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52973.4 (22)申请日 2021.12.07 (73)专利权人 蓝思智控 (长 沙) 有限公司 地址 410329 湖南省长 沙市浏阳市浏阳 经 济技术开发区康 平路7号 (72)发明人 曾榆钧 许建勇 张礼冠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3214 代理人 张勇 周晓艳 (51)Int.Cl. G06F 3/041(2006.01) B32B 15/20(2006.01) B32B 15/00(2006.01) B32B 15/04(2006.01) B32B 9/00(2006.01)B32B 9/04(2006.01) B32B 7/025(2019.01) B32B 27/28(2006.01) B32B 2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 构。 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 隔离层和第二 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为纳米银层, 所述隔离 层的厚度为第一导电层厚度的20% ‑50%。 本实 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导电层(即纳米银层)和第二 导电层之间设置隔离层, 同时限定隔离层的厚度 为纳米银层的厚度的20% ‑50%, 纳米银层伸 出 的纳米银线穿过隔离层, 与第二导电层之间连接 形成导体, 相邻纳米银线之间由于隔离层的隔离 作用保持 间距, 银离子不会在相邻纳米银线之间 发生迁移, 避免发生短路情况; 隔离层在本申请 限定的范围时, 可避免隔离层较薄时无法起到隔 离效果, 避免隔离层较厚时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 导电层之间产生绝缘效果, 导致纳米银线无法伸 出隔离层与第二 导电层形成连接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249197 U 2022.04.08 CN 216249197 U 1.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 隔离层(2) 和第二导电层(3); 所述第一导电层(1)为纳米银层, 所述隔离层(2)的厚度为第一导电层 (1)厚度的20% ‑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1) 的厚度为20nm ‑30nm, 所述隔离层(2)的厚度为10nm ‑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层(2)为 氮化硅层、 二氧化硅层、 IM膜层或光阻干膜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层(3) 为铜层或银层, 所述第二 导电层(3)的厚度为10 0nm‑5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层(3) 远离隔离层(2)的一侧设有保护层(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4)为干 膜层, 所述保护层(4)的厚度为3 μm ‑10 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层(1) 远离隔离层(2)的一侧设有硬涂层(5); 所述硬涂层(5)的厚度为0.1 μm ‑1 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涂层(5)远离 隔离层(2)的一侧设有基材层(6)。 9.根据权利 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6)为CPI 层、 COP层、 TPU层、 U TG层、 PET层或PI层中的一种, 所述基材层(6)的厚度为12 μm ‑100 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层(6)两侧 的膜层对称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249197 U 2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显示屏制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折叠屏手机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 折叠屏手机可提升近50%的显示面积, 同时增 加了屏幕的数量, 用户可选择单屏或者多屏组合使用; 在折叠状态下, 折叠屏手机体积较 小, 可满足用户日常单手 握持和便 于携带的需求。 [0003]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技术难点在于可折叠的触控传感结构的设计, 传统智能手机触 控面板多采用ITO薄膜导电, 但ITO薄膜在折叠后电阻率会上升。 由于纳米银层具有较小的 弯曲半径, 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 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等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更具有 优势, 因此, 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纳米银层作为可折叠触控传感结构中的导电层。 [0004]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一、 纳米银层作为导电层 时, 银离子的性质比较活泼, 在高 温高湿情况下, 特别是通入交流电的情况下, 纳米银线上容易长出晶体枝, 发生银离子迁 移, 导致蚀刻后的线路短路; 二、 当纳米银层和铜层作为触控传感结构的导电层时, 由于银 和铜之间的匹配度不好会导致铜出现透光现象; 三、 纳米银层的耐UV 性能差: 由于纳米银层 中存在大量的纳米银线团簇, 而每一根纳米银线实际上都是分散的独立纳米结构, 而直径 往往只有几十纳米或者几纳米, 使得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必然产生等离子驻波谐振效应 (Plasmon Resonance), 从而发生对紫外光的高度吸收, 并转化为热能, 导致出现Ag ‑>Ag+变 质反应以及 纳米银层导电膜内 高分子介质材 料的化学键断裂, 最终导 致产品失效。 [0005]综上所述, 急需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以解决可折叠触控结构中采 用纳米银层作为 导电层时易发生银离 子迁移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包括层叠设置的 第一导电层、 隔离层和第二导电层; 所述第一导电层为纳米银层, 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第一 导电层厚度的20% ‑50%。 [0008]优选的, 所述第一 导电层的厚度为20nm ‑30nm, 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nm ‑20nm。 [0009]优选的, 所述隔离层为氮化硅层、 二氧化硅层、 IM膜层或光阻干膜层中的一种。 [0010]优选的, 所述第二 导电层为铜层或银层, 所述第二 导电层的厚度为10 0nm‑500nm。 [0011]优选的, 所述第二 导电层远离隔离层的一侧设有保护层。 [0012]优选的, 所述保护层为干膜层, 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 μm ‑10 μm。 [0013]优选的, 所述第一导电层 远离隔离层的一侧设有硬涂层; 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0.1 μm‑1 μm。 [0014]优选的, 所述硬涂层远离隔离层的一侧设有基材层。 [0015]优选的, 所述基材层为CPI层、 COP层、 TPU层、 UTG层、 PET层或PI层中的一种, 所述基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24919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折叠屏触控传感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30: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