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05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asteland in open-pit mine in grassland 2021-09-26 发布 2021-10-26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378—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现状调查 ........................................................................... 2 5 设计原则 ........................................................................... 3 6 修复技术 ........................................................................... 3 7 档案留存 ........................................................................... 5 附录 A(资料性) 矿区场地资料收集清单 ................................................. 6 附录 B(资料性)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调查 ............................................. 7 附录 C(规范性)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模式 ..................................... 8 附录 D(资料性)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植物 .................................... 11 附录 E(规范性) 矿山生态修复监测 .................................................... 13 附录 F(资料性) 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名 .................................................. 14 参考文献 ............................................................................. 17 I DB15/T 237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地质环境 监测院、华能蒙草(内蒙古)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碳汇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君芳、王召明、韩国栋、乔文光、王明君、邢旗、李治国、王忠武、王六英、 闫晓红、赵来喜、付强、林刚、白玉峰、黄楚婷、王健、张跃华、杜聪、刘震、刘亚玲、陈翔、白耀华、 潘亮。 II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流程和方法,包括现状调查、设计原则、生态修 复技术及可持续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DZ/T 022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315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HJ 65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 LY/T 2356 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DB15/T 535 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DB15/T 566 生物笆恢复草原矿区植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HJ 6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露天开采 open-pit mining 从敞露地表的采矿场采出有用矿物,或将矿藏上的覆盖物(包括岩石、土壤等)剥离后开采显露矿 层的过程。 3.2 矿区废弃地 wasteland of mined land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挖损和占压形成的废弃场地,主要包括露天采场、废渣堆场、煤矸石场、 排土场、尾矿库、工业场地等。 3.3 排土场 waste dump 1 DB15/T 2378—2021 矿山剥离和掘进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包括外排土场和内排土场。 3.4 煤矸石场 gangue area 煤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含碳岩石及其他岩石等固体废弃物的集中排放和处置场所。 3.5 露天采场 open pit area 由采矿活动在地表形成的“空场”或“空洞”,也称露天采空区。 3.6 生态修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协助退化、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3.7 土壤种子库 soil seed bank 存在于土壤表层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种子的总和。 3.8 参照生态系统 reference ecosystem 一个能够作为生态恢复目标或基准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破坏前的生态系统、未因人类活动而退化 的本地生态系统,以及能够适应正在发生的或可预测的环境变化的生态系统。 4 现状调查 4.1 资料收集 充分收集矿山规模、范围、服务期、自然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质、水土保持、环境 保护和已实施的治理措施、方法、成效等资料。收集资料清单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4.2 外业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废弃地露天采场、排土场、煤矸石场、工业场地等单元的位置、规模、受损程度 等现状特征,具体指标参见附录B中的表B.1。 4.3 参照生态系统选取 在生态修复区周边选取未受损的能够代表原生地貌、植被群落区域。 4.4 土壤及水质检测 2 DB15/T 2378—2021 采集修复区域可利用表土土样进行检验分析,包括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详见附录E;采集区域内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样检验分析。 4.5 区域诊断与评价 以参照生态系统为本底,对废弃地各单元的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诊断,提出矿 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参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执行。 5 设计原则 5.1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尊重自然演替规律,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因 地制宜、景观协调、经济节约、可持续等基本原则。 5.2 以恢复草原生态功能为目的,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合理有效利用降水 资源。 5.3 依据 4.5 诊断与评价结果,结合区域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特征综合判断场地恢复力,恢复力强的 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恢复力中等及以下区域采用人工干预结合自然恢复。 5.4 基于场地利用单元划分,以参照生态系统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景观重塑, 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生物多样性重建,规划按照 DZ/T 0315 执行。 5.5 推广应用矿山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 6 修复技术 6.1 矿山废弃地分类 按矿山生态修复需求,将矿山废弃场地主要分为露天采场、排土场、煤矸石场、废渣堆场、尾矿库、 工业场地等。 6.2 地质灾害及地下水层破坏防治 采矿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含水层破坏按照DZ/T 0223执行。 6.3 污染场地治理 污染场地治理按照HJ 651执行。 6.4 地形地貌重塑 6.4.1 对已开采完的废弃露天采场进行削坡、整形,有条件的可回填治理,使其达到恢复植被的立地 条件。 6.4.2 排土场的治理应进行整形和稳定性重塑,使其达到恢复植被的立地条件,按照 T/D 1036 执行, 排土场的单层台阶高度不宜超过 20 m,台阶宽度宜保持在 5 m 以上,台阶边坡角度宜小于 25°。 6.4.3 对已使用完毕的工业场地进行拆除、清基和平整,使其达到恢复植被的立地条件。 6.5 土壤重构 6.5.1 覆土 3 DB15/T 2378—2021 按照原土壤结构进行覆土,结构顺序为表土层—生土层—废渣层。覆土厚度要达到30 cm以上,不 易风化类型覆土厚度要达到50 cm以上。 6.5.2 土壤改良 养分恢复以草原自然发酵的生物有机肥料(牛粪、羊粪、马粪等)为主,引用有益微生物(菌肥)、 土壤改良剂等,导入土壤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6.5.3 排土场边坡覆被工程 排土场边坡覆被工程见附录C中的表C.1。覆土后的排土场边坡可以设置生物网格加固,网格大小宜 为1.5 m*1.5 m,材料可选择树枝、柳条,具体按照DB15/T 535执行。覆被物可选择麦草、稻草、芦苇 等编织材料。铺设生物笆具体按照DB15/T 566执行。 6.6 矿区水资源利用 6.6.1 截排水系统 露天采场周边15 m~20 m设置截水沟;排土场台阶设置截水沟,坡面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排水沟 设计标准按照GB 51018执行。 6.6.2 平台径流分隔利用 6.6.2.1 排土场顶部平台周围设置挡水围堰,内部设置网格状径流分隔围埂。挡水围堰设计标准为土 质、梯形、上底宽 1 m,下底宽 3 m,高 1 m,两侧坡度 1:1;径流分隔围埂设计标准为土质、梯形,上 2 底宽 0.5 m,下底宽 1.5 m,高 0.5 m,两侧坡度 1:1,平台大于 1 km 时,径流分隔围埂 100 m*100 m 2 设置,平

pdf文档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2378-2021 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3:29: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