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05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9 - 12 - 02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23/T 2494—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艳丽、韩晓增、陆欣春、潘凤娟、严君。 I DB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病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农业防 治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 23/T 018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3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经济、有效、简易和安全的防治策略,优先使用农 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必须使用的化学药剂防治等措施。促进大豆产业发展,保证生态环境改善。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措施 4.1.1 品种选择 依据生态条件选用对大豆孢囊线虫病抗(耐)性较好、优质高产和熟期适宜的大豆品种。 4.1.2 选地与轮作措施 4.1.2.1 选地 选保水、保肥、肥力较高的土壤种植大豆。 4.1.2.2 轮作 实行3年或3年以上轮作,不重茬,不迎茬。前茬选择玉米、马铃薯等非豆科作物为宜。发病严重的 地块选择万寿菊、珍珠粟等前茬作物为宜。 1 DB23/T 2494—2019 4.1.3 整地措施 对前茬进行伏翻和秋翻、起垄或秋季浅翻、耙茬深松起垄。 4.1.4 施肥 增施农家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 15t以上,做底肥一次施入。或翻压绿 肥。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有条件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4.1.5 防止机械传播病原 拖拉机和农机具作业时先从无病田开始作业,再到有病田作业,作业后及时清除机具上的病田土壤。 4.1.6 镇压措施 播种后及时镇压。 4.1.7 田间管理措施 4.1.7.1 未发病地块田间管理 出苗深松中耕培土两次。其他按照DB 23/T 018执行。 4.1.7.2 发病地块田间管理 出现叶片发黄、苗弱等现象时,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锌、硫酸锰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发 病较重地块可间隔7d后喷施第二次。如遇干旱适当灌溉。 4.2 化学防治措施 4.2.1 药剂防治原则 年际间不同种类的药剂要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应严格按照GB/T 8321(所 有部分)及NY/T 1267的规定执行。 4.2.2 种子包衣 播种前,选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薄膜包衣种子技术要符合GB/T 15671的规 定。 4.3 生物防治措施 4.3.1 种子包衣或拌种 对于中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品种可用生物种衣剂包衣或拌种。薄膜包衣种子技术要符合 GB/T 15671 的规定。 4.3.2 施用颗粒剂 播种时用淡紫拟青霉或厚垣轮枝菌与腐熟农家肥或拌土混匀沟施。农家肥要符合NY525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df文档 DB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494—2019 大豆孢囊线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2:55: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