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73610.5 (22)申请日 2022.05.24 (71)申请人 核工业总医院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三 香路1055号 (72)发明人 李炳宗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51 专利代理师 陆金星 (51)Int.Cl. A61K 31/352(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 瘤药物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化合物(桑根皮醇)在 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通 过CCK8实验证实了 桑根皮醇可以抑制DLBCL细胞 的增殖; 通过流式细胞术证实了桑根皮醇可以促 进DLBCL细胞的凋亡; 通过细胞周期实验证实了 桑根皮醇可以诱导DLBCL细胞周期阻滞。 该研究 有助于为临床上治疗DLBCL提供一种潜在有效的 小分子化 合物, 进而提高DLBCL的治 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15212199 A 2022.10.21 CN 115212199 A 1.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小分子化合物为 桑根皮醇, 其结构式如下式(I):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12199 A 2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应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 备治疗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B细胞起源、 具 侵袭性临床表现、 需高效力化学治疗的恶性淋巴瘤, 也是一种最多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 lymphoma,NHL), 大约占NHL的40%。 DLBCL中位发病年龄为50~ 60岁, 男性 略多于女性。 DLBCL临床表现多样, 依据原发部位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 初起时多表现为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但淋巴结外的病变比例可达40%~60%, 可以原发于任何淋巴结外组 织器官。 临床病 程呈侵袭性, 表现为迅速增大的肿物。 约1/3的患者伴有B症状。 约50%的患 者初诊时为III ‑IV期。 DLBCL的治疗原则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内科治疗包 括化疗和免疫治疗。 治疗 策略应根据年龄、 IPI评 分和分期等因素而定。 对高肿瘤负荷患者, 可以在正规化疗开始前给予一个小剂量的诱导治疗, 药物包括泼尼松 ±长春新碱, 以避免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 由于DLBCL在形态学特点、 免疫表型、 遗传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等方 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因此, 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许多患者在联合化疗后也不能完 全康复, 部分患者即使病情有所缓解, 复发率 仍较高。 [0003]DLBCL传统的化疗治疗方案是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 +泼尼松)。 伴随着基因工程、 免疫 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 已知大部 分B细胞淋巴瘤细胞CD20抗原 表达呈现阳性, 因此, 关于CD20抗原的靶向治疗成为了DLBCL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发现, 利 妥昔单抗能与B细胞的CD20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从而诱导CD20阳性的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 B淋巴细胞增殖并提高肿瘤细胞对联合化疗的敏感性, 利用利妥昔单抗与传统的CHOP方案 对DLBCL患者进 行联合治疗, 能使治愈率提高至70%。 但 仍有约30%~40%患者出现疾病复 发或难治, 预后较差, 因此, 如 何延长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生存期, 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改善患者预后, 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0004]传统的化学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影响到正常细胞组织的生存、 生长, 从而出现骨髓 造血功能抑制、 胃肠道反应等副反应。 另外, 现阶段的化疗药物同时还普遍存在着耐药现 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需要寻找新型的、 抗淋巴瘤 效果更确切、 毒副作用更低的治疗药 物。 近些年来, 一系列以我国传统中药单体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 很多 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常常特异 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 参与相关信号通路的调 控, 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发生阻滞, 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 为肿瘤的预防以 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为探究肿瘤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了研究方向。 [0005]桑根皮醇是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重要的黄酮。 据报道, 桑根皮醇具有很大 的药理潜力, 并且许多生物活性都归因于这种黄酮, 如抗炎、 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抑酶 等。 有研究表明, 桑根皮醇具有抗血小板活性 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对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或中 风发挥有益作用。 然而, 目前对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极少, 仅有少数研究表明其对肝癌等 实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212199 A 3

PDF文档 专利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第 1 页 专利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第 2 页 专利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0: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