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22 DB3210 扬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0/T 1055—2020 扬麦 27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Yangmai 27 2020 - 10 - 12 发布 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12 实施 发 布 DB3210/T 1055—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林巧、朱俊凯、朱莹、周如美、杨德祯、王宝和、曹金霞、朱兆兵、刘晓斌、 彭军成、郭静。 I DB3210/T 1055—2020 扬麦 27 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扬麦27品种特征特性、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生产、大田用种生产及生产档案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麦27的种子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特征特性 4.1 农艺性状 春性中熟,全生育期207 d左右,幼苗直立,叶色较淡,分蘖力中等。株高85.0cm,株型较松散, 抗倒性中等。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 4.2 抗性 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感黄花叶病毒病,抗穗发芽。 4.3 品质 粗蛋白(干基)16.4%,湿面筋33.8%,吸水量53.4 ml/100 g,稳定时间3.5 min,最大拉伸阻力316 2 Rm,135 E.U,拉伸面积89 cm 。 1 DB3210/T 1055—2020 4.4 产量要素及产量水平 亩有效穗30万~34万,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41 g左右,产量440 kg/亩~490 kg/亩。 5 育种家种子生产 5.1 单株选择 根据 4.1 和 4.2 的性状,选择具有品种典型和丰产单株。 5.2 田间与室内选择 5.2.1 田间选择 抽穗至灌浆期根据4.1的典型特征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收获前根据4.1的穗部性状和成熟期对初选 单株再进行复选。 5.2.2 室内抉选 选择株高85cm左右、单株穗数3个以上、主茎与分蘖穗高度相差不超过10cm的单株,分别脱粒。根 据籽粒特征(红粒、粉质、卵圆形粒、饱满度好),淘汰不符合籽粒特性的单株,对入选单株进行编号 保存。 5.2.3 选择数量 根据所建株行圃的面积而定,每亩需300个株行。田间初选时应考虑到复选、抉选和其它损失,放 宽至350个株行,中选率85%左右。 5.3 株行比较 5.3.1 建圃 室内入选单株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分小区种植,建立株行圃。 5.3.2 播种 采用人工等株距点播或稀条播,每株播3行区,行长2 m,行距20cm~30cm,株距3cm~5cm,株行区 间空1行,四周留有走道。每隔9或19株行设1对照(2行区),四周设保护行和25c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 和保护区均采用原种。统一编号插牌。 5.3.3 田间观察记载 记载标准按照附录A要求。 生育期间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与对照进行鉴定选择,并做标记。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病虫害、 倒伏等要记明程度和原因。收获前综合评价,选优去劣。 苗 期:鉴定记载幼苗生长习性、叶色、生长势、抗病性、耐寒性等; 抽穗期:鉴定记载株型、叶型、抗病性和抽穗期等; 成熟期:鉴定记载株高、穗型、穗长、芒长、壳色、整齐度、抗倒性、落黄性和成熟期等。 5.3.4 株行选择 2 DB3210/T 1055—2020 根据品种各生育期的典型性状,对株行进行选择,做好标记。收获前,根据3个关键期的选择标记, 进行综合选择,确定中选株行。 5.3.5 收获与室内抉选 分株行收获、脱粒。收获前,中选株行取5个单株,测定主要性状,依据4.1对中选株行抉选。 5.4 株系鉴定 5.4.1 建圃 2 选留株行圃种子,按同样的密度各播种10 m 左右的株系区,采用机械稀条播方式播种。 5.4.2 田间观察记载 按照5.3.3的要求记载。 5.4.3 田间管理 5.4.3.1 肥料运筹 施纯氮16 kg/亩,配合施用磷钾肥,氮:磷:钾为1:0.5:0.5。氮肥分配基肥:拔节肥:穗肥为7:1:2。 磷钾肥以基施为主。 5.4.3.2 综合防治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参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5.4.4 株系选择 按照5.3.4的要求。 5.5 收获 当选株系分区收获,对典型性状符合要求的株系(杂株率不超过0.1%),拔除杂株后分株系单收、 单晒、单储,依据4.1对中选株系进行抉选、混合,即为育种家种子。 5.6 育种家种子贮藏 入库前整理好仓库,并有专人负责,贮藏期间保持室内干燥,种子水分小于13%,注意有害生物防 治与人为混杂。 6 原种生产 6.1 播种时间、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适宜播期10月25日~11月5日,适播期内适当早播;按 5 kg/亩育种家种子,进行精量播种;采用机 械稀条播。 6.2 田间管理 6.2.1 肥水管理 3 DB3210/T 1055—2020 6.2.1.1 肥料运筹 基 肥:45%复合肥25 kg/亩~30 kg/亩,尿素7.5 kg/亩。 苗 肥:三叶一心,施尿素7 kg/亩~8 kg/亩。 