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89957.9
(22)申请日 2022.05.26
(71)申请人 西南大学
地址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72)发明人 肖波 马灵莉 曹银贵 段炼
刘祖兰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多智汇新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 合伙) 44472
专利代理师 鲁华
(51)Int.Cl.
A61K 47/44(2017.01)
A61K 9/127(2006.01)
A61K 31/7088(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制品及在 核酸递
送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制品及在核酸递送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制备桑叶萃取水溶液, 溶于有机溶剂, 混匀得
到有机相, 加入混合溶液, 混匀得到混合体系, 离
心处理后对下层有机相中, 加入设定量的KCl溶
液, 混匀后冷冻离心处理, 溶液的下层有机相加
入设定量的PF 127, 混匀后将有机相放入容器, 在
设定温度下旋蒸5 ‑10min, 取未蒸发部分溶解在
设定量的HEPES缓冲液中, 得到脂质体; 本发明提
供的桑叶脂质体, 其具有均一的粒径、 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 可降解性以及粘膜穿透能力, 同时口
服后, 可提高纳米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在
病灶部位的聚集, 提高纳米药物在炎症性肠病及
癌症部位的治 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14904008 A
2022.08.16
CN 114904008 A
1.一种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制备或取 桑叶萃取 水溶液;
第二步: 第一步中得到的桑叶萃取 水溶液溶于有机溶剂, 混匀得到有机相;
第三步: 将第二 步中得到的有机相加入混合溶 液, 混匀得到混合体系;
第四步: 将第三 步中得到的混合体系离心处 理;
第五步: 将第四步中得到的溶液的下层有机相中, 加入设定量的KCl溶液, 混匀得到混
合体系;
第六步: 将第五步得到的混合体系冷冻离心处 理;
第七步: 将第六步中的溶液的下层有机相加入设定量的PF127, 混匀后将有机相放入容
器, 在设定温度下旋蒸5 ‑10min, 取未蒸发部分溶解在设定量的HEPES缓冲液中, 得到脂质
体;
或者将第六步中的溶液的下层有机相加入容器, 在设定温度下旋蒸5 ‑10min, 取未蒸发
部分加入到设定量的PF127与HEPES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中, 通过超声溶解脂质成分, 得到脂
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步中, 加入
PF127的量与桑叶萃取 水溶液中的蛋白浓度存在关系:
桑叶萃取 水溶液蛋白浓度*桑叶萃取 水溶液体积/PF127的量 =(80‑1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步中, 桑叶
萃取水溶液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选用设定量桑叶溶于设定量的PBS缓冲液中, 浸泡设定时间后, 放入粉碎机里面榨汁粉
碎, 取上清液离心处 理后, 取上清液为桑叶萃取 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步中的有机
溶剂为设定体积的 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 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步中的混合
溶液由设定体积的二氯甲烷和去离 子水混匀制成。
6.一种桑叶脂质体制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桑叶脂质体制品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
的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 方法制成。
7.一种桑叶脂质体在核酸 递送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04008 A
2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 法、 制品及在核酸递 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纳米药物载体与肿瘤靶向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桑 叶脂质
体提取制备 方法、 制品及 在核酸递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脂质体是由磷脂等两亲性分子构建的双层囊泡, 成为局部药物递送的有前途的纳
米载体之一; 脂质纳米颗粒载体是以纳米颗粒材料作为药物载体, 将药物分子溶解或包裹
于脂质分子的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或是夹层, 或者是通过吸 附、 附着于纳米粒子表面的新型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脂质纳米药物不仅能够改善机体对药物吸收、 改变药物体内过程, 而且
还具有药物缓释、 控释、 提高药物稳定性、 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的优越性。 现已广
泛应用于基因药物、 抗肿瘤药、 蛋白质和多肽等药物的载体系统。 现已有脂质体、 脂质纳米
药物、 胶束等体系供临床使用;
[0003]植物来源的纳米结构和纳米颗粒在许多学科得到应用如保健、 食品、 饲料、 化妆
品、 生物医学、 能源科学、 药物基因传递、 环境健康等领域。 植物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囊泡, 而
研究发现它们均存在以下特点: (1)生物相容性好; (2) 对所载药物有广泛的重应性。 同一
个脂质体中可以同时包载亲水和疏水性药物; (3)安全性较高。 磷脂本身是细胞膜成分, 因
此纳米脂质体注入体内无毒, 生物利用度高, 不引起免疫反应; (4)可以保护所载药物, 防止
体液对药物的稀释和被体内酶的分解破坏; (5)具有极强靶向性。 因此植物纳米脂质体是一
类很有发展前途的纳米材料。 这些可食性植物来源囊泡每天在与人们的肠道接触。 而且这
些植物囊泡还参与健康受试者的肠道组织更新过程, 调节肠道微生物群, 并且对炎症性疾
病(如结肠炎, 肝脂肪变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此外, 研究数据 表明植物 来源的纳米囊
泡是治疗剂(如siRNA, 抗癌药)或者难溶性天然化合物(如姜黄素, 喜树碱)递送的极佳载
体, 比如, 它可以作为抗肿瘤、 抗菌、 抗凝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药物以及经皮和粘膜给
药系统药物载体。 抗肿瘤药物载体作为研究最多、 最有价值的应用载体, 能够缓释抗肿瘤药
物, 延长药物在肿瘤内的存留时间, 减慢肿瘤的生长,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剂量和毒性反应。
比如, 现有研究发现纳米脂质体能有效的将p53基因转导入 鼻咽癌细胞中, 并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诱发调亡。 甘露 聚糖修饰的靶向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肺癌有一定疗效; 鬼臼毒 素纳米脂
质体比鬼臼毒 素混悬液抗肝癌效果好等等。 从生姜、 胡萝卜、 葡萄、 葡萄柚、 柠檬、 苹 果、 西蓝
花等中分离并鉴定了可食性植物来源的纳米颗粒, 这些纳米颗粒在大小和结构上与哺乳动
物衍生的外泌体相 似。 它们含有蛋白质 、 脂质、 miRNA, 可被肠道巨噬细胞和 干细胞所吸收,
而达到对相应疾病的治疗;
[0004]天然植物脂质中含有一些天然靶向分子如半乳糖、 磷脂酰丝氨酸等可以实现对细
胞的天然靶向性, 脂质作为药物 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生物医学方面
的性能, 已经被FDA批准可应用于临床医学; 目前, 该类天然植物脂质制品还有待进一步开
发。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904008 A
3
专利 桑叶脂质体提取制备方法、制品及在核酸递送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0: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