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10636.4
(22)申请日 2022.07.29
(71)申请人 中化学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
3366号(林家庄)
申请人 山东省公路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有限
公司
天津海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崔华义 贾润枝 申永利 邓敦毅
朱良军 周岐文 张华勇 车昊威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1403
专利代理师 孙晓凤
(51)Int.Cl.
H04L 9/32(2006.01)H04L 9/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 域认证系统及方法
(57)摘要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证系统及方法, 可
以根据每个注册用户的信息生成唯一的标识密
钥, 同时采集用户的脸部特性信息和指纹特征信
息, 并实现各个网站域之间保密共享密钥、 脸部
特性信息和指纹特征信息, 各网站域之间密钥资
源共享, 使用户只注册一次就可以快捷轻松的访
问其他的网站域; 可以使各个工业企业之间直接
进行交流, 促进技 术的交流 合作和技 术进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5314218 A
2022.11.08
CN 115314218 A
1.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 域认证系统, 包括总服 务器、 代理服 务点和联盟链;
总服务器由若干认证组织管理用户负责管理;
代理服务点的数量有 若干个, 每一所述代理服 务点为至少一网站域;
总服务器和各个代 理服务点内均设置有SM9密钥生成器、 脸部特征储存模块、 指纹信息
储存模块、 脸部特 征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密钥协商协议模块、 保密协议模块;
SM9密钥生成器用于根据注 册用户的信息生成标识密钥;
脸部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存 储并识别注 册用户的脸部特 征信息;
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存 储并识别注 册用户的指纹特 征信息;
各所述网站域内均设置有实名用户访问域和匿名用户访问域;
联盟链, 所述联盟链用以将各个代理服务点之间达成统一的协议, 在各个代理服务点
的各网站域之间实现注 册用户的密钥、 脸部信息特 征和指纹信息特 征资源共享。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系统进行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证的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登录网站进行实名身份认证;
由认证组织管理用户对注 册用户的信息进行审核;
由代理服务点的密钥协商协议模块构建生成密钥协商协议; 同时保密协议模块构建生
成信息保密协议;
注册用户签署密钥协商协议和信息保密协议, 并上传代理服 务点存档;
由代理服 务点的SM9密钥生成器根据注 册用户的信息, 随机自动生成标识密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由脸部特 征识别模块 通过注册用户的智能终端采集用户的脸部特 征信息;
由指纹识别模块 通过注册用户的智能终端采集用户的指纹特 征信息;
由代理服务点存储密钥信 息、 脸部特性信 息和指纹特性信 息, 并一一对应, 并将密钥信
息发送到注 册用户的智能终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由代理服 务点将密钥 信息、 脸部特性信息和指纹特性信息发送到总服 务器上存 储;
由代理服 务点将密钥 信息、 脸部特性信息和指纹特性信息发送到其它代理服 务点;
由代理服 务点来给实名注 册用户和匿名注 册用户授权访问权限;
代理服务点来给实名注 册用户和匿名注 册用户分配 独属于用户的区块链;
完成身份认证, 注 册用户可以通过密钥、 刷脸或指纹认证的方式访问各个网站域;
匿名注册用户根据需要可以升级成实名注 册用户。
5.如权利要求2 ‑4任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智能终端包括智能电表、 传感器、 工控
机、 机器人和摄 像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14218 A
2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证系统及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工业互联 网通信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证系统
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互联网+、 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工业领域发展正走
向信息化、 自动化、 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致力于突破工业控制系统的封闭性、 工业设备管理
的复杂性、 工业数据共享的安全性问题, 构建工业数据中心、 工业园区网络、 企业办公设备
的数据共享网络, 打造基于万物互联的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与此同时, 万物互联带来了更多
的安全隐患。
[0003]工业互联网异构网络设备存在复杂认证、 违规接入等网络安全与权限隐私问题。
在物联网环境下, 由于传感器子网间需要进行动态的数据或服务的交换, 用户对资源的访
问也相对频繁, 所以,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实现灵活的跨域访问。 传统的加密方案应
用在物联网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物联网设备 的资源受 限, 难以实现传统的公钥密码
体系, 不能采用证书的方式来进 行身份认证和消息认证。 二是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 一对一
加密方式实现大规模设备密钥更新存在 困难。 三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资源跨域
访问, 设备跨域认证等需求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用户在访问各个网站域时需要注册各种 账
号和密码,又不能时刻牢记这些账号密码等信息, 经常会遗忘而导致无法顺利的登录, 需要
一种新的方案来满足这些需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
证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 域认证系统, 包括总服 务器、 代理服 务点和联盟链;
[0007]总服务器由若干认证组织管理用户负责管理;
[0008]代理服务点的数量有 若干个, 每一所述代理服 务点为至少一网站域;
[0009]总服务器和各个代理服务点内均设置有SM9密钥生成器、 脸部特征储存模块、 指纹
信息储存模块、 脸部特 征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密钥协商协议模块、 保密协议模块;
[0010]SM9密钥生成器用于根据注 册用户的信息生成标识密钥;
[0011]脸部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存 储并识别注 册用户的脸部特 征信息;
[0012]指纹识别模块用于存 储并识别注 册用户的指纹特 征信息;
[0013]各所述网站域内均设置有实名用户访问域和匿名用户访问域;
[0014]联盟链, 所述联盟链用以将各个代理服务点之间达成统一的协议, 在各个代理服
务点的各网站域之间实现注 册用户的密钥、 脸部信息特 征和指纹信息特 征资源共享。
[001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认工业互联网的跨 域认证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314218 A
3
专利 一种工业互联网的跨域认证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6: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