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3.040 D20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61/T 362—2016 兰炭 Blue-coke 2016 - 02 - 24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61/T 36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标准 DB61/ 362-2008。 本标准与DB61/ 362-2008相比,其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第4章中有关技术要求(见4.1.2、4.2.2); ——修改第4章中备注及说明; ——增加民用兰炭有害元素技术要求; ——增加工业用兰炭粒度技术要求(见表2); ——增加工业用兰炭技术要求中哈氏可磨性指数、钾和钠总量、热稳定性的指标; ——修改部分试验标准的版本。 本标准由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 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国庆、宋军、乔再立、薛晓宏、刘玉民。 本标准委托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能源质量监督检验所 电话:029-85528414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南段129号 邮编:710054 I DB61/T 362—2016 兰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炭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采样和制样、检验规则、判定规则、标识、 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工业原料和民用燃料使用的各种兰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6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GB/T 219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GB/T 220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GB/T 1573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GB/T 1574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GB/T 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 2001 焦炭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526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GB/T 3058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GB/T 3558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 GB/T 4633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 16659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GB/T 19494.1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1部分:采样方法 GB/T 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YB/T 035 焦炭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1 DB61/T 362—2016 兰炭 Blue-coke 无黏结性或弱黏结性的高挥发分烟煤在中低温条件下干馏热解,得到的较低挥发分的固体炭质产 品。 3.2 限下率 Undersize fraction 兰炭中粒度小于规定粒度下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用“Rx”表示,单位为“%”。 3.3 反应性 Reactivity 将一定粒度兰炭加热到1100℃,通入一定量CO2与试样反应,测定反应后二氧化碳含量,以被还原 成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量占原通入二氧化碳量的百分数表示其反应性,用“α”表示,单位为“%”。 3.4 工业用兰炭 Industrial blue–coke 用于发电、冶金、气化、供热、电石等工业用途的兰炭。 3.5 民用兰炭 Civil blue-coke 用于居民炊事、取暖等作为燃料用途的兰炭。 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4.1 民用兰炭 4.1.1 粒度划分 兰炭的粒度(L)可划分为L≤6mm、6mm<L≤13mm、13mm<L≤25mm、L>25mm四种规格,也可根据需 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1.2 感官要求 无刺激性异味。 