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91054.4 (22)申请日 2022.05.27 (71)申请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地址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路6 00号 申请人 中山大学 (72)发明人 李明强 郑跃 陶玉 雎恩国  彭梦然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专利代理师 刘晓娟 (51)Int.Cl. A61K 33/242(2019.01) A61K 33/00(2006.01) A61K 33/34(2006.01) A61K 31/787(2006.01)A61K 31/7024(2006.01) A61K 33/26(2006.01) A61K 33/40(2006.01) A61P 35/00(2006.01) B82Y 5/00(2011.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胞 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本申请提供了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 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 将纳米酶、 丹宁酸、 三价 铁盐和溶剂混合反应; 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后为胞 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 所述纳米酶为具 有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纳米酶。 本申请提供了胞 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提供了一种具有化学动力学疗效的材料, 能有效解决现有化学动力学治疗方法中存在的 因过氧化氢含量不足导致的肿瘤治疗效率低的 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7页 CN 114917248 A 2022.08.19 CN 114917248 A 1.胞内自供 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将纳米酶、 丹宁酸、 三价铁盐和溶剂混合反应; 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后为胞内自供给过氧 化氢的纳米材 料; 所述纳米酶为具有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纳米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材料为核壳结构的纳米颗 粒, 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5 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酶选自纳米金球、 石墨相氮 化碳、 氧化亚铜/聚吡咯复合物、 含纳米金球的复合材 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金通过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 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价铁盐选自氯化铁、 硝酸铁、 硫 酸铁等三价铁离子的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选自水、 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酶、 所述丹宁酸和所述三价 铁盐的摩尔浓度比为1:(3 0~1500):(30~1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所述纳米 酶、 所述丹宁酸和所述溶剂混合反应, 离心洗涤后得到反应物; 将所述反应物、 所述三价铁 盐和所述溶剂混合反应, 离心洗涤后得到胞内自供 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 料。 8.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 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材 料。 9.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材料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材 料在制备治疗恶性 黑色素瘤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药物的给药方式 选自原位注射、 静脉注射和肺部 雾化给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17248 A 2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 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恶性黑色素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年增长率为 3%‑5%。 其恶性程度高, 转移发生早, 死亡率高, 预后 极差, 对临床上的治疗提出了极大的 挑战。 临床上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手术切除、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以及免疫疗法。 手术 治疗是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通过病灶扩大切除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淋巴结清扫 可以实现某些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愈, 但存在着术后肿瘤残留、 复发、 转移及手术并发症 等风险。 放射治疗的效果仅局限在接受照射区域内的病灶部位, 且疗效对肿瘤含氧状态和 生长周期依赖性大, 疗程长, 副作用多。 化疗药物如达卡巴嗪、 替莫唑胺等可有效地杀灭肿 瘤细胞, 但其缺陷在于毒副作用大, 容易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 进而造成体内残存的癌细胞 扩散加快。 靶向治疗主要 是针对恶性黑色素瘤中最常出现异常的MAPK通路和C ‑KIT通路, 相 应的两个突变位点为BRAF ‑V600E位点和C ‑KIT位点, BRAF抑制剂通过抑制BRAF蛋 白活性从 而有效抑制MAPK通路的异常活跃。 同理, MEK抑制剂也可以抑制BRAF下游的活性 从而抑制肿 瘤发展。 然而靶向治疗只适用于具有相应突变的肿瘤患者, 并非对所有患者适用。 免疫疗法 作为近年来癌症研究最热门的领域, 主要有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 CTLA‑4抗体、 PD ‑1单抗和PD ‑L1单抗), 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恶性黑色素瘤有不错的治 疗效果, 但价格昂贵, 可能会出现免疫性肺炎、 免疫性心肌炎等副作用, 且可能出现耐药 的 情况。 基于活性氧自由基的抗癌疗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主要包括光动力学疗法、 声 动力学疗法以及化学动力学疗法。 单线态氧是光动力学和声动力学疗法的活性成分, 但需 要借助外部能量(光、 超声)来生成, 且具有暗毒性、 氧依赖性等问题。 而化学动力学疗法主 要利用过渡 金属离子(如铁、 铜、 锰、 钴等)作为催化剂, 催 化歧化癌细胞的内源过氧化氢, 产 生羟基自由基, 从而导致线粒体破坏、 细胞脂质氧化、 蛋白失活, 最终导致癌细胞凋亡或死 亡, 实现肿瘤微环 境特异性激活的高效杀伤肿瘤的目的。 相比化学治疗和放射疗法而言, 化 学动力学具有以下优势: (1)更具肿瘤特异性和选择性, 全身毒副作用低; (2)治疗过程无需 外场激发, 对设备要求低, 治疗费用低; (3)最 终产物为生物安全的金属离子, 避免了传统药 物载体在体内长期滞留引发的潜在毒性。 目前, 化学动力学在抗癌领域已有应用, 如博来霉 素、 蒽环类药物等DNA靶向药物, 其作用过程需要联合铁离子, 催化芬顿反应产生 自由基来 破坏DNA。 近年来, 科研人员借助于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 并结合肿瘤独特的微环 境, 如弱酸 性、 过氧化氢过表达、 过氧化氢酶的低活性和乏氧等, 提高芬顿/类芬顿反应在肿瘤细胞内 的效率, 从而显著提升化学动力学的疗效, 为肿瘤高效治疗提供了新方案。 近年来, 尽管化 学动力学疗法在治疗肿瘤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但其在临床转化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 战。 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在于, 由线粒体生成的内源过氧化氢在靠近芬顿催化剂前, 易被细胞 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清除, 导致化学动力学效率低下。 因此, 研制开 发出过氧化氢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917248 A 3

PDF文档 专利 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1 页 专利 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2 页 专利 胞内自供给过氧化氢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