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88273.7 (22)申请日 2022.05.27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地址 130022 吉林省长 春市人民大街5 625 号 (72)发明人 陈杰 田华雨 刘圣洋 吴嘉言  冯元吉 郭兆培 陈学思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专利代理师 张柳 (51)Int.Cl. C12N 15/85(2006.01) C12N 5/10(2006.01) A61K 39/00(2006.01) A61K 39/39(2006.01)A61K 9/51(2006.01) A61K 47/46(2006.01) A61K 31/136(2006.01) A61K 31/704(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细胞膜、 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领域, 尤其涉及细胞 膜、 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 了细胞膜, 上述细胞膜不包括CD47信号 分子和包 括CRT信号分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生物工程 化细胞膜包裹纳米疫苗能够有效担载抗原和佐 剂、 促进抗原提呈细胞的内吞和活化, 最终实现 高效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响应, 在肿瘤临床治疗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序列表1页 CN 114807229 A 2022.07.29 CN 114807229 A 1.细胞膜,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细胞膜不包括CD47信号分子和包括CRT信号分子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胞膜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取CD47基因敲除质粒转染肿瘤 细胞, 细胞分选后, 获得CD47敲除肿瘤 细胞系; S2: 取所述CD47敲除肿瘤 细胞系与化疗药物混合, 获得细胞; S3: 提取所述细胞的细胞膜, 获得 所述细胞膜。 3.纳米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疫苗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胞膜和/或如权利要 求2所述制备 方法制得的细胞膜, 和纳米佐剂; 所述纳米佐剂包括: 阳离 子载体和核酸佐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胞膜与 所述纳米佐剂的质量比为 1: (1~1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纳米疫苗,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离子载体包括聚乙烯亚胺、 壳 聚糖或聚β 氨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核酸佐剂包括寡脱氧核苷酸和/或环鸟甘酸 ‑腺苷酸。 6.如权利要求3 至5任一项所述纳米疫苗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取CD47基因敲除质粒转染肿瘤 细胞, 细胞分选后, 获得CD47敲除肿瘤 细胞系; S2: 取所述CD47敲除肿瘤 细胞系与化疗药物混合, 获得细胞; S3: 提取所述细胞的细胞膜, 获得 所述细胞膜; S4: 取所述阳离 子载体和所述核酸佐剂混合, 获得 所述纳米佐剂; S5: 取所述细胞膜与所述纳米佐剂混合, 获得 所述纳米疫苗。 7.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S1中所述 转染的时间为 40~50h。 8.如权利要求2、 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S2中所述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 物, 所述化疗药物的终浓度为2 ~4 μ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S4中所述阳离子载体与所述核酸佐剂的 质量比为1: (1~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胞膜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细胞膜、 如权利要 求3至5任一项 所述纳米疫苗和/或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 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疫苗在 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肿瘤产品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07229 A 2细胞膜、 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领域, 尤其涉及 细胞膜、 纳米疫苗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肿瘤疫苗通过诱导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促进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 在临床实 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进 展。 [0003]近年来, 科学家筛选出了许多肿瘤特异 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s,TSAs) 并组装在肿瘤 疫苗中。 然而, 由于个体间肿瘤抗原表位的多样性, 个体化疫苗表现出独特的 优势。 此外, 肿瘤细胞的突变率往往较高, 这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抗原 位点的丢失, 因此, 设 计直接针对多表位的疫苗是具有潜在前景。 患者自体肿瘤全细胞抗原提供了独特 的优势, 避免了复杂抗原筛选和制造过程的时间滞后问题, 能够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和呈递大量 的肿瘤抗原, 刺激强大的多克隆T细胞响应, 防止肿瘤免疫逃逸。 [0004]全肿瘤细胞膜拥有完整的细胞膜蛋白抗原, 能够产生针对多种肿瘤抗原的抗肿瘤 免疫应答。 然而, 肿瘤细胞通过高表达免疫抑制分子来下调其免疫原 性, 从而能够逃避免疫 监视。 导致提取的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不能被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s)有效识别和内吞, 最 终难以有效地呈现给T细胞。 因此, 提高APC s对疫苗的识别和吞噬 能力是研制有效肿瘤疫苗的关键。 CD47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跨膜蛋白, 它 可以与髓系细胞中的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 )结合, 发出 “别吃我”信号, 避免被免疫系统清 除。 阻断该通路可促进APCs对肿 瘤细胞的摄取, 有利于肿瘤抗原的呈递。 最近, 制药公司开 发了抑制CD47 ‑SIRPα 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抗体。 然而, 根据临床资料, CD47抗体仍可能引起全 身性的副作用, 包括红细胞的积累或清除。 因此, 需要一种更安全、 更有效的阻断CD47的方 法来提高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 [0005]另外, 仅仅阻断该信号并不能有效促进免疫系统识别膜表面的多种抗原。 主要原 因是抗原提呈细胞也需要一个 “吃我”的信号来进行吞噬。 临床前研究发现, 蒽环类或紫杉 类化疗药物不仅能发挥其原有的抗肿瘤作用, 还能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来释放大量免疫刺激信号。 这些信号可促进肿瘤相关抗原 被吞噬细胞内吞, 刺激宿主产生抗肿 瘤免疫应答。 ICD典型的生化特征是钙 网蛋白(CRT)的 细胞膜易位、 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 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释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易 位的CRT可与DC s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 发出 “吃我”信号, 促进抗原吞噬, 从而激活自然免疫 和适应性免疫。 然而, 应用蒽环类或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并未产生持久的免疫 反应。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化疗诱导的ICD伴随着大量ATP的释放, 这些ATP被外切酶进一步代 谢为腺苷(ADO)。 ADO是一种免疫抑制代谢产物, 可与免疫细胞表 面的ADO 2A受体结合, 限制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激活, 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成熟, 从而损害抗肿瘤免疫反应。 此外, 在 肿瘤细胞ICD晚期, 细胞破裂并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间隙。 在正常情况下, 钾离子在细胞内 浓度较高, 而不是在细胞外。 钾离子水平的升高可降低T细胞的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因此, 如 何利用ICD效应产生免疫促进信号, 同时避免一系列免疫抑制信号成为 一个挑战。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807229 A 3

PDF文档 专利 细胞膜、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细胞膜、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细胞膜、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细胞膜、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