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30 B 43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appearance and confirmation scores for reserve bull of Liaoyu White Cattle 2020 - 01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21/T 322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省牧经种牛繁育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君、杜学海、李静、杨术环、杨广林、李继堂、高磊、宁馗、张春杰。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 号) ,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东路 29 号),联系电话: 024-86616537 I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的内容与要求、评分标准及等级划定。 本标准适用于辽育白牛后备公牛的体型评定,其它肉用品种牛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446 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21/T 1909 辽育白牛 3 术语和定义 3.1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 reserve bull of Liaoyu White Cattle 血液组成及体型外貌特征符合DB 21/T 1909 规定的18~24月龄青年公牛。 3.2 淘汰性状 elimination trait 评定内容中被定性为牛只种用不合格的严重缺陷性状。 3.3 线性性状 linear trait 评定内容中用分值大小表示外型、结构、体尺等由高至低功能状态的性状。分为评定外型结构的线 性观察性状和评定体尺大小的线性测量性状。 4 基本要求 4.1 饲养管理 日粮、营养水平及管理符合NY/T 1446。 4.2 评定场地 开阔、地势平坦、光线明亮,牛只可由保定人员牵领自然行走和站立并可被清晰观察。 4.3 评定人员 熟悉并掌握肉牛体型结构、体尺测量和线性评定等相关专业知识。 4.4 体尺测量工具 1 DB21/T 3224—2020 用于测量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睾丸围的测杖和卷尺。 5 评定内容与方法 5.1 淘汰性状 5.1.1 睾丸异常 牛只出现无睾丸、单睾丸、多睾丸、隐睾、两侧睾丸不对称,确定为睾丸异常。 5.1.2 肢势不端正 观察牛只自然站立状态下的两前肢、两后肢肢势,当呈现下列任一状态时,认定为肢势不端正: a) 前肢呈“X”型肢势或“O”型肢势(分别见图 1.a)和图 1.c)); a)“X”型肢势 b)正常肢势 c)“O”型肢势 图1 前肢肢势 注1:辽育白牛有有角个体和无角个体,角用虚线表示,下同。 b) 后肢呈“X”型肢势或“O”型肢势(分别见图 2.a)和图 2.c)); a)“X”型肢势 b)正常肢势 c)“O”型肢势 图2 后肢肢势(一) 2 DB21/T 3224—2020 c) 后肢跗关节角度大于 155 度呈“柱”状肢势(见图 3.a),跗关节的角度小于 135 度呈“镰刀” 状肢势(见图 3.c) a)“柱”状肢势 b)正常肢势 c)“镰刀”状肢势 图3 后肢肢势(二) 5.1.3 蹄部不结实 观察牛只自然站立和行走状态下的蹄部,当趾间隙过大(见图4.a))时,认定为蹄部不结实。 a) 蹄趾间隙过大 b)正常蹄趾间隙 图4 蹄趾间隙 5.1.4 腹部发育不良 侧方位观察腹部,当腹部过大,腹底线下垂严重呈“垂腹”,或者腹部过小,腹底线后部上提呈“卷 腹”,确定为腹部发育不良(分别见图5.a)和图5.c))。 3 DB21/T 3224—2020 a)卷腹 b)正常腹部 c)垂腹 图5 腹部 5.1.5 背腰不平 侧方位观察牛只的背腰线,当背腰线呈严重下凹或严重上凸时,确定为背腰不平(分别见图6.a和 图6.c)。 a)背腰下凹 b)背腰平直 c)背腰上凸 图6 背腰线 5.1.6 尖斜尻 侧方位观察牛只的尻部,髋关节和坐骨结节连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30度确定为尖斜尻(见图7.a))。 4 DB21/T 3224—2020 a)尖斜尻 b)发育良好的尻部 图7 尻部 注2:图 1-图 7 中的 b)分图为各性状中的良好状态。 5.2 线性观察性状 5.2.1 矩形轮廓 5.2.1.1 前望矩形 正前方观察牛的鬐甲、前胸、肩及肋部所构成的矩形轮廓,按矩形轮廓的规整度与饱满度由低到高 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1。 表1 前望矩形评分标准 评分 标准 1 2 3 4 5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介于1分至3分之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度 介于3分至5分之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度极差(见图8.a)) 间 中等(见图8.b)) 间 度极好(见图8.c)) a)1 分 b)3 分 c)5 分 图8 前望矩形评分示意图 5.2.1.2 上望矩形 俯视牛背腰部,观察鬐甲、背腰和尻部所形成的矩形轮廓,按矩形轮廓的规整度与饱满度由低到高 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2。 