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27.140 P 5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achine Well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04 实施 发 布 DB34/T 343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阜阳市颍泉区水利局、颍泉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安徽聚信水务管理咨 询服务有限公司、阜阳市颍泉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常勇、刘华富、谢皓、郑三元、高宝泉、韩记、孙雷、常猛、杜凤林、张芳、柏莉、 邢小杰、王燕红、周瑜、吕建强、刘珏珏、王文斌、李曙光、朱兰天。 I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效节水灌溉机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井水含沙量控制技术、配套、验收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平原地区以孔隙潜水及弱承压水为水源的高效节水灌溉机井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20203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625 机井技术规范 SL 154 机井井管标准 SL 256 机井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 high 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machine well 以孔隙潜水、弱承压水为水源,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供水的机井。 3.2 管井结构 well structure 构成管井柱状剖面的技术要素:包括管井深度、各井段直径和井壁管直径、长度,井壁管材料、滤 料及封孔位置等。 3.3 成井工艺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包括钻孔成形、清孔换浆、井管安装、滤料投放、洗井、抽水试验、采集水样测试等工艺的总称。 1 DB34/T 3436—2019 3.4 洗井 well washing 将井筒四周及井中泥沙、钻屑清洗抽出井外,疏通含水层、滤料层的一种工序。 3.5 井水泥沙控制 sediments control of well water 对机井结构技术参数、成井工艺技术等进行优化调控,将井水中含沙量降到设计值以下的调控技术 措施。 4 机井设计 4.1 机井井距与开采量设计 4.1.1 设计井距可依据类似地区已有井群抽水干扰系数,采用水文地质类方法确定。 4.1.2 设计单井开采量(Q)可采用以下方法: a) 稳定流理论的潜水完整井单井流量公式,并考虑以下因素: 1) 水文地质条件——布井区域潜水或弱承压水含水层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对应含水层 水文地质参数,其中主要含水层渗透系数 K 值参见附录 A; 2) 井(孔)结构; 3) 设计水位降深(S)及开采井水流影响带厚度 Ha。 b) 由勘采结合井或利用冲洗修复完好的旧井抽水试验得到的 Q~S 曲线确定,不得在曲线的延长 线上取值确定。 4.1.3 井群设计开采量,应考虑井群的布局和相互干扰因素,分别进行无干扰的单井抽水试验和干扰 抽水试验,计算不同井距的水量削减系数,进而确定井群及井群内单井的设计开采量;井群设计的总开 采量,应小于布井区域地下水可开采总量。 4.2 节水灌溉机井结构设计 4.2.1 井结构包括井孔深度、各深度段的孔径、井径及对应长度;各井段井管类型、规格;滤料规格、 类型及填滤厚度与高度;井底、井口结构;封闭止水位置及其材料;井孔允许倾斜度等。 4.2.2 应充分收集已有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根据拟开采含水层组埋深、厚度、岩性及其水文地质参数, 设计井结构。 4.2.3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宜井深度参考值见表 1。 表1 机井宜井深度设计技术指标 宜井深度 (m) 富水性分区 2 说 明 东南部 西北部 富水区~中等富水区 30~35 40~45 东南部指:临泉县城东南、太和县、涡阳县、濉溪县 弱富水区 35~40 45~50 至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一线以南至淮河北岸 贫水区~弱富水区 40~45 50~60 的广大平原地区。 西北部指:临泉县城西北、界首市、亳州市谯城区、 DB34/T 3436—2019 砀山县、萧县、淮北市区平原地区;还包括淮北市、 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北部主要支流形成的 冲~洪积盆地。 ——为稳定安置井管,孔底地层宜为粘性土层; ——若宜井深度内孔底位于大厚度含水层中,需在含水层中终孔时,应在井底设置一定厚度的粗砂 或砂砾石反滤层。 4.2.4 钻孔孔径设计,应考虑所安置井管及单井出水量的要求。 ——孔径,应大于井管外径与井管外滤料充填厚度之和,不同岩性含水层滤料充填厚度参考值见表 2; 表2 不同岩性含水层机井井孔直径与填砾厚度技术指标 节水灌溉机井开采区 井径 孔径 填砾厚度 富水性分类 (mm) (mm) (mm) 富水区~中等富水区 400 800~900 150~200 中细砂、粉细砂 弱富水区 400~500 1000 200~250 细粉砂、粉砂 贫水区 500 1100~1200 250~300 粉砂、粉砂质粘土 主要含水层岩性 ——孔径,应满足单井最大出水量的要求;钻孔直径与单井出水量之间关系,参见附录 B。 4.2.5 井管管径应依据开采含水层岩性、厚度、埋深,并满足水泵安装及水位观测设施布设的要求进 行优化设计,井管与泵体间隙应不小于 100 mm。 4.2.6 机井井孔直径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 ——设计需求的单井出水流量; ——建井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井水含沙量的限定指标。 4.2.7 淮北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滤水管多采用无砂混凝土管,不同岩性含水层井孔直径参考值,见 表 2。 4.3 井管设计 4.3.1 井管包括井壁管、滤水管、井口管、沉淀管。 ——淮北地区灌溉机井井壁管,多采用混凝土管、少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各种类型井管 应无毒、无污染。 ——无砂混凝土滤水管加工制作,应符合 SL 154 的有关规定。 4.3.2 过滤器(管),一般宜采用与井壁管同规格材料加工而成,孔隙率一般宜为 15%~20%。 4.3.3 过滤器(管)长度,不宜小于水井揭露含水砂层厚度或多层含水砂层的累计厚度;在弱富水~贫 水区,含水砂层累计厚度一般小于 10 m,采用无砂混凝土过滤管时,应增加 6 m~10 m 过滤管的长度。 4.3.4 井口管与井底沉淀管长度,在淮北不同地区、不同富水条件下的机井井口管与井底沉淀管长度 设计指标设计参考值,见表 3。 3 DB34/T 3436—2019 表3 淮北平原分区名称 4.3.5 4.4 机井井口管与井底沉淀管长度设计指标 井口管长度 节水灌溉机井开采区 沉淀管长度 (m) 富水性分区 (m) 中等富水区~富水区 4~5 贫水区~弱富水区 6~7 中等富水区~富水区 3~4 贫水区~弱富水区 4~5 西北部 5~6 东南部 4~5 井口管、沉淀管均应为无孔井壁管,不得采用过滤管代替。 滤料规格选型与填砾厚度设计 4.4.1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滤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机井揭露多层不同岩性的含水层时,回填厚度由含水层颗粒最细岩性确定; ——滤料颗粒,应具较强抗风化能力,且无污染、无毒、不含可溶性盐类;应选用经河水搬运的石 英质砂砾(Φ2 mm~2.5 mm)、粗砂、中粗砂滤料。不应使用海砂、山砂、风化砂作为滤料; ——滤料不应使用碎石子、D50≥3 mm 瓜子片,滤料中泥团含量应为 0,含泥量小于 3%、石粉含量 小于 5%。 4.4.2 滤料规格选型与水平充填厚度技术参数见表 4。 表4 机井滤料规格选型与水平充填厚度技术参数 单位:mm 机井开采区 成因 富水性分类 颗粒级配 主要矿 滤料 水平充填 物成份 D50 D60 D10 类型 厚度 富水区 河流搬运 石英 2.40~2.50 3.00~3.20 0.70~0.75 Ⅰ 150~200 中等富水区 河流搬运 石英 2.00~2.10 2.40~2.50 0.30~0.50 Ⅱ 150~200 弱富水区 河流搬运 石英 1.70~1.80 2.00~2.10 0.30~0.35 Ⅲ 200~250 贫水区 河流搬运 石英 1.30~1.40 1.70~1.80 0.30~0.35 Ⅳ 250~300 4.4.3 滤料垂向充填位置,应高出最上部过滤管顶端 3 m±0.2 m。洗井与抽水试验后,最终补填滤料 应稳定达到设计高度。 5 机井施工 5.1 施工设备 5.1.1 孔深小于 60 m、孔径小于 1200 mm,宜按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配置相应的设备。 5.1.2 应配备泥浆指标测定仪器与调控泥浆指标材料,包括泥浆密度计、量沙杯、粘度计、100 ml 量 杯、定量分析滤纸。 5.1.3 按洗井技术方法、洗井程序配备洗井设备,宜选用小型空压机、潜水泵等。 5.2 4 机井井位选择 DB34/T 3436—2019 5.2.1 井孔位置应布设在地势较高且平整的地段,距离报废井应大于 10 m。与高压线、通讯网线、高 层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应符合 SL 256 的有关要求。 5.2.2 井位布置应与田间灌溉管网配套工程布局相适应,与田间工程相协调。 5.3 成井工艺技术与操作要求 5.3.1 钻机设备安装调试 钻机设备安装调试,应符合 SL 256 的有关规定。 5.3.2 循环泥浆池尺寸及泥浆调制技术方案 5.3.2.1 在松散岩层反循钻进,泥浆池体积应是钻孔体积的 3.5 倍。泥浆池长:宽=7:5,深度 3 m±0.2 m,泥浆池长轴走向与钻机喷射水流方向一致;泥浆池边线与钻孔最近距离不小于 1.5 m;泥浆池与钻 孔之间开挖沟槽连接,沟槽宽 0.4 m,深 0.6 m。 5.3.2.

pdf文档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436-2019 高效节水灌溉机井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56: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