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65338.8 (22)申请日 2022.07.21 (71)申请人 深圳市迅雷网络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山区粤海街 道高新区社区科技南路18号深圳湾 科 技生态园12栋B座21层至23层 申请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 学 (72)发明人 萧牧天 丁勇 梁海  (74)专利代理 机构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45134 专利代理师 张学平 (51)Int.Cl. H04L 9/08(2006.01) H04L 9/30(2006.01) H04L 9/3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首先由CA 生成相关密钥, 并通过零知识 证明技术向用户以 及服务提供商证明自己的身份, 用户在验证成功 后将向CA提交自己的身份属性并进行注册, 并申 请生成对应的匿名证书, 当用户出示证书时, 服 务提供商根据验证结果提供对应的服务, 对应的 操作数据和 信息都会写入存证链, 在监管功能的 情况下, 可以保证用户的匿名性, 用户在交易的 时候, 只需要出示部分属性值, 同时在用户出现 恶意行为的时候, CA可以追踪到用户的真实身 份, 有效地避免匿名滥用的情况, 进一步的, 由于 取了区块链技术, 对证据进行留存, 确保了证据 的不可篡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5442028 A 2022.12.06 CN 115442028 A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系统初始化; 用户注册; 用户提出证书请求; CA对用户的证书请求验证; CA为用户生成匿名证书; 用户出示匿名证书; 服务提供商对出示的匿名证书验证并提供相应服 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的实施主体包括CA、 用户、 服务提供商以及存 证链, 所述CA生成发行方私钥SK与 发行方公钥PK, 所述用户通过向所述CA申请获得匿名证 书, 所述服务提供商验证匿名证书并提供服 务, 所述存证链负责留存操作证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系统初始化的过程中, CA通过零知识证明技 术向用户以及服 务提供商证明身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零知识证明技 术即计算关于 CA私钥的零知识证明, 包括下列步骤: 随机选择整数 计算 计算挑战值 其中 与 是CA为了证明身份生成的两个 参数, g2为乘法群G2的生成元, 与 是乘法群G1的生成元g1生成的, PK为CA的发行 方公钥; 计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在用户注 册的过程中, 用户需利用身份信息向CA 注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CA对用户的证书请求验证的过程, 具体为CA随机选择一个整数Noncei∈Zp并发送给用 户, 用户随机选择一个整数ski∈Zp作为自己的秘密值, 同时随机选择整数credsi∈Zp, 计算 假名 然后计算关于秘密值ski和随机数credsi的零知识证 明, 记为 最后输出证书请求CertQi= (Nymi,Noncei,cski,sski,scdi), 其中Ny mi是用户的假名, Noncei为随机数, cski,sski与scdi是用 户证实自己的所生成的零知识证明参数, 下 标i代表用户i。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还包括CA监管, 当用户出现恶意行为的时候, 服务提供商向CA提供相应的区块哈希值, CA根据哈希值去得到用户出示的匿名证书, 并根 据自己所存的数据与得到的证书即可追踪到恶意用户的真实身份。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42028 A 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 监管匿名认证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身份认证技术被广 泛应用于通信、 社交与金融方面, 主要是因为它存在以下优点: 其一是它 可以鉴别使用者的网络访问权限级别, 根据访问权限级别提供访问内容, 一定程 度保护了访问内容。 其二是可以监督使用者访问网络的过程, 有效地阻止用户在进行网络 访问的时候进行的不当的操作行为, 避免计算机遭受黑客的攻击或是受到恶意病毒的侵 入。 [0003]数字证书以一系列数据来表示用户的身份信息, 是最典型的身份认证技术。 用户 需要访问资源的时候, 只需要出示代表自己身份属 性的数字证书即可, 然后验证者通过证 书颁发机构的公钥去验证证书的合法性, 若验证通过, 用户则被允许访问。 虽然 该技术实现 了身份认证, 但它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问题, 因为在认证的时候, 用户需要 出示自己所有的属 性。 于是, 匿名认证技 术被提出来, 用于保护用户的身份隐私。 [0004]匿名认证技术既实现了身份认证的功能, 也保证了用户的身份隐私。 其中IBM提出 的Identity  Mixer方案是一种典型的匿名认证技术, 在认证的时候,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 需求去选择性地出示身份属 性, 对于其他属 性进行隐藏。 这些匿名身份认证技术虽然解决 了身份认证与用户隐私泄露问题,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这 些匿名认证方案都未实现监管功 能, 当系统中出现恶意用户的时候, 管理机构无法追踪到 这些恶意用户的真实身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旨在 解决现有的 身份认证技术中匿名认证无法监管以及 追踪恶意用户的技术问题, 并保证了证据的不可篡 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包括下 列步骤: [0007]系统初始化; [0008]用户注册; [0009]用户提出证书请求; [0010]CA对用户的证书请求验证; [0011]CA为用户生成匿名证书; [0012]用户出示匿名证书; [0013]服务提供商对出示的匿名证书验证并提供相应服 务。 [0014]其中, 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的实施主体包括CA、 用户、 服务提供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44202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监管匿名认证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6: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