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0176.5 (22)申请日 2022.05.27 (71)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 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 医院 地址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解 放大 道1277号 (72)发明人 郭丰 吴河水 沈健 高宇  张启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961 专利代理师 王立普 (51)Int.Cl. A61K 47/69(2017.01) A61K 31/343(2006.01) A61K 47/54(2017.01)A61K 51/04(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4(2006.01) A61K 10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该探针 (N3‑TMPs@NAP)以肿瘤 来源微颗粒(TMPs)为纳米 载体, TMPs负载Napabucasin(NAP)并在表面修饰 叠氮基团(N3)。 本发明合成了具有脂质双分子层 的探针N3‑TMPs@NAP, 其粒径为220.13 ±4.52nm, 具有较强的肿瘤结合能力和抗肿瘤作用。 该探针 可作为PET/CT诊断肿瘤的示踪剂, 用于显示肿瘤 位置、 大小及转移等情况。 在治疗实验中, N3‑ TMPs@NAP治疗组第14天的平均肿瘤体积和重量 分别为270.55 ±107.59mm3和0.30±0.12g, 显著 小于其他治疗组, 且N3‑TMPs@NAP可抑制结肠癌 的肝转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4页 CN 115089726 A 2022.09.23 CN 115089726 A 1.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制备过程为: 将NAP负载到TMP s中, 并 在TMPs表面 修饰N3, 得到N3‑TMPs@N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靶向诊疗探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直径范围为40至 970nm, 平均直径为2 20.13±4.52nm。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肿瘤靶向诊疗探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电位为 –36.92± 1.01mV。 4.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PBS中 添加4%(v/v)二甲基亚砜将TMPs与NAP混合于上述溶液中对NAP进行封装, 制备TMPs@NAP, 然后将1,2 ‑二硬脂酰 ‑sn‑甘油‑3‑磷酸乙醇胺‑N‑[azido(聚乙烯基乙醇) ‑2000]与TMPs@ NAP在35‑38℃搅拌即可制得N3‑TMPs@NAP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AP的封装过程为: 在PBS中添加 4%(v/v)二甲基亚砜, 将TMPs与NAP混合于该溶液中, 在37℃反应后经12,000Da的渗透袋透 析提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TMPs与NAP的反应时间为12h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TMPs与NAP的质量比例为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1,2 ‑二硬脂酰 ‑sn‑甘油‑3‑磷酸 乙醇胺‑N‑[azido(聚乙烯基乙醇) ‑2000]与TMPs@NAP的质量比例为1:5 。 9.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 4‑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 方法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89726 A 2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 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案发展迅速, 但在结直肠癌中并未观察到生存率改善, 结直肠癌的隐匿性与高复发率一直影响患者的生存。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肿 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解释了 结直肠癌易复发的重要原因, CSCs被称 为肿瘤起始细胞, 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不断分化的能力, 对常规化疗药物不敏感, 以及可 作为恶性肿瘤的 “种子”促进肿瘤 复发和转移。 因此, 如何实现结直肠癌的高效诊断及以抑 制结直肠癌干性 为主的治疗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0003]Napabucasin(NAP)又称BBI608, 是一种口服的肿瘤干细胞抑制剂, 已被应用于治 疗多种癌症, 包括胰腺导管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等。 标准化疗药物, 如吉西他滨或卡铂等大 量杀灭肿瘤细胞, 导致肿瘤干细胞亚群富集最终引起肿瘤复发。 NAP可同时抑制肿瘤中的 CSCs 和普通肿 瘤细胞, 且对正常细胞的生存无明显影响。 虽然NAP在体外研究中具有理想 的抗肿瘤效果, 但 其生物利用度低和胃肠道副作用较大, 临床 应用受限。 因此, 提高NAP的肿 瘤靶向性及生物利用度将有助于改善其疗效 并增强临床应用。 [0004]肿瘤衍生微颗粒(tumor ‑derived microparticles, TMPs)是理想的药物转运载 体。 TMPs是一种直径为100 ‑1000纳米的细胞外囊泡, 从紫外线照射的肿瘤细胞上清 中分离 而来。 TMPs作为天然纳米载体具备以下独特的优势。 1.作为载体, TMPs具有肿瘤同源靶向能 力, 即其可以通过膜表 面抗原介导固有的同型粘附特性, 特异性地靶向 同源癌细胞。 2.TMPs 还可以通过携带肿瘤抗原库、 共刺激分子和类似于亲代细胞的DNA片段来诱导抗肿瘤 免疫 反应, 激活抗原呈递细胞, 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 3.TMPs具有很高的生物 安全性和临床 应用潜力。 从患者身上提取的TMPs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 并已证明能延缓肺癌患者恶性胸 腔积液的进 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 该探针(N3‑TMPs@NAP)以TMPs为 纳米载体, TMPs负载Napabucasin(NAP)并在表面修饰叠氮基团(N3)。 N3‑TMPs@NAP 预先注射 到荷瘤小鼠体内, N3‑TMPs@NAP利用增强渗透效应及同源靶向能力特异性到达肿瘤细胞, 经 膜融合方 式将NAP注入肿瘤细胞内, 并将N3基团修饰到肿瘤细胞膜表面, 随后将放射性化合 物68Ga‑L‑NETA‑DBCO注入小鼠体内, DBCO与N3在体进行点击化学反应, 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 到肿瘤细胞表面, 通过PET/ CT成像示踪纳米探针并监测抗肿瘤疗效。 [000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肿一种瘤靶向诊疗探针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PBS中添加4%(v/v)二甲基亚砜并对NAP进行封装, 将 TMP 与NAP混合制备TMPs @NAP, 然后将1,2 ‑二硬脂酰 ‑sn‑甘油‑3‑磷酸乙醇胺 ‑N‑[azido(聚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089726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肿瘤靶向诊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