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13.020 Z 06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for village with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19 - 12 - 27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184—2019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建设规划........................................................................................................................................................ 2 5 防洪排涝........................................................................................................................................................ 3 6 饮水工程........................................................................................................................................................ 4 7 治水节水........................................................................................................................................................ 4 8 水文化............................................................................................................................................................ 7 I DB36/T 118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洁、刘艳、英爱社、谢颂华、喻荣岗、房焕英、谢睿、袁芳、吴小毛、肖磊 徐宏万、张春杰、潘峰、张磊、谢林波、钱堃、王嘉、陈浩。 II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村的防洪排涝、饮水工程、治水节水、水文化等相关治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包括新建、改建,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 供技术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3707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HJ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497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56 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HJ 574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31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 LY/T 2645 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SL 657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 DB36/T 1047 南方丘陵地区果园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DB36/T 1067.1 坡耕地侵蚀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态路沟 DB36/T 1067.2 坡耕地侵蚀治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黄花菜植物篱 DB36/ 110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环办〔2014〕111号) 1 DB36/T 1184—2019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面源污染防控工程技术指南(试行)(赣高标准农田组字〔2017〕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然村 natural village 人们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的村落。 3.2 水环境 water environment 人类空间周围的水体,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命和发展。 3.3 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社会形态。 3.4 水生态文明村 village with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为水 生态文明建设宗旨的生态宜居自然村。 4 建设规划 4.1 一般规定 4.1.1 建设涉及自然村的村域范围。 4.1.2 建设紧密结合村庄特点、现状、建设需求,体现“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彰显地域 特色,达到“三安全一文化”(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水文化)的建设目标。 4.1.3 以自然村为建设单元,根据“三安全一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理念,统筹山、水、林、田、路、村总体规划,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 出发点,开展各类相关的措施设计。 4.2 基本要求 4.2.1 应确保基础资料的完备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防洪安全包括降水、河流(流量、历年均水位、最高水位)及山洪等气象水文资料,确定村庄 及防洪工程(堤防、排涝沟渠、山塘水库)的防洪标准建设资料; 2 DB36/T 1184—2019 ——饮水安全包括水源选择、供水方式、水质要求等; ——生态安全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水系门塘沟渠治理、面源污染防控(水土保持、节水灌溉) 等; ——水文化主要指水文化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 4.2.2 应依据基础资料对建设现状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评价内容: ——结合防洪标准、山洪情况、防洪排涝设施进行防洪安全评价,以及应急措施的合理性及完备性; ——水源地、水源保护、供水方式及供水能力的合理性以及饮用水质是否达标; ——从主要污染物分布、范围与强度,水土流失,以及垃圾、污水处理、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分析 评价; ——从水文化、村容村貌、长效管理、公众参与等角度,分析评价制度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完 备性。 4.3 建设目标 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根据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约束条件,明确不同基础条件自然村的水生态文明 建设方针与需求。紧密结合“三安全一文化”的建设目标,从防洪排涝、饮水工程、污水处理、农村水 系门塘沟渠治理、面源污染防控(水土保持、节水灌溉)、水文化建设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经济发展 和水生态保护需求,提出具体建设任务。 4.4 措施布局 4.4.1 根据建设目标,结合相关规划,明确建设内容,进行功能区划,提出建设方案和总体布局。 4.4.2 统筹考虑村庄发展规划与水功能需求,结合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将功能区划分为防洪排 涝区、饮水工程区、治水节水区、水文化功能区。为确保各功能区功能正常发挥,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 布局: ——防洪排涝区主要针对防洪安全,具体包括防洪排涝减灾以及应急预案等; ——饮水工程区主要针对饮水安全,具体包括水源选择与保护、供水方式和水质要求等; ——治水节水区主要针对生态安全,具体包括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控(水土保持、节水灌溉)、 农村水系门塘沟渠治理等; ——水文化功能区主要包括水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水文化宣传、水文化挖掘与保护、人居环境整治 与公众参与等。 5 防洪排涝 5.1 一般规定 5.1.1 防洪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山丘区防洪还应预防山洪、泥石流,坚持防治并重。 5.1.2 易形成洪涝的村庄应完善排涝系统,选择适宜的排涝措施。 5.1.3 建立防洪应急预案,且能发挥防灾减灾作用。 5.2 基本要求 3 DB36/T 1184—2019 5.2.1 防洪工程的防护等级和防洪标准可参照GB 50201相关规定执行,村庄防洪标准应达到

pdf文档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1184-2019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规范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58: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