拔节肥:叶龄余数2.5叶,施尿素9 kg/亩~10 kg/亩。 孕穗肥:在叶龄余数0.8~1.2叶,施45%复合肥10 kg/亩~12 kg/亩。 6.2.1.2 水分管理 播后清理内沟,接通外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如遇播后墒情不适,当土壤耕作层20 cm内含水 量降至60%以下,需要灌溉出苗,但不可大水漫灌,沟系注水润湿为主。 6.2.2 病虫草害防治 6.2.2.1 防治策略 在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a) 合理轮作换茬,清除沟渠路边杂草、破坏病虫滋生场所、压低病虫草发生基数。 b) 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特点,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适时适量防治。并注意合理混用、 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和发 展。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具体施用药剂 及防治方法见附录 B。 6.2.2.2 防治对象 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黄花叶病毒病,蚜虫和粘虫,杂草,等。 6.2.3 冻害的预防与补救 冻害预防:采用镇压、化控等措施防止冻害。 冻害补救:发生冻害后,根据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增施恢复肥。小麦仅叶片受冻,一般不施用恢复 肥。发生茎蘖受冻应根据冻害严重度确定,如发生10%以下的茎蘖冻死,正常群体不需补救,发生10%~ 30%的茎蘖冻死时需施尿素4 kg/ ~5 kg/ ,30%~50%茎蘖冻死时需施尿素8 kg/ ~10 kg/ ,超过 50%茎蘖冻死时需施尿素15 kg/ 。 施恢复肥应配合灌 水或拔节水进行,以提高恢复效 。 亩 亩 亩 追 亩 越冬 亩 果 6.3 去杂去劣 根据扬麦27的典型品种特征特性,于齐穗期和成熟期分别进行田间纯度鉴定,根据GB/T 3543.5要 求去杂去劣。 6.4 收获与贮藏 晴天 装 烘 运输 成熟后,选择 及合适的机械收获,及时晒干或 干。在收获、 、干燥过程中严防机械和人 为混杂。 干燥种子 入种子 , 内外均有标 标注,进仓贮藏,并用磷化 ,做好 全贮藏 理。 将 袋 袋 签 铝熏蒸 安 管 7 大田用种生产 7.1 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 4 DB3210/T 1055—2020 将 适宜播种时间10月25日~11月5日,播种量8 kg/亩~10 kg/亩。 原种播于水肥条件较好、内外三 沟配 、 中 片 插花的田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25cm,播 2cm~3cm。 套 集 连 无 块 深 7.2 田间管理 按照6.2的要求。 7.3 鉴定与去杂去劣 技 员 旬 野燕 旬 集 培训 指 对生产基地 术人 进行去杂工作 中 和田间 导。 第一 去杂:4月中下 ,株高定型齐穗后,清除小麦田间的 株、分离株、混杂株等 常株和 田间、地 、地边的 麦杂草等。 第 去杂:5月中下 ,成熟初期,对田间、地 、地边的 常株及杂草进行再 清除。 次 头 二次 7.4 田间纯度检验 头 技 员 操 变异 异 异 次 棋盘式、五点式或之字型进行设点,按照GB/T 3543.5 田间纯度检验由专业 术人 进行 作,采用 要求检验田间品种纯度。 7.5 收获 经检验合格的种子田,小麦完熟后选择合适的机械及时收获、干燥、清选,严防机械混杂和人工混 杂。 7.6 检验与贮藏 烘 晒干或 干后的种子按照GB/T 3543.1、GB/T 3543.2、GB/T 3543.3、GB/T 3543.4、GB/T 3543.5、 GB/T 3543.6、GB/T 3543.7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的种子按照GB/T 7415要求贮藏。 经 8 生产档案 填写种子繁殖地块位置,包括种子田编号、种植面积、分检划区、收获方式;全程记录种子生产过 程中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动态、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及收获产量、质量、加 工、包装及种子批次等信息,并及时整理归档。 记录档案保存不少于两年。 5 DB3210/T 1055—202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小麦种子生产调查记载标准 A.1 物候期 A.1.1 出苗期 鞘露地面时的日期,第一叶伸出芽鞘1.5cm时为出苗(以日/月表示,下 全区有50%以上的单株幼芽 同)。 A.1.2 抽穗期 顶端的小穗(不含芒)露出叶鞘或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的日期。 全

pdf文档 DB3210-T 1055-2020 扬麦27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扬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0-T 1055-2020 扬麦27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1 页 DB3210-T 1055-2020 扬麦27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2 页 DB3210-T 1055-2020 扬麦27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扬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2:44:3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