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8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56—2021 保大麦 20 号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07 - 15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53/T 5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加涛、刘猛道、付正波、字尚永、杨向红、方可团、尹宏丽、成雅容、佟晓 庆、李姗姗。 本文件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I DB53/T 56—2021 保大麦 20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大麦品种保大麦20号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目标、种植区划 及主要栽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20号的品种鉴别及大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和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土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发布稿)》 GB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饲料大麦 保大麦 20 号 饲料大麦保大麦20号于2014年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春性,多棱皮大麦,属饲用型专用 大麦。 3.2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 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3 分蘖期 田间有50 %以上的第一分蘖芽露出叶鞘1 cm以上的时期。 3.4 拔节期 手指压摸田间有50 %以上的主茎基部第一节离地面1 ㎝~2 cm的时期。 3.5 抽穗期 1 DB53/T 56—2021 目测田间有50 %植株的穗部顶端小穗(不连芒)露出剑叶50 %以上的时期。 3.6 扬花期 目测田间有50 %麦穗小花开裂,黄色花药外露的时期。 3.7 蜡熟期 目测田间50 %籽粒颜色由绿逐渐变黄,内部胚乳呈蜡质状,不易被指甲划破的时期。 4 品种选育 4.1 母本 保大麦12号 国内育成品种。 4.2 父本 保大麦14号 国内育成品种。 4.3 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4.4 登记年份、编号 2019年1月 GDP大麦(青稞)(2018)530066。 4.5 批准登记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4.6 选育单位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5 特征特性 5.1 植物学特性 5.1.1 植株性状 幼苗习性:半直立。叶色:深绿。株高:95 ㎝~100 ㎝。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最低位叶叶 鞘花青甙显色:无。茎秆节间花青甙显色:无。旗叶叶耳花青甙显色:无。旗叶叶鞘蜡质:强。 5.1.2 穗部性状 棱型:四棱。穗层:整齐。穗长:7.0 ㎝~7.5 ㎝。小穗密度:中。穗形状:柱形。穗姿:直立。 芒:长芒、直芒、黄色芒齿。粒型:纺锤形。粒色:黄色。 5.2 生物学特性 5.2.1 生育期 2 DB53/T 56—2021 生育期:145 d~151 d。 5.2.2 抗性 抗病性:中抗白粉病,高抗锈病、条纹病。抗倒伏性:抗倒伏。抗旱性:强。抗寒性:强。 5.3 品质特性 蛋白质含量:10.5~12.5 %。赖氨酸含量:0.28~0.33 %。淀粉含量:52.5~55.5 %。 6 产量目标 6.1 高产田块 2 每667 m 产量450 ㎏~500 ㎏,每667 ㎡有效穗35~40万,每穗实粒数45~50粒,千粒重37 g~39 g。 6.2 中低产田块 2 每667 m 产量350 ㎏~450 ㎏,每667 ㎡有效穗28~34万,每穗实粒数43~45粒,千粒重34 g~36 g。 7 种植区划 7.1 适宜区域 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00~2100 m水田、旱地冬播种植。年均温12 ℃~16 ℃,年降雨量1150 ㎜~ 1500 ㎜,无霜期270 d~300 d,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或壤土,pH 5.5~7.5。 7.2 产地环境 7.2.1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2018的规定。 7.2.2 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7.2.3 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8 主要栽培技术 8.1 播前准备 8.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的规定。 