表2 上望矩形评分标准 评分 1 2 3 4 5 5 DB21/T 3224—2020 矩形规整度与饱 标准 满度极差(见图 介于1分至3分之间 9.a)) a)1 分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度 介于3分至5分之间 中等(见图9.b)) b)3 分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度极好(见图9.c)) c)5 分 图9 上望矩形评分示意图 5.2.1.3 侧望矩形 侧方位观察牛只体躯所构成的矩形轮廓,按矩形轮廓的规整度与饱满度由低到高依次评为1至5分。 评分标准详见表3。 表3 侧望矩形评分标准 评分 1 矩形规整度与饱 标准 满度极差(见图 10.a)) a)1 分 2 3 介于1分至3分之 间 矩形规整度与饱 满度中等(见图 4 5 介于3分至5分之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间 度极好(见图10.c)) 10.b)) b)3 分 c)5 分 图10 侧望矩形评分示意图 6 DB21/T 3224—2020 5.2.1.4 后望矩形 后方位观察牛只的尻部、臀部及后大腿部所构成的矩形轮廓,按矩形轮廓的规整度与饱满度由低到 高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4。 表4 后望矩形评分标准 评分 1 2 3 矩形规整度与饱 标准 满度极差(见图 4 5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介于1分至3分之间 11.a)) 度中等(见图 介于3分至5分之间 11.b)) a)1 分 b)3 分 矩形规整度与饱满 度极好(见图11.c)) c)5 分 图11 后望矩形评分示意图 5.2.2 肌肉度 观察颈部、鬐甲、肩部、前胸、背腰、尻部、臀部及后腿部的肌肉生长发育情况,按肌肉附着量与 发达程度由低到高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5。 表5 肌肉度评分标准 评分 1 2 体躯瘦而纤细, 关节和肋骨突 标准 出明显、肌肉度 极差(见图 12.a) ) 3 4 颈部、鬐甲、前胸、背 颈部、鬐甲、前胸、 介于1分至3分之 间 背腰、尻部、臀部 及后大腿部等部位 的肌肉中等程度发 达(见图 12.b) ) 5 腰、尻部、臀部及大腿 介于3分至5分之 等位部的肌肉非常丰 间 满,肌肉束明显突出, 肌肉附着量与发达程度 极高(见图 12.c) ) 7 DB21/T 3224—2020 a)1 分 b)3 分 c)5 分 图12 肌肉度评分示意图 5.2.3 头颈部 5.2.3.1 头部 正前方观察头长与额宽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6。 表6 头部评分标准 评分 1 2 头长额窄;面相 标准 清秀(见图 13.a) ) a)1 分 介于1分至3分之间 3 4 5 头型较方正(见 介于3分至5分之 头型方正, 雄相十 图 13.b) ) 间 足(见图 13.c) ) b)3 分 c)5 分 图13 头部评分示意图 5.2.3.2 颈部 侧上方观察牛颈部的粗壮程度,由低至高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7。 表7 颈部评分标准 8 DB21/T 3224—2020 评分 1 颈部瘦薄,长而 标准 细,与躯干衔接不 良(见图 14.a) ) 2 3 介于1分至3分 之间 4 颈部较粗壮,与躯 干衔接良好(见图 14.b) ) a)1 分 5 介于3分至5分 之间 颈部粗壮,肌肉发 达,与躯干衔接良好 (见图 14.c) ) b)3 分 c)5 分 图14 颈部评分示意图 5.2.4 胸部 5.2.4.1 胸宽 正前方观察两前肢内侧的胸底部宽度,由窄至宽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8。 表8 胸宽评分标准 评分 标准 1 2 3 窄(见图 15.a) ) 介于1分至3分之间 a)1 分 中等(见图 15.b) ) b)3 分 4 介于3分至5分之间 5 极宽(见图 15.c) ) c)5 分 图15 胸宽评分示意图 5.2.4.2 胸深 9 DB21/T 3224—2020 侧前方观察鬐甲到胸骨下缘的深度,由浅至深依次评为1至5分。评分标准详见表9。 表9 胸深评分标准 评分 标准 1 2 浅(见图 16.a) ) 3 介于1分至3分之间 a)1 分 4 中等(见图 16.b) ) 5 深(见图 介于3分至5分之间 b)3 分 16.c) ) c)5 分 图16 胸深评分示意图 5.2.5 鬐甲部 侧前位观察鬐甲部的宽、长、平和肌肉发达程度,及其与周围骨骼结合的紧凑程度,依次评为1至5 分。评分标准详见表10。 表10 鬐甲部评分标准 评分 1 2 鬐甲短窄且薄或 标准 3 4 5 鬐甲中等程度宽 鬐

pdf文档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224-2020 辽育白牛后备公牛体型评定技术规范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9:30: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