 个虫体作为一个天敌单位;小 花蝽10 个虫体作为一个天敌单位等。 2.4 益害比 百叶螨量与百叶天敌数量单位的比值。 3 调查内容及方法 3.1 越冬基数调查 苹果树休眠期,选取主栽品种5×667 m2以上且上年发生较重的果园3~5 个,每园按对角线五点取 样,每点取1 株,从主干上取累计100 cm2的翘皮,查翘皮下越冬雌成螨数量。将结果记入附录B的表B.1。 3.2 出蛰期调查 1 DB14/ T 141—2019 苹果萌芽至花期结束,选取主栽品种5×667 m2以上的果园2~3 个,每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 标定1 株,在树冠中下部内膛枝上分东、西、南、北、中5 个方位标定10 个顶芽,每2 d调查1 次,观 察记载芽上的雌成螨量,将结果记入附录B的表B.2,记载后将螨剔除。 3.3 发生期消长调查 3.3.1 系统调查 苹果谢花后至成熟期,选取主栽品种5×667 m2以上的果园2~3 个,每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 标定1 株,由树冠内膛向外分东、西、南、北、中5 个方位各随机调查4 片叶,每株20 片叶 ,共100 片 叶,每5 d调查1 次,调查统计卵及活动螨数。同时,统计天敌种类和数量,计算益害比。将结果记入 附录B的表B.3。 3.3.2 果园普查 在山楂叶螨发生盛期,选取主栽品种5×667 m2以上的果园5~10 个,每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由树 冠内膛向外分东、西、南、北、中5 个方位各随机调查4 片叶,每株20 片叶,共100 片叶,调查统计 卵及活动螨数。同时,统计天敌种类和数量,计算益害比。将结果记入附录B的表B.4。 4 发生程度级别划分 山楂叶螨以百叶(芽)活螨数为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共分为5 级,即轻 发生(1 级)、偏轻发生(2 级)、中等发生(3 级)、偏重发生(4 级)和大发生(5 级)。具体分级指标见表1。 表1 山楂叶螨发生程度级别划分表 发生程度(级) 活螨数/百芽或百叶(Y) 落花后至7月中旬 7月中旬以后 Y≤100 Y≤200 Y≤400 2(偏轻发生) 100<Y≤200 200<Y≤400 400<Y≤600 3(中等发生) 200<Y≤400 400<Y≤600 600<Y≤800 4(偏重发生) 400<Y≤600 600<Y≤800 800<Y≤1000 Y>600 Y>800 Y>1000 1(轻发生) 5(大发生) 花 前 5 预测预报 5.1 花前防治适期的预测 按照3.2 调查,发现第一头雌成螨上芽时,立即发出出蛰预报,做好防前准备。当芽上螨量剧增(一 般在苹果开花前一周),百芽螨量100~200 头时,立即发出出蛰盛期及防治适期的预报。 5.2 落花后防治适期的预测 从落花后至 7 月中旬,当平均百叶有成螨 200 头,或有活动螨 400 头时,立即发出防治适期预报。 7 月中旬以后,当百叶有活动螨 700~800 头,且益害比值在 50 以上,应立即防治;如成螨和若螨较 少,而卵和幼若螨比达 50% 时,应进行防治。 2 DB14/ T 141—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山楂叶螨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 A.1 山楂叶螨的形态特征:成螨 雌有冬、夏型之分,体卵圆形,冬型体长0.4 mm~0.6 mm,鲜 红色有光泽;夏型体长0.5 mm~0.7 mm,紫红或褐色,体背后半部两侧各有一大黑斑,足浅黄色。雄 体长0.35 mm~0.45 mm,纺锤形,体浅黄色至浅橙黄色。卵 球形,初产时橙红色,后变为浅黄白至 橙黄色,近孵化时出现2 个红色眼点。幼螨 足3 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变为淡绿色。若螨 足 4 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刚毛,两侧有深绿斑纹,后期与成螨相似。 A.2 山楂叶螨的为害症状:成、若、幼螨刺吸为害叶片及初萌芽,吸取汁液,发生严重的年份也可 为害幼果。芽严重受害后,不能继续萌发而死亡;叶片严重受害后,最初呈现很多的失绿小斑点,随后 扩大连成片,终至全叶变为枯黄而脱落,常造成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该螨在叶片反面为害,常在 叶脉两侧结网,卵产在丝网中。 3 DB14/ T 141—2019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山楂叶螨调查资料表册 B.1 山楂叶螨越冬基数调查表 见表B.1 表B.1 山楂叶螨越冬基数调查表 单位: 测报员: 日 期 地 点 品 种 (月/日) 年度: 调查面 雌成螨 100cm2 积(cm2) 数(头) 雌成螨数 备 注 B.2 山楂叶螨越冬雌成螨出蛰期调查记载表 见表B.2 表B.2 山楂叶螨越冬雌成螨出蛰期调查记载表 单位: 测报员: 调查 地 日期 点 (月/日) 物 树 号 1 2 1 2 3 4 5 B.3 山楂叶螨数量消长调查记载表 见表B.3 4 号 单芽平均雌成 (每芽雌成螨头数) 候 期 年度: 芽 3 4 5 6 …… 10 合计 螨数(头) 备 当 累 注 日 计 DB14/ T 141—2019 表B.3 山楂叶螨数量消长调查记载表 单位: 调查 日期 测报员: 地 点 (月/日) 年度: 百叶螨量(头、粒) 物 候 幼若螨 期 数 (头) 成螨数 百叶天敌数量 益 害 卵数 合计 (头) (粒) 瓢虫 草蛉 … 比 天气 备 状况 注 B.4 山楂叶螨发生情况普查表 见表B.4 表B.4 山楂叶螨发生情况普查表 单位: 调查 日期 (月/日) 测报员: 地 点 物 年度: 百叶螨量(头、粒) 候 活动螨数 卵数 期 (头) (粒) 合计 百叶天敌数量 瓢虫 草蛉 益 害 … 比 天气 备 状况 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4-T 141-2019 苹果园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26: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