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7.080.01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调查技术规程 2019 - 11 - 28 发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28 实施 发 布 DB13/T 511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海强、杨素苗、段鹏伟、尹素云、秦立者、张宏伟、唐甜绮、尼群周、 季文章、种军、杜纪壮、徐国良。 I DB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生物学田间调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取样方法和生物学田间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生产与科研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651 鲜苹果 DB13/T 2618 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苹果生物学调查 苹果树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特性,进行静态和动态调查。 3.2 总体 调查区域内的全部苹果树或树体器官所组成的集合。 3.3 个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 3.4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3.5 取样 又叫抽样,是指从每一试验调查区域中按取样方法抽取若干植株或器官组成一个样本。 1 DB13/T 5114—2019 3.6 样本量 又叫样本容量、抽样量、取样量,指样本中的个体数目。 4 取样方法 4.1 调查树取样 4.1.1 调查树取样方法 4.1.1.1 简单随机取样 对调查区域内所有植株编号,用抽签法或随机数法来选取所需数量的调查树。 4.1.1.2 对角线式取样 在调查区域的单条或双对角线上,间隔一定距离选取调查树。适用于植株整齐的调查区域。 4.1.1.3 棋盘式取样 将调查区域均匀地划成棋盘方格式小区,调查树均匀分配在园区的一定的小区上。适用于植株整 齐的调查区域。 4.1.1.4 平行线式取样 在调查区域中每隔数行或数株选取所需的行数或株数。适用于植株不整齐的调查区域。 4.1.1.5 “Z”字形取样 在调查区域中按“Z”字形间隔一定距离选取调查树。适用于植株不整齐的调查区域。 4.1.2 调查树数量 调查树数量占调查区域内苹果树总数的比率≥30 %。或根据试验调查项目有目的的选取调查树, 观测物候期时选择调查树5~10株,调查根系分布时选择调查树3~5株。 4.2 树体器官的取样 4.2.1 树体器官取样方法 在调查树上进行枝、芽、叶、花和果实等树体器官取样时,将调查树的树冠按空间划分为若干部 位,在各部位随机取样;或根据试验调查目的,选择固定方位、部位处或1~3个骨干大枝上的树体器 官进行取样调查。 在调查树上进行根系取样时,选择有粗大主根的部位和方位进行取样调查。 4.2.2 树体器官取样数量 4.2.2.1 物候期 观测物候期时,树体器官取样数量见表1。 2 DB13/T 5114—2019 表 1 观测物候期时树体器官取样数量 观测项目 芽膨大期、芽开绽期 花序露出期、花序伸长期、花蕾分离期 展叶期 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幼果出现期 生理落果期 新梢生长期、新梢停长期、落叶期 果实着色期、果实成熟期 树体器官 树体器官取样数量 芽 ≥50 花芽 ≥100 已萌发芽 ≥100 花 ≥100 幼果 ≥100 树冠外围新梢 ≥30 果实 ≥30 4.2.2.2 枝果比和叶果比 每株树选取全树或1~3个骨干大枝上的枝、叶和果进行调查。 4.2.2.3 叶片 每样本选取枝条中部成熟叶30~100片。 4.2.2.4 枝梢 每样本选取外围枝梢≥10个。调查枝类组成时,每株树选取全树或1~3个骨干大枝上的枝条进行 调查。 4.2.2.5 花 调查的时期和数量按下列要求进行: a) 调查花芽形成率,于开花期每样本选取各类一年生枝 50~100 个; b) 调查腋花芽率,于开花期每样本选取各类一年生枝 30~50 个; c) 调查花朵坐果率,每样本选取 30~50 个花序; d) 调查花序坐果率,每样本选取 100~150 个花序。 4.2.2.6 果实 调查的数量按下列要求进行: a) 调查果实生长动态时,每样本选取代表性果实 10~20 个; b) 调查测定内在品质时,每样本 10~30 个; c) 调查测定外在品质时,每样本 30~50 个。 5 生物学田间调查方法 5.1 物候期观测 观测各个物候期应遵循下列要求: ——芽膨大期:10 %的芽开始膨大、鳞片开始松开、颜色开始变淡; ——芽开绽期:10 %的芽的鳞片松开,芽先端幼叶露出; ——花序露出期:10 %的花芽裂开,显露出花蕾; ——展叶期:10 %的芽的第一片叶片展开; 3 DB13/T 5114—2019 ——花序伸长期:10 %的花芽的花序伸长,外层鳞片脱落,并出现卷曲状莲座叶; ——花蕾分离期:10 %的花芽的花柄完全露出,花蕾彼此分离; ——初花期:5 %的花开放为初花期; ——盛花期:25 %的花开放为盛花始期,50 %的花开放为盛花中期,75 %的花开放为盛花末期; ——落花期:5 %的花的花瓣正常脱落为落花始期,95 %的花的花瓣脱落为落花终期; ——幼果出现期:10 %的花的花托开始膨大,直径达 0.8 cm; ——生理落果期:落花后,10 %的已经开始发育幼果萎蔫变黄,并开始脱落; ——新梢生长期:10 %的新梢第一个长节出现。分为春梢生长期、夏秋梢生长期; ——新梢停长期:10 %的新梢形成顶芽。