8.1.2 种子处理 3 DB53/T 56—2021 ——包衣种应符合 GB 15671-2009 的规定。 ——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晒种 1 d~2 d,采用 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20~25 倍液拌种、晾干, 防治蚜虫,种干即播。 8.1.3 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前茬秸秆及杂草等,每667 ㎡施农家肥1500 ㎏~2000 ㎏,精耕细作,做到 深耕、垡细,不漏耕,耙透耙实耙平,达到土壤疏松、地面平整、无杂草。净墒面1.7 m~2 m,沟宽20 ㎝~30 ㎝,沟深20 ㎝。 8.2 播种 8.2.1 播种量 2 每667m 播种量8 ㎏~10 ㎏。 8.2.2 播种期 旱地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水田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8.2.3 播种方法 ——条播:理墒跟沟条播或起沟条播,行距 20 ㎝~ 25 ㎝,播后覆土 2 ㎝~3 ㎝,播种均匀,不 重不漏,行距一致,深浅一致。 ——撒播:整地分墒后,人工撒播,采用小型旋耕机盖种,盖种不能超过 2 ㎝~3 ㎝,每 667 ㎡ 需增加播种量 1 ㎏~2 ㎏。 8.3 施肥 8.3.1 基本要求 符合NY/T 496的规定。 8.3.2 施肥量 每667 ㎡施氮肥(N)13.8 kg~16.1 kg,磷肥(P2O5)4.8 kg~5.4 kg,钾肥(K2O)3 kg~4 kg, 如前作是烤烟,每667 ㎡可分别减少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用量1.9 ㎏~2.3 ㎏、1.2 ㎏~2 ㎏、1.5 ㎏~2.5 ㎏。 8.3.3 施肥方法 按照“前促、中补、后控”施氮原则,重施基肥和分蘖肥,拔节期补施少量氮肥作平衡肥,抽穗后 控制不施穗肥。氮肥60%以及磷、钾肥播种前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氮肥的40 %作分蘖肥于分蘖期结合灌 水或抢雨水施用,长势弱的田块拔节期适当补施氮肥。 8.4 灌水 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据旱情适时灌水3~4次。板墒麦出苗水必灌,增 加田间出苗率;灌浆期、成熟期早灌,防止高温逼熟,增加千粒重。要求大水灌入、淹近墒面、表潮里 湿、速灌速排,忌久淹。 8.5 病虫草害防治 4 DB53/T 56—2021 8.5.1 基本要求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8.5.2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 理防治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绿色防治技术,对病虫草害进行综合治理。 8.5.3 病虫草害防治 保大麦20号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8.6 收获与贮藏 8.6.1 收获 腊熟末期采用机械或人工收获,留种田收获前去杂去劣。 8.6.2 贮藏 收获后及时晾晒3 d~4 d,籽粒含水量低于13 %,及时精选后入仓贮藏,注意通风、防潮、防虫、 防鼠。用作种子的单贮,严防混放混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53/T 56—2021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保大麦 20 号主要病虫害草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白粉病 蚜虫 奇异虉草、黑麦草、 野燕麦、狗尾草、看 麦娘、日本看麦娘、 硬草、菵草、赖草、 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 药剂种类 防治时期 戊唑醇、三唑酮、 己唑醇 发病初期喷雾 繁缕、猪殃殃、野芥 菜、地肤、柳叶刺蓼、 酸模叶蓼、藜、小藜、 苯磺隆 鬼针草、龙葵、刺儿 菜等阔叶杂草 6 备注 间隔7 d~10 d喷药 一次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3 %啶虫脒 2000~3000倍液、或2 % 二甲基二硫醚300~500 倍液 间隔7 d~10 d喷药 一次 杂草2~3叶期,茎 叶喷施 5 %唑啉草酯乳油600~ 900倍液或25 %绿麦隆 180倍液喷雾 不推荐该除草剂与 2,4-D 丁 酯 、 2 甲 4 氯、麦草畏和氯氟 吡氧乙酸除草剂混 用且每季作物只能 使用1次 杂草2~3叶期,茎 叶喷施 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 每季作物只能使用 1次 蚜虫百株虫量达 吡虫啉、啶虫脒、 到200头以上时喷 二甲基二硫醚 雾 唑啉草酯、绿麦 隆 用量 80 %的戊唑醇可湿性粉 剂5000倍液、或15 %三 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5 %己唑醇悬浮剂 500~1000倍液
DB5305-T 56-2021 保大麦20号生产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3:30: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