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61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516—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2019-12-13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1-12 实施 发 布 DB23/T 2516—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殿文、何丹娆、孙大昭、于志民、张悦、周琳、孙波、王立民、吕品、李 黎、陈万明、江海辰、李为海、黄宏、胡鹏、张继舟、刘峰、于国民。 I DB23/T 2515—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蔓越桔〔Sect.Oxycoccus (Hill) Koch〕种质资源田间保存的保存对象、保存方法与程 序、种质信息记载、检疫、核实、入圃保存、更新复壮、观测与核对、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蔓越桔种质资源的田间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保存对象 蔓越桔野生种、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等。 4 保存方法与程序 蔓越桔种质资源以活体植株方式在田间种植保存。保存程序见图 1。 图1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程序 1 DB23/T 2515—2019 5 种质信息记载 接收种质时记载种质名称,学名,种质类型(野生种、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等), 收集材料类型(种子、种苗等)、收集数量,来源地信息(经度、纬度、海拔、土壤、气候等),采集 号(年份+2 位省份代码+4 位顺序号)或引种号(年份+4 位顺序号),提供人、收集人、收集日期等。 6 检疫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疫合格的种质材料可入圃保存。 7 核实 应对种质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调查和评价,核实种质身份。 8 入圃保存 8.1 圃地选择 应选择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灌溉设施的固定地块。土壤以沙壤土为宜。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水质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8.2 土壤改良 8.2.1 土壤 pH 值调整 2 土壤 pH 值≥5.5 时,应用硫磺粉将土壤 pH 值调整至 4.0~5.0,按 667 m 的 30 cm 厚土层土壤 pH 值降低一个单位施 100 kg~120 kg 的用量调整。应在苗木定植前的 4 个月~6 个月完成硫磺粉施用。 8.2.2 有机质调整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 10%时,应添加草炭、松针、松皮、锯木屑等进行调整。 8.3 种植池制作 2 种植池大小以 667 m 为宜,池埂高 50 cm,设置灌、排水口。池内地表耙平后将硫磺粉、松针、松 皮等土壤改良物按设定比例撒于地表,深翻 25 cm,旋耕混匀、耙平后覆盖 15 cm 厚细沙。 8.4 种植池区划 2 2 应将种植池划分成小区,每小区 8 m ~10 m 为宜。 8.5 保存株数 每个种质应保存 5 株以上,特殊种质适量增加。 8.6 定植 按 50 cm×50 cm 株行距将种苗定植于小区内。应在定植的小区设立标牌,注明圃位号、种质名称、 定植时间、保存株数。 2 DB23/T 2515—2019 8.7 绘制定植区划图 定植结束后,再次核对定植位置与标牌,确保种植无误,绘制定植区划图。在计算机上绘制电子定 植区划图,标明每小区的圃位号、定植时间、保存株数及种植负责人和制图人。 8.8 田间管理 8.8.1 施肥 2 2 2 2 生长季按硫酸铵 4.0 kg/667 m ~5.5 kg/667 m 、硫酸钾镁 3.0 kg/667 m ~4.5 kg/667 m 和过磷 2 2 酸钙 5.0 kg/667 m ~6.5 kg/667 m 用量散施一次复合肥。施肥后立即浇透水。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8.8.2 除草 应人工拔草,不可使用锄头等工具除草。 8.8.3 浇灌 应适时浇灌,保持沙层湿润。 8.8.4 越冬防寒 封冻前向种植池灌水,保证封冻后冰层厚度 30 cm~40 cm。春季化冻时,如防寒水下渗较慢应人 工放水。 8.9 病虫害防治 8.9.1 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 8.9.2 防治方法 a) 农业防治:及时去除受病虫侵害的枝、叶、果及杂草等。 b) 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使用灭虫灯、色板等诱杀。 c) 化学防治:视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使用农药种类、用量及防治期。开花期、果实成熟前 15 d 至采果结束前禁止用药。 9 更新复壮 当树势减弱时,及时采用压条、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进行更新复壮。对于濒死的植株应及时繁苗 更新。 10 观测与核对 依据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对保存种质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调查和记载。核对种质 与定植区划图,如果发现有误,应及时更正;如有丢失,应及时收集补充或繁苗栽植。及时修正定植区 划图。核对工作应持续 2 a~3 a。 3 DB23/T 2515—2019 11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保入圃种质基本信息和田间管理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种质信息管理 系统,及时进行补充、更新、保存和备份,建立电子档案;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建立纸质档案。 4

pdf文档 DB23-T2516—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2516—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2516—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2516—2019 蔓越桔种质资源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38:2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