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3.080.01 B13 黑 龙 DB2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3/T 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 技术规程 2019- 12 - 13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1 - 12 实施 发 布 DB23/T 2506—2019 前  言 本标准制定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和黑龙江雄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秋菊,刘鑫,迟凤琴,李婧阳,焦峰,曹旭,刘凯,李鹏绯,张久明,匡恩俊,张世杰。 I DB23/T 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浆土水田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方法、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白浆土水田土壤秸秆还田氮肥施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393-2018/ISO 10381-4:2003 土壤质量、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 NY/T 1701-2009 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NY/T 500-2002 秸秆还田作业质量 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 第 6 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3 要求 3.1 土壤条件 白浆土,水田(土壤条件确定参照 GB/T 36393-2018/ISO 10381-4 执行)。 3.2 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要求 水稻收获后,利用适配联合收割机收割、进行秸秆粉碎和均匀抛洒,秸秆粉碎长度按照NY/T 500-2002执行,小于10cm;旋耕机旋耕还田或铧式犁翻耕还田,旋耕深度12~15cm,翻耕深度15~18cm, 翻垡扣严,全量还田(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参照 NY/T 500-2002执行)。 3.3 整地技术要求 上一年秋季翻耕还田地块,先旱整平,后水整地,旋耕地块直接水整地。水整地技术要求灌水泡田 缓水漫灌,达到花达水(水层3~5 cm),用水田整地机械打浆、耢平,达到土粒分散均匀,不露地;并 保持水层5~7天,达到待插状态。 3.4 灌溉技术要求 水稻移栽后田间灌溉,移栽到分蘖期总的原则是:花达水移栽,深水扶苗返青,水层8~10 cm,返 青后浅水增温促蘖,返青后水层保持3 cm左右的浅水层;生育转换期灌溉以间歇灌溉为主要灌溉原则, 选择晴好天气晒田3~5天后,控制无效分蘖,以后进入间歇灌溉,即每次灌水3~5 cm水层,停灌自然渗 干,到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3~5 cm水层,如此反复到水稻主茎长出倒3叶为止;长穗期以间歇灌 溉为主的原则,即每次灌水3~5 cm水层,停灌自然渗干,到地面无水,脚窝有水时再灌3~5 cm水层;结 实期水层管理要求出穗期浅水,出穗后间歇灌溉,前期间歇灌溉多湿少干,后期多干少湿,出穗后30 天以上,水稻腊熟末期停灌。 4 施肥技术要点 4.1 有机质含量≥4%的高肥力白浆土秸秆还田施肥技术 4.1.1 总施肥原则 1 DB23/T 2506—2019 以白浆土水田秸秆不还田最优施肥技术和施肥量为标准,高肥力白浆土(土壤肥力以有机质含量为 标准,土壤中有机质测定参照 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第 6 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外 加热法执行)总施氮量 100 kg/hm2,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返青分蘖肥:穗肥=5:3:2,磷肥作为基肥一 次性施入,钾肥施用比例为基肥:穗肥=1:1,秸秆还田需增施秸秆调节肥(调节肥用量参照全田秸秆量, 秸秆量确定参照 NY/T 1701-2009 执行)。 4.1.2 还田第1年施肥 秸秆还田第1年,施用基肥氮(N)5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40 kg/hm2,秸秆还田后需 施秸秆调节肥,配合秸秆全量还田需再施入氮(N)20 kg/hm2,将秸秆调解肥和基肥一同抛撒地面旋入土 壤,旋耕1到2遍 (旋耕深度12~15cm),与秸秆充分混匀;追肥分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分蘖肥和穗肥, 返青分蘖肥于水稻移栽后10~12天追施,追施氮(N)30 kg/hm2,孕穗期追施氮(N)20 kg/hm2和钾(K2O)40 kg/hm2。 4.1.3 还田第2年施肥 秸秆还田第2年,施用基肥氮(N)5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40 kg/hm2,不需配合秸秆 全量还田施秸秆调节肥;追肥分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分蘖肥和穗肥,返青分蘖肥于插秧后10~12天追 施,追施氮(N)30 kg /hm2,孕穗期追施氮(N)20 kg/hm2和钾(K2O)40 kg/hm2。 4.1.4 还田第3年施肥 秸秆还田第3年与第2年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一致,以后各年秸秆还田与第2年施氮肥均一致。 4.2 有机质含量<4%的中低肥力白浆土秸秆还田施肥技术 4.2.1 总施肥原则 以白浆土水田秸秆不还田最优施肥技术和施肥量为标准,总施氮量100 kg/hm2,氮肥施用比例为基 肥:返青分蘖肥:穗肥=5:3:2,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施用比例为基肥:穗肥=1:1,秸秆还田 需增施秸秆调节肥。 4.2.2 还田第1年施肥 秸秆还田第1年,施用基肥氮(N)5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40 kg/hm2,秸秆还田后需 施秸秆调节肥,配合秸秆全量还田需再施入氮(N)20 kg/hm2,将秸秆调解肥和基肥一同抛撒地面旋入土 壤,旋耕1到2遍 (旋耕深度12~15cm),与秸秆充分混匀;追肥分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分蘖肥和穗肥, 返青分蘖肥于水稻移栽后10~12天追施,追施氮(N)30 kg /hm2,孕穗期追施氮(N)20 kg/hm2和钾(K2O) 40 kg/hm2。 4.2.3 还田第2年施肥 秸秆还田第2年,施用基肥氮(N)5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40 kg/hm2,秸秆还田后需 继续施秸秆调节肥,配合秸秆全量还田需再施入氮(N)20 kg/hm2,将秸秆调解肥和基肥一同抛撒地面旋 入土壤,旋耕1到2遍 (旋耕深度12~15 cm),与秸秆充分混匀;追肥分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分蘖肥和 穗肥,返青分蘖肥于水稻移栽后10~12天追施,追施氮(N)30 kg/hm2,孕穗期追施氮(N)20 kg/hm2和钾 (K2O)40 kg/hm2。 4.2.4 还田第3年施肥 2 DB23/T 2506—2019 秸秆还田第3年,施用基肥氮(N)50 kg/hm2,磷(P2O5)90 kg/hm2,钾(K2O) 40 kg/hm2,不需配合秸秆 全量还田施秸秆调节肥;追肥分两次追肥,分别为返青分蘖肥和穗肥,返青分蘖肥于插秧后10~12天追 施,追施氮(N)30 kg /hm2,孕穗期追施氮(N)20 kg/hm2和钾(K2O)40 kg/hm2。 4.2.5 还田第4年后施肥 秸秆还田第4年与第3年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一致,以后各年秸秆还田与第3年氮肥施用方法一致。 3

pdf文档 DB23-T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2506—2019 白浆土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氮肥施用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2:55:0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