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05745.2 (22)申请日 2022.06.21 (71)申请人 中南大学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 沙市岳麓区麓山 南 路932号 (72)发明人 赵炼恒 黄栋梁 黄刚海 谢周州  金昶睿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818 专利代理师 王杰 (51)Int.Cl. G01C 21/16(2006.01) G01D 21/02(2006.01) G01C 11/00(2006.01) G06T 17/00(2006.01)G06K 19/0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 体及其构建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 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人造岩块通过预 制结构面及胶合物组成人造危岩体; 人造岩块的 质心处安装有数据标签, 数据标签与外部基站共 同构成轨迹姿态定位模组; 人造岩块通过预制槽 孔容纳数据标签, 预制槽孔由人造顶盖进行封 装; 人造岩块、 预制槽孔和人造顶盖之间采用逆 向工程技术进行模型间的布尔运算。 本发明采用 上述人造危岩体, 可用于研究崩塌落石的块体形 状、 质量大小、 坡角、 坡形、 坡面覆盖层条件等因 素对运动特性的影 响, 分析监测数据可得出危岩 体运动轨迹、 运动速度、 运动加速度等运动特性 指标, 具备条件真实可靠、 针对性强、 数据可信 度 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14964241 A 2022.08.30 CN 114964241 A 1.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 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块人造岩块, 人 造岩块通过预制结构面及胶合物组成人造危岩体; 人造岩块的质心处安装有数据标签, 数 据标签与外 部基站共同构成轨 迹姿态定位模组; 人造岩块通过预制槽孔容纳数据 标签, 预制槽孔由人造顶盖进行封装; 人造岩块、 预制 槽孔和人造顶盖之间采用逆向工程 技术进行模型间的布尔运 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危岩体, 其特征在于, 基站通过UWB超宽带无线载波通信 技术为数据标签提供测距服务; 数据标签通过IMU惯 性导航技术计算岩块姿态, 并通过标准 串口外接433或4g无线传输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危岩体的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S1, 在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框架内进行贴壁摄影测量航线规划, 开展危岩体的影 像采集工作, 在内业开展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工作;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岩块表面模型 的降噪和封装, 得到危岩体模型; S2, 在危岩体模型上对露头结构面的产状进行测量, 获取结构面的倾向倾角和位置信 息; 然后利用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对危岩体模型进行切割, 从而得到带有结构面信息的岩块 模型; S3,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岩块模型与预制槽孔模型间的布尔运算, 在岩块模型质心 处预留长方体尺寸的空间, 以容纳轨迹姿态定位模组; 以同样方法制作封闭预制 槽孔所用 的顶盖模型, 以实现预制槽孔的灵活开闭; S4,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岩块模型和顶盖模型的表面模型, 并通过栅格网对表面模型 内部进行支撑; S5, 通过表面模型制备岩块模型及顶盖模型的硅胶模具; S6, 通过硅胶模具制备 人造岩块及人造顶盖; S7, 在人造岩块的预制槽孔中安装轨 迹姿态定位模组, 并通过 人造顶盖 封闭; S8, 在人造岩块的预制结构面上涂抹胶合物, 将人造岩块组合成人造危岩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64241 A 2一种带有运动轨 迹与姿态 监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 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持续发展, 高速、 高铁等基础设施不断向西南山区 推进。 在西南特殊区域环境条件下, 线路沿线的陡峭山体往往存在大量的危岩落石。 当列车 通过时, 不良地质体受列车震动及速度影响, 产生较大幅度的扰动, 进而使危岩落石发生 失 稳崩塌。 落石 是危岩体在不同运动形式间不停 转换及结合的一个复杂过程, 其运动速度快, 运动形式复杂, 冲击能量大, 给影响区内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破坏, 危及影响区域内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 [0003]在实际勘察过程中, 研究危岩运动这一动态过程具有一定 的危险性, 也没有具体 的勘察设备进 行观察和记录, 给研究带来极大不便。 在这方面, 现场原 位试验和室内模型试 验是研究危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 危岩落石运动特性主要包括落石的水平运动特征和横向 偏移特征, 运动特性指标主要包括水平运动距离、 横向偏移距离、 弹跳高度、 动能、 碰撞恢复 系数、 冲击力等。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 动作捕捉技术、 UWB超宽带无线载波 通信技术、 超声波定位技术、 红外定位技术、 惯 性导航技术、 WiFi定位技术等日益 成熟, 给危 岩落石上述 运动过程轨 迹和姿态的监测带来了可能。 发明内容 [0004]基于上述背景, 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 包括若干块人造岩块, 人造岩块通 过预制结构面及胶合物组成人造危岩体; 人造岩块的质心处安装有数据标签, 数据标签与 外部基站共同构成轨 迹姿态定位模组; [0006]人造岩块通过预制槽孔容纳数据标签, 预制槽孔由人造顶盖进行封装; 人造岩块、 预制槽孔和人造顶盖之间采用逆向工程 技术进行模型间的布尔运 算。 [0007]优选的, 基站通过UWB超宽带无线载波通信技术为数据标签提供测距服务; 数据标 签通过IMU惯性 导航技术计算岩块姿态, 并通过 标准串口外 接433或4g无线传输进行通信。 [0008]相应的, 本发明还提出了关于上述人造危岩体的构建方法, 包括: [0009]S1, 在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框架内进行贴壁摄影测量航线规划, 开展危岩体 的影像采集工作, 在内业开展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工作;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岩块表面 模型的降噪和封装, 得到危岩体模型; [0010]S2, 在危岩体模型上对露头结构面的产状进行测量, 获取结构面的倾向倾角和位 置信息; 然后利用结构面的产状信息对危岩体模型进行切割, 从而得到带有结构面信息的 岩块模型; [0011]S3,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岩块模型与预制槽孔模型间的布尔运算, 在岩块模型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96424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带有运动轨迹与姿态监测的人造危岩体及其构建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0:20: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