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97495.5
(22)申请日 2022.05.30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 技术研究所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木齐
市北京南路40号附1号
(72)发明人 侯雪玲 李逸 赵海清 汤丹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74)专利代理 机构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
所(普通合伙) 65106
专利代理师 张莉
(51)Int.Cl.
C07H 17/04(2006.01)
C07H 1/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及抗肿瘤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及抗肿瘤
用途, 以不同的杂环 甲醛、 取代的苯甲醛, 在50%
的KOH作用下与6 ‑羟基‑2H‑苯并呋喃 ‑3‑酮反应
得到化合物A1 ‑A7; 将A1‑A7置于二氯甲烷与水的
两相溶剂中, 在四丁基 溴化铵的催化作用下与2,
3,4,6‑四乙酰氧基 ‑α‑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的
糖基供体反应得到化合物B1 ‑B7。 经测定抗肿瘤
活性, 结果表明, 有2 个化合物对H ela宫颈癌 细胞
有抑制活性; 有2个化合物对MCF ‑7乳腺癌细胞有
抑制活性; 有1个化合物对HT ‑29结肠癌 细胞有抑
制活性, 有1个化合物对H epG2肝癌细胞有抑制活
性, 有5个化合物对H ep3B肝癌细胞表现出抑制活
性, 有5个化合物对Huh7肝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14957360 A
2022.08.30
CN 114957360 A
1.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 其特 征在于该类化 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
化合物B1为[(Z) ‑2‑(9‑乙基‑9H‑咔唑‑4‑基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酮]‑[(2″,3″,
4″,6″ ‑四‑O‑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2为[(Z) ‑2‑(喹啉‑8‑基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四‑O‑
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3为[(Z) ‑2‑(4H‑色酮‑3‑基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四‑
O‑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4为[(Z) ‑2‑(喹啉‑4‑基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四‑O‑
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5为[(Z) ‑2‑(3, 4‑二甲氧基亚苄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四‑
O‑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6为[(Z) ‑2‑(噻唑‑4‑基亚甲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四‑O‑
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B7为[(Z) ‑2‑(1‑甲基‑1H‑吲哚‑3‑基)苯并呋喃 ‑3(2H)‑酮]‑[(2″,3″,4″,6″ ‑
四‑O‑乙酰基)‑6‑O‑β‑D‑吡喃葡萄糖苷]。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的化合物B1、 B2在制备抗Hela宫颈癌药
物中的用途。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的B1、 B2在制备抗MCF ‑7乳腺癌药物中的
用途。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B2在制备抗HT ‑29结肠癌药物中的用途。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的B4在制备抗HepG2肝癌药物中的用途。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的B1 ‑B5在制备抗Hep3B肝癌药物中的用
途。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酰糖苷类橙酮中的B1 ‑B5在制备抗Huh7肝癌药物中的用
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57360 A
2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 及抗肿瘤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有抗肿瘤活性的乙酰糖苷类橙酮, 以及 这种乙酰糖苷类橙酮抑制
癌细胞生长中的应用, 所述癌细胞, 例如宫颈癌Hela、 结直肠癌HT ‑29、 乳腺癌病MCF ‑7、 及肝
癌HepG2、 Hep3B、 Huh7。
背景技术
[0002]橙酮是一种黄酮类异构体, 主要存在于玄参科、 菊科、 茜草科等双子叶植物中。 其
天然产量 非常低, 以前并未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 橙酮具有抗菌, 抗炎、
抗氧化, 抗肿瘤, 酶抑制, 抗寄生虫, 治疗丙肝, 抗阿尔兹海默症, 抗糖尿病等多种药 理活性。
杂环化合物是药物分子中的重要 结构单元, 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化学占据着十
分重要的地位。 这些杂环在酸碱性、 氢键供受 能力、 拓扑极性表面积、 偶极矩、 电离电位上有
很大差异。
[0003]为寻找更多具有高效低毒的橙酮衍生物, 近年来, 一些针对橙酮B环进行杂环化改
造的的衍生物, 在抗肿瘤研究中取得了较大成功, 在丰富橙酮结构类型 的同时取得了较好
的药效, 但乙酰糖苷橙酮的抗肿瘤活性未 见报道。
[0004]本发明在国内外有关专利、 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合成了系列乙酰糖苷橙酮并
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六种肿瘤株的抑制活性, 以供后期发现疗效显著、 专一性好或者抗肿
瘤谱广泛的候选药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及抗肿瘤用途, 该类橙酮以不同的杂
环甲醛、 取代的苯甲醛, 在50%的KOH作用下与6 ‑羟基‑2H‑苯并呋喃 ‑3‑酮反应得到化合物
A1‑A7; 将化合物A1 ‑A7置于二氯甲烷与水的两相溶剂中, 在四丁基溴化铵的催化作用下与
2,3,4,6‑四乙酰氧基 ‑α‑D‑吡喃葡萄糖溴化物的糖基供体 反应得到化合物B1 ‑B7; 对所得化
合物B1‑B7测定其抗肿瘤 活性, 结果表 明: 有2个化合物对Hela宫颈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有2
个化合物对MCF ‑7乳腺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有1个化合物对HT ‑29结肠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有
1个化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有5个化合物对Hep3B肝癌细胞表现出抑制活性,
有5个化合物对Huh7肝癌细胞有抑制活性。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 该类化 合物的结构式为:
[0007]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4957360 A
3
专利 一种乙酰糖苷类橙酮及抗肿瘤用途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