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2020 - 03 - 16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0 - 03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310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宇、曹红十、王海燕、杨静舒、刘素敏、柏文喜。 I DB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适应症、评估判断、体位摆放、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体外电除颤和CPR有效指征。 本标准适用于医务人员对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处理。 2 缩略语 CPR: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3 适应症 因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停止、心跳停搏,包括心搏骤 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等。 4 4.1 4.2 4.3 4.4 4.5 5 评估判断 应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如存在危险因素,可将患者转移至安全环境中再进行施救。 应轻拍双肩,左右耳旁分别呼叫患者。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呼叫旁人寻求帮助,记录时间。 取得 AED 及急救设备或请他人去取。 检查患者是否无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及脉搏,时间要求在 5 s~10 s 之间。 体位摆放 摆放复苏体位,将患者仰卧位于硬板床或地上,如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其肩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去 枕,头后仰,同时解开衣物及腰带,暴露胸部。 6 6.1 胸外按压 成人和青少年 6.1.1 施救者应位于患者一侧。 6.1.2 迅速用视线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汇点或胸骨中下 1/3 处。 6.1.3 施救者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上,另一只手重叠在前一只手上。 6.1.4 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双肘伸直,不可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以背部为力臂,利用上身的重 量垂直下压。 1 DB22/T 3105—2020 6.1.5 6.1.6 6.1.7 6.1.8 6.1.9 6.2 按压频率为每秒 100 次~120 次。 按压深度为 5 cm~ 6 cm。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及上身不倚靠在患者胸壁上,以便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单人心肺复苏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均为 30:2。 1 岁至青春期儿童 6.2.1 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 6.2.2 患者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上,暴露患者胸部,迅速用视线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 交汇点或胸骨中下 1/3 处。 6.2.3 施救者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上,另一只手重叠在前一只手上,双肘伸直,不可弯曲,以 髋关节为支点,以背部为力臂,利用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或用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按压部位上下压。 6.2.4 按压频率为每秒 100 次~120 次。 6.2.5 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 1/3,约 5 cm。 6.2.6 按压通气比如下: a) 单人心肺复苏 30:2; b) 双人心肺复苏 15:2。 6.3 婴幼儿(新生儿除外) 6.3.1 6.3.2 点。 6.3.3 6.3.4 6.3.5 6.3.6 a) b) 7 施救者应位于婴儿一侧。 婴儿仰卧在硬质的平面上,暴露胸部,迅速用视线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汇 按压手法,用一只手的掌根或双拇指环绕放在按压部位上下压。 分按压频率为每秒 100 次~120 次。 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 1/3~1/2,约 4 cm。 按压通气比如下: 单人心肺复苏 30:2; 双人心肺复苏 15:2。 开放气道 7.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鼻腔、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取出活动性义齿。 7.2 仰头提颏法 7.2.1 适用于无头部、颈部或颈椎损伤患者。 7.2.2 操作方法为左手置于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右手的食指、中指置于患者的下颌骨下方, 同时拇指开放紧闭牙关,将下颌上抬,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7.3 7.3.1 2 推举下颌法 适用于怀疑头部、颈部或脊柱损伤患者。 DB22/T 3105—2020 7.3.2 操作方法为两手分别置患者头两侧,将双肘置于患者仰卧平面上,手指置于患者下颌角下方, 用双手提起下颌,使下颌前移,如果双唇紧闭,用拇指推开下唇,使嘴唇张开。 8 人工通气 8.1 口对口人工呼吸 8.1.1 在患者口鼻部盖一单层纱布或隔离膜。 8.1.2 施救者用保持患者头后仰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口鼻。 8.1.3 正常吸气,用嘴唇封住患者口周,使完全不漏气,给予 1 次呼吸,吹气约 1 s,使胸廓扩张。 8.1.4 吹气毕,松开捏鼻孔的手,施救者头稍抬起,侧转换气,同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 8.1.5 每次送气均要保证充足的潮气量,正常成人呼吸潮气量为 8 ml/kg~12 ml/kg,每次人工通气 量应达到约 400 ml~600 ml,儿童正常呼吸潮气量 6 ml/kg~10 ml/kg。 8.1.6 给予呼气时,请保证胸廓隆起。送气结束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8.2 口对防护装置人工呼吸 8.2.1 8.2.2 8.2.3 8.2.4 8.3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 8.3.1 8.3.2 8.3.3 8.3.4 9 9.1 施救者应立于患者一侧。 以鼻梁作参照,把防护装置置于患者面部上,使防护装置封住患者口鼻。 将另一只手的其余手指放在下颌骨缘并提起下颌,进行仰头提颏,以开放气道。 当提起下颌时,请用力按住面罩边缘,使密封于面部,施以 1 s 的吹气,以使患者胸廓隆起。 施救者应立于患者头部的上方位置。 以鼻梁作参照,把面罩置于患者面部上,使面罩封住患者口鼻。 提起下颌保持气道开放时,使用 CE 手法将面罩固定就位。 挤压气囊施以 1 s 的吹气,以使患者胸廓隆起。 体外电除颤 常规除颤器 9.1.1 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将“选择”按钮置于“非同步”位置上,按需要进行能量选择。 9.1.2 电极板上涂上导电糊。 9.1.3 按下充电按钮,将除颤器充电到所需要水平。 9.1.4 将电极板分别置于心尖部和胸骨,用力按紧,使电极板与皮肤充分接触,观察患者的心电图, 确定为室颤,所有人不应与患者接触,立即除颤。 9.1.5 按放电按钮,再次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判断心搏恢复情况,安置患者。 9.1.6 除颤完毕,关闭电源,将电极板擦干净,使除颤器处于待用状态备用。 9.2 自动体外除颤器 9.2.1 打开 AED 的电源。 9.2.2 选择适当的电极(8 岁以下的患者使用儿童电极)粘贴在患者裸露的皮肤上。在安放 AED 电极 片的同时应实施心脏复苏,直到 AED 可以分析患者心率。 9.2.3 将电极板的插头插入 AED 主机的插孔。 3 DB22/T 3105—2020 9.2.4 AED 分析患者的心律,在分析心律时所有人不要接触患者以免干扰分析。 9.2.5 分析完毕后 AED 会建议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建议时,所有人均不要与患者接触,施 救者按下除颤键进行除颤。 9.2.6 除颤结束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及人工通气。 10 CPR 有效指征 10.1 10.2 10.3 10.4 10.5 可触及周围大动脉搏动。 上肢收缩压在 60 mmHg 或 8 Kpa 以上。 颜面、甲床、口唇、皮肤色泽转红润。 散大的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 心电图波形有所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3105-2020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2:29: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