分为春梢停长期、夏秋梢停长期; ——果实着色期:50 %的果实出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红色品种的果实开始着色; ——果实成熟期:80 %的果实已具有该品种成熟的特征; ——落叶期:新梢上 10 %的叶片正常老熟脱落为落叶始期;90 %的叶片正常老熟脱落为落叶终期。 5.2 树体调查 5.2.1 干周 品种与砧木嫁接口以上30 cm处的树干周长。 5.2.2 干高 地面至第一个主枝间树干的距离。 5.2.3 树高 树冠顶部枝梢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5.2.4 冠径 从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测定树冠最大长度,为南北冠径和东西冠径。 5.2.5 叶面积系数 单位面积上所有果树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5.2.6 枝果比 记数新梢数量和果实数量,新梢数量与果实数量之比为枝果比,也叫梢果比。 5.2.7 叶果比 记数叶片数量和果实数量,叶片数量与果实数量之比为叶果比。 5.2.8 单株产量 可选用以下测定方法: a) 测定方法一:果实成熟期,记数单株果数,测定平均单果重,单株果数与平均单果重的乘积 为单株产量。 b) 测定方法二:采摘下全株果实称重得单株产量。 5.3 果园群体调查 4 DB13/T 5114—2019 5.3.1 果园整齐度 以树体高度、冠径的变异系数(cv)表示,按变异系数大小,将果园整齐度划分为:整齐(cv≤ 30 %);较整齐(30 %<cv≤70 %);不整齐(cv>70 %)。 变异系数按公式(1)计算: „„„„„„„„„„„„„„(1) 式中: cv——变异系数,以%表示; n——调查样株数量,缺株或死株包含在内; x——树体高度或冠径;缺株或死株包含在内,高度或冠径记为0; m——树体高度或冠径的算术平均值。 5.3.2 树势 以树冠外围枝梢生长量划分,详见表2。 表 2 枝梢生长量与树势强弱 结果期树 树体类型 树势强 树势中等 树势弱 幼树 枝梢生长量>70 cm 50 cm<枝梢生长量≤70 cm 枝梢生长量≤50 cm 乔砧普通型品种 枝梢生长量>50 cm 30 cm<枝梢生长量≤50 cm 枝梢生长量≤30 cm 枝梢生长量>40 cm 20 cm<枝梢生长量≤40 cm 枝梢生长量≤20 cm 矮砧普通型品种 和短枝型品种 5.3.3 树冠覆盖率 果园树冠投影面积与果园面积之比。 5.3.4 树冠交叉率 株间树冠交叉率为株间冠径减去株距的差与株距之比;行间树冠交叉率为行间冠径减去行距的差 与行距之比。 5.3.5 果园郁闭程度 果园郁闭程度分级按 DB13/T 2618中4规定执行。 5.3.6 单位面积枝量 记数每株树的一年生枝数量,计算平均单株枝量;平均单株枝量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乘积为单 位面积枝量。 5.3.7 单位面积产量 5 DB13/T 5114—2019 果实成熟期,测定单株产量,计算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乘积为单 位面积产量。 5.4 根系调查 5.4.1 根系分级 采用断面法观测根系时,按直径将根系划分为4级,见表3。 表3 根系等级划分 分级 指标 细根 直径<2 mm 较粗根 2 mm≤直径<5 mm 粗根 5 mm≤直径<10 mm 大根 直径≥10 mm 5.4.2 根系分布、形态和生长动态的调查 采用断面观测法、连续断面观测法、方块取根法、全根挖根法和根管观测法等调查。 5.5 叶片调查 5.5.1 叶片厚度 每10片叶片上下重叠后测定总厚度,计算出平均叶片厚度。 5.5.2 叶片鲜重 叶片采下经擦净后立即测定总重量,计算出平均叶片鲜重。 5.6 枝梢调查 依长度将枝梢分为不同的枝类,见表4。 表4 枝稍类型划分 分类 指标 长枝 长度>15 cm 中枝 5 cm<长度≤15 cm 短枝 0.5 cm<长度≤5 cm 叶丛枝 长度≤0.5 cm,且叶丛枝节间极短,无明显腋芽 5.6.1 萌芽率 记数枝条上萌发芽数和总芽数,萌发芽数占枝条总芽数的百分率为萌芽率。 5.6.2 成枝率 记数枝条上芽数,记数枝条上萌发的长枝数,长枝数占枝条总芽数的百分率为成枝率。 5.6.3 枝梢长度 测定枝梢基部至顶端生长点的长度。 6 DB13/T 5114—2019 5.6.4 枝梢粗度 测定枝梢距基部3 cm处的直径。 5.6.5 节间长度 枝梢停长后,测定枝条长度,记数长度>0.3 cm的节数,计算出枝条节间长度。 5.6.6 枝梢生长动态 自新梢第一个长节出现开始,每隔5 d~10 d定期在同一时段测定枝梢生长量。 5.6.7 枝类组成 各类型枝条的比例为枝类组成。调查记数长枝、中枝、短枝和叶从枝的数量,或长果枝、中果枝、 短果枝和腋花芽果枝的数量,计算各类枝的比例。 5.7 花的调查 5.7.1 花芽形成率 开

pdf文档 DB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 调查技术规程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 调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1 页 DB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 调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2 页 DB13-T 5114-2019 苹果生物学田间取样 调查技术规程 河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53: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