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48364.7
(22)申请日 2022.08.08
(71)申请人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 滨
河大道18号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
分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小建 王齐 高鹏 郭亚琼
陆鑫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刘静
(51)Int.Cl.
H04W 12/06(2021.01)H04W 12/069(2021.01)
H04W 12/08(2021.01)
H04L 9/32(2006.01)
H04L 67/10(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
系统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
户可信接入系统及方法, 系统包括: 用户终端UE、
目标容器、 UPF、 UDM、 宿主机及MEC控制器, UE为目
标容器的资源请求方, 向目标容器请求可信证据
进行可信验证, 目标容器的可信证据由其宿主机
的TPM和目标容器中的vTPM提供; UPF为远程证明
的通信代理, 分别对UE和目标容器进行可信验
证; UDM为UE的可信验证节点为UE颁发证书和验
证可信证据; MEC控制器是容器的可信验证节点,
为目标容器、 宿主机的TPM颁发AIK证书和验证可
信证据, 基于 该系统采用远程证明方法对UE和容
器运行时环境双向可信认 证, 既保证了UE的接入
容器的身份可信, 又保证了访问双方运行环境可
信。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15334506 A
2022.11.11
CN 115334506 A
1.一种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终端UE、 目
标容器、 用户面功能网元UPF、 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UDM、 宿主机及M EC控制器, 其中:
UE为目标容器的资源请求方, 通过向目标容器请求可信证据, 对其进行可信验证, 目标
容器的可信证据由目标容器所在的宿 主机的可信平台模块TP M和目标容器中的虚拟可信计
算模块vTPM提供;
UPF为远程证明的通信代理, 在收到UE发送的远程证明请求后, 联合UDM验证UE是否可
信, 其中UDM为UE的可信验证节点, 用于为UE颁发认证密钥证书和 验证可信证据; UE可信验
证通过后, UPF联合MEC控制器验证目标容器是否可信, 其中MEC控制器是目标容器的可信验
证节点, 用于为目标容器、 宿主机的TPM颁发AIK证书和验证可信证据;
UE和目标容器均通过 可信验证后, UPF允许UE与目标容器之间建立 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向UPF发起远程证明请求之前, 所述UE、 目标容器、 MEC控制器和UDM进行安全初始化, 包
括:
所述UE中内置TPM模块, UE在注册时由UDM为其发放TPM的AIK密钥AIK1, 初始化启动时
将度量后的PCR值发送至UDM的基准 值库, 用于提供验证UE是否可信的度量基准 值;
宿主机的TPM从MEC控制器处获取身份证明密钥为AIK2, 所述宿主机初始化启动, 将度
量后的PCR值发送至MEC控制器的基准值库, 以及, 容器初始化, 宿主机的TPM为目标容器上
的vTPM实例签发虚拟身份证明密钥的证书CvAIK1, 密钥为vAIK1, 目标容器启动时, 利用
vTPM进行度量, 并将度量后的vPCR值发送至宿主机中的虚拟基准值库, 用于提供验证目标
容器是否可信的度量基准 值。
3.一种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基于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面向
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UE向UPF发起远程证明请求, UPF收到远程证明请求后, 联合UDM验证UE是否可信;
若UE可信验证通过, UPF 联合MEC控制器验证目标容器是否可信;
当UE和目标容器均通过 可信验证后, UPF允许UE与目标容器之间建立 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向UPF发起远程证明请求的步骤之前, 还包括: 对UE、 目标容器、 MEC控制器和UDM进行安全
初始化, 其过程包括:
UE初始化启动时将度量后的PCR值发送至UDM的基准 值库;
在宿主机初始化启动时将度量后的PCR值发送至 MEC控制器的基准 值库;
容器初始化时, 宿主机的TPM为目标容器上的vTPM实例签发虚拟身份证明密钥的证书
CvAIK1, 密钥为vAIK1, 目标容器启动时, 利用vTPM进行度量, 并将度量后的vPCR值发送至宿
主机中的虚拟基准 值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PF收到远程证明请求后, 联合UDM验证UE是否可信的过程, 包括:
UPF接收远程证明请求后, 向UDM发起UE可信证据验证请求;
UDM对UE的可信证据进行验证, 并向UPF返回UE可信验证结果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PF联合MEC控制器验证目标容器是否可信的过程, 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34506 A
2UPF向目标容器发起 容器可信证据获取请求;
目标容器接收到容器可信证据获取请求后, 生成容器可信证据响应发送至UPF;
UPF接收到容器可信证据响应后, 向M EC控制器发送容器可信证据验证请求;
MEC控制器接收容器可信证据验证请求, 联合宿主机对容器可信证据及容器可信进行
验证, 并向UPF返回容器验证响应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UE向
UPF发起远程证明请求的过程, 包括:
UE生成随机数nonce1后, 向UPF发起远程证明请求, 远程证明请求包括: 目标容器ID、 随
机数nonce1、 UE_ID、 UE的可信证据, 其中UE的可信证据包括: UE的TPM中的可信 度量值PCR1、
TPM的ID以及使用密钥AIK1对PCR 1的签名S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UPF
接收远程证明请求后, 向UDM发起UE可信证据验证请求的过程, 包括:
UPF接收远程证明请求后, 生成随机数nonce2, 并向UDM发起UE可信证据验证请求挑战,
UE可信证据验证请求包括: 随机数n once2、 UE_ID、 所述UE的可信证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DM对UE的可信证据进行验证, 并向UPF返回UE可信验证结果响应的过程, 包括:
UDM记录UE可信证据验证请求中的n once2, 并对UE的可信证据进行验证;
UDM首先对签名S1进行验证, 确认UE的身份信息是否有效;
UDM验签完成后将PCR1值与存储的UE的TPM的PCR基准值进行对比, 若一致, 判定UE可
信;
判定UE可信后, UDM向UPF返回包 含UE可信验证结果的UE可信验证响应;
UE可信验证响应包括: 随机数n once2’、 UE_ID、 UE可信验证结果Suc cess/Failure;
UPF接收UE可信验证响应, 通过验证随机数nonce2 ’与nonce2是否相同来判断会话是否
有效, 若一 致, 则会话有效;
若会话有效, UPF读取UE可信验证结果 为Success, UE可信验证通过, 继续验证;
若可信验证结果 为Failure, UPF断开与UE的连接;
若可信验证结果为Success, UPF生成随机数nonce3, 向目标容器发起容器可信证据获
取请求, 容器可信证据获取请求包括目标容器ID、 随机数n once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目标容器接收容器可信证据获取请求后, 生成容器可信证据响应, 发送至UPF的过程, 包
括:
容器可信证据响应包括随机数nonce3 ’和目标容器的可信证据, 可信证据包括MEC宿主
机的TPM的可信度量值PCR2, 以及使用AIK2对PCR2的签名S2; 目标容器中的vTPM实例的可信
度量值vPCR1, 以及使用密钥vAIK1对 vPCR1的签名S3 。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 接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UPF接收到容器可信证据响应后, 向M EC控制器发送容器可信证据验证请求的过程, 包括:
UPF接收容器可信证据响应后, 通过验证随机数nonce3 ’与nonce3是否相同来判断会话
是否有效;
若有效, UPF生成随机数nonce4, 并向MEC控制器发送容器可信证据验证请求挑战, 容器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34506 A
3
专利 一种面向5G边缘计算节点的用户可信接入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6: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