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61 DB4205 宜 昌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5/ 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2021 -05 -27 发布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6 - 27 实施 发 布 DB4205/ 目 T 78—2021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苗繁育 .......................................................................... 1 5 栽培管理 .......................................................................... 4 6 采收与贮藏 ........................................................................ 5 7 技术档案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种苗或留种块茎分级表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白及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8 DB4205/ 前 T 78—2021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峡植物园管理处,宜昌中科天麻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本旺 秦发忠 高晗 李薇 王毅敏 雷华。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三峡植物园管理处,联系电话: 0717-7780252,邮编:443111。 DB4205/ 引 T 78—2021 言 宜昌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布《促进 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宜昌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中药材种植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传统的白及繁育方式主要采取野生资源分株繁殖,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对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 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广大种植户的栽培技术也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白及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峡植物园管理处联合相关单位,对白及繁育和栽培种植开展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标 准化的种植模式,有效促进了白及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DB4205/ 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及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种苗繁育、栽培管理、采收与贮藏、技术档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球鳞茎 bulb 播种一年生白及地下球状鳞茎。 3.2 留种块茎 seed tubers 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白及块状鳞茎。 4 种苗繁育 4.1 繁育方式 白及的繁育方式包括播种育苗、组织培养育苗及块茎育苗,留种块茎可直接露地育苗种植。 4.2 播种育苗 4.2.1 选种 DB4205/ T 78—2021 应选择优质种源地无病害健康植株上成熟饱满白及蒴果作种。 4.2.2 播种时间 白及播种时间宜安排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宜早不宜晚。 4.2.3 育苗准备 4.2.3.1 育苗大棚 育苗大棚选址及建设应符合GB/T 51057要求。大棚外部应设置透光率为30%~40%的遮阳网,内部设 置微喷雾浇灌系统。 4.2.3.2 苗床 平整棚内土地,作浅高苗床,床间宜设宽30cm~40cm步道。床面应保持一定坡度,床面中间高于床 边5cm~10cm,四周设置排水沟,畦沟浅,围沟深,围沟高于大棚外围排水沟。 4.2.3.3 覆膜防草 床面宜铺设黑色防草布,防治杂草。 4.2.3.4 播种基质 将腐熟牛羊粪、腐殖质按体积比1:3混合成轻基质。播前,每立方米轻基质可使用10g~12g代森锌 药剂+10g~15g 50%辛硫磷基质混拌后密闭杀虫灭菌,或使用20kg~30kg工业用2%~3%硫酸亚铁溶液+10 g~15g 50%辛硫磷基质混拌后密闭24小时杀虫灭菌。完成杀虫灭菌后,将轻基质平铺到苗床上,厚度5 cm~6cm,播前1d~2d浇透水。 4.2.4 播种 3月下旬至5月上旬,剥开蒴果后去杂净种,使用60目过滤筛将种子均匀筛播在基质表面,每平方米 用种量约2个~3个果荚。 