4.1.3 技术指标 民用兰炭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2 项目 符号 单位 灰分 Ad 发热量 全硫 民用兰炭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一级 二级 三级 % Ad≤8.00 8.00<Ad≤12.00 12.00<Ad≤15.00 Qnet,ar MJ/kg Qnet,ar>25.00 23.00<Qnet,ar≤25.00 21.00<Qnet,ar≤23.00 GB/T 213 St,d % St,d≤0.30 0.30<St,d≤0.40 0.40<St,d≤0.50 GB/T 214 GB/T 212 GB/T 2001 DB61/T 362—2016 表1 民用兰炭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续) 技术要求 项目 符号 单位 氯 Cld % Cld≤0.035 GB/T 3558 磷 Pd % Pd≤0.02 GB/T 216 砷 Asd μg/g Asd≤10 GB/T 3058 汞 Hgd μg/g Hgd≤0.010 GB/T 16659 氟 Fd μg/g Fd≤50 GB/T 4633 全水分 Mt % Mt≤15.0 GB/T 211 挥发分 Vdaf % 限下率 Rx % 一级 二级 Vdaf≤7.00 三级 7.00<Vdaf≤10.00 Rx≤10.0 试验方法 GB/T 212 附录 A 注1:产品粒度小于6mm时不考虑限下率; 注2:当采取 GB/T 2001检验时,需要和GB/T 212比对; 注3:当发热量和灰分判定结果不一致时,以发热量为准。 4.2 工业用兰炭 4.2.1 粒度划分 工业用兰炭根据不同用途,其粒度划分要求应按表2的规定,也可根据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2 使用行业 符号 单位 铁合金 L mm 电石 L mm 固定床气化 L mm 工业用兰炭粒度要求 技术要求 粒度 6<L≤13 13<L≤25 6<L≤13 13<L≤25 限下率 % 试验方法 ≤10 附录 A ≤15 附录 A 6<L≤13 ≤15 13<L≤25 ≤13 25<L≤50 ≤10 附录 A L<6 高炉喷吹 L mm 6<L≤13 无要求 附录 A 13<L≤25 4.2.2 4.2.2.1 技术指标 工业用兰炭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3 DB61/T 362—2016 表3 项目 符号 单位 灰分 Ad 全硫 工业用兰炭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一级 二级 三级 % Ad≤8.00 8.00<Ad≤10.00 10.00<Ad≤12.00 GB/T 212 St,d % St,d≤0.40 0.40 <St,d ≤0.50 0.50< St,d ≤0.60 GB/T 214 固定碳 FCd % FCd>85.00 82.00< FCd ≤85.00 80.00< FCd ≤82.00 GB/T 212 挥发分 Vdaf % Vdaf≤10.00 GB/T 212 反应性(1100℃) α % α≥95 GB/T 220 氧化铝 Al2O3 % Al2O3≤2.00 2.00 <Al2O3≤3.00 3.00 <Al2O3≤4.00 GB/T 1574 磷 pd % pd≤0.010 0.010< pd ≤0.020 0.020 <pd ≤0.030 GB/T 216 -6 3 3 3 电阻率 ρ 10 Ω.m ρ≥15×10 ρ>(10-15)×10 ρ>(5-10)×10 YB/T 035 全水分 Mt % Mt≤10.0 10.0<Mt≤12.0 12.0<Mt≤15.0 GB/T 211 发热量 Qgr,d MJ/kg Qgr,d>28.00 26.50<Qgr,d≤28.00 24.00<Qgr,d≤26.50 GB/T 213 ST ℃ ST>1250 灰融熔性 (软化温度) 哈氏可磨性指数 钾和钠总量 热稳定性 HGI ω (K+Na) TS+6 — 1150<ST≤1250 GB/T 219 HGI≥70 50<HGI≤70 40<HGI≤50 GB/T 2526 % ω(K+Na)≤0.12 0.12<ω(K+Na)≤0.20 ω(K+Na)>0.20 GB/T 1574 % TS+6>80 70<TS+6≤80 60<TS+6≤70 GB/T 1573 4.2.2.2 钾和钠总量计算方法按公式(1)的要求进行。 ω(K+Na)=[0.830ω(K2O)+0.742ω(Na2O)]×Ad÷100 ………………………………(1) 式中: ω(K+Na)——兰炭中钾和钠总量,%; 0.830——钾占氧化钾的系数; ω(K2O)——灰中氧化钾的含量,%; 0.742——钠占氧化钠的系数; ω(Na2O)——灰中氧化钠的含量,%; Ad——兰炭的干基灰分,%。 5 采样和制样 5.1 采样 按GB 475-2008、GB/T 19494.1规定执行。 5.2 制样 按GB 474-2008、GB/T 19494.2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4 出厂检验 DB61/T 362—2016 6.1.1 民用兰炭 民用兰炭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全硫(St,d)、挥发分(Vdaf)、发热量(Qnet,ar)、灰分(Ad)、全 水分(Mt)。 6.1.2 工业用兰炭 工业用兰炭出厂检验项目为灰分(Ad)、全硫(St,d)、发热量(Qgr,d)、固定碳(FCd)、挥发分(Vdaf)、 全水分(Mt),其他项目根据用途或客户要求具体协商确定。 6.2 型式检验 6.2.1 6.2.2 a) b) c) d) 7 型式检验应进行全项目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鉴定时; 原料煤或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化时; 供需双方有质量争议时; 依法设立和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兰炭进行检验时。 判定规则 7.1 民用兰炭 表1规定的St,d、Qnet,ar、 Ad 、CId 、Pd 、Asd、 Hg
DB61-T 362-2016 兰炭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20: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