4.2.5 播种后管理 4.2.5.1 水分管理 播种后7天内可不浇水,7天后至现绿叶前,保持基质表面湿润,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渍。 4.2.5.2 光照管理 播种前期避免阳光直射。出苗后,调节大棚周边遮阳网高度,提高侧方光照强度。 4.3 组织培养育苗 4.3.1 外植体准备 4.3.1.1 母株选择 母株的选择应符合4.2.1的要求。 4.3.1.2 外植体采集 DB4205/ T 78—2021 外植体采集宜在夏末秋初进行,选择未开裂、成熟饱满、无病害白及果荚,采集后置于低温干燥处 贮存,贮存期不宜超过7d。 4.3.1.3 表面灭菌 先用中性清洁剂溶液清洗外植体表面,再用流水冲洗30min。清洗完成后,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 酒精浸泡外植体30s,倒去酒精后用无菌水漂洗一次,再用0.1%升汞+1滴吐温-80溶液浸泡震荡灭菌15 min,倒去升汞吐温溶液后,用无菌水漂洗5次。用过的升汞吐温溶液应无害化处理。 4.3.2 培养基准备 培养基分为诱导萌发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主要配方成份见表1。 表1 培养基成份表 培养基类型 配方成份 诱导萌发培养基 1/2MS+1mg/L 萘乙酸+2mg/L 6-苄氨基腺嘌呤 继代培养基 MS+10% 土豆+0.03%活性炭 生根培养基 MS+10% 土豆+0.03%活性炭+0.2mg/L 萘乙酸 4.3.3 接种及培养育苗 准备好超净工作台,接种器械灭菌消毒后,按照下列方法接种和培养: ——诱导萌发培养:外植体灭菌后,切开果荚,夹出种子,均匀撒接到诱导萌发培养基中,封口标 注后送入培养室。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5 ℃±2 ℃,光照培养时间为 12 h/d~14 h/d,光照强 度为 1500lx~2000lx,培养周期为 15d~25d。 ——继代培养:在 650ml 培养瓶内装 100ml 继代培养基,将诱导已萌发的白及原球茎接种到瓶内, 接种量为 20 个~40 个/瓶,封口标注后送入培养室,壮苗培养周期 60d,培养条件与诱导萌发 培养保持一致。 ——生根培养:壮苗培养至苗高大于 3cm 时,转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转接密度 15 株~20 株/瓶, 封口标注后送入培养室,生根培养周期 30d~40d。培养条件与诱导萌发培养保持一致。 ——炼苗:生根培养完成后,揭去培养瓶封口,在通风处放置 5d~7d,洗去根部培养基后移栽至 大棚内。 4.4 苗期管理 4.4.1 苗期 播种苗现绿叶或组织培养苗移栽后,进入苗期管理阶段。苗期管理阶段应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温湿 度控制,及时除草。 4.4.2 水肥管理 4月~7月,白及进入速生期,间隔7d~10d施用1000倍水溶肥,连施2次~3次。移栽苗可撒施1次复 2 合肥,每667m 用量7.5kg。8月中下旬后,白及进入生长后期,每两周喷施一次2‰磷酸二氢钾溶液,连 施3次。宜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施肥,施肥后应叶面喷水2min ~3min,防止肥害。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间隔1d~2d浇水一次,保持土壤微湿,夏季高温干旱期间,宜选择早晚适当浇水,雨季应 及时清沟排渍。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DB4205/ T 78—2021 4.4.3 温湿度控制 大棚内温度宜保持在16℃~32℃,湿度60%~80%。温度过低时,可适当增加光照;湿度过大、温度 过高时,可适当加强通风。 4.4.4 除草 坚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及时人工除草。 4.5 出圃 4.5.1 起苗与分级 10月至次年2月萌发出土前,均可起苗出圃。起苗时,应沿苗根中下部起苗,抖除附着在苗根上的 基质,去除枯死的叶片,注意保护球鳞径上的嫩芽。起苗后剔除病虫害、机械损伤和发育不健全的种苗, 于庇荫背风处选苗分级,种苗分级标准见附录A。Ⅱ级直播苗不宜露地栽培,可用于种苗培育。 4.5.2 标识、包装和运输 种苗外包装应标注种苗类型、苗龄、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地点、生产及经营许可信息、检 验检疫信息等内容。可用专用塑料盘、纸箱、薄膜等包装捆扎装车,运输途中用油布遮盖,以防种苗过 度风干。 5 栽培管理 5.1 栽植时间 白及的最佳栽植时间为10月到12月中旬,也可在翌年春萌芽出土前栽植。宜在阴天或多云天气栽植。 5.2 种植方式 白及可以采取

pdf文档 DB4205-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宜昌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05-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1 页 DB4205-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2 页 DB4205-T 78-2021 白及栽培技术规程 宜昌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0-11 22:23: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