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65314.7
(22)申请日 2022.07.07
(73)专利权人 广西民族大 学
地址 530000 广西壮 族自治区南宁市大 学
东路188号
专利权人 山东康科润海 洋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粒潇 张琴 于海瑞 马逍
覃诗君 张嘉艺 张艺竞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亿知臻成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6123
专利代理师 王亁军
(51)Int.Cl.
B01F 27/921(2022.01)
B01F 35/75(2022.01)
A23N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
合装置, 其避免了豆粕在排料口处堵塞, 同时也
避免了通过人工进行手动疏通, 省时省力, 提高
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包括底座、 发酵主体、 封闭
组件、 隔板、 启闭机构、 固定板、 搅拌轴和螺旋搅
拌叶片, 发酵主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 发酵主体
内部设置有腔室, 发酵主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投
料口, 封闭组件将投料口覆盖住, 其特征在于, 还
包括第一电机、 转动轴、 第一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
和螺旋输 出叶片, 第一电机固定在发酵主体的左
端底部,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 转动
轴与隔板转动连接, 并且第一锥齿轮固定在转动
轴的左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8077506 U
2022.12.20
CN 218077506 U
1.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 发酵混合装置, 包括底座(1)、 发酵主体(2)、 封闭组件、
隔板(3)、 启闭机构、 固定板(4)、 搅拌轴(5)和螺旋搅拌叶片(6), 发酵主体(2)固定在底座
(1)的顶端, 发酵主体(2)内部设置有腔室, 发酵主体(2)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投料口, 封闭组
件将投料口覆盖住, 并且发酵主体(2)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隔板(3)固定在发酵主体
(2)腔室的右侧, 隔板(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启闭组件可将 隔板(3)出料口覆盖住, 并且
固定板(4)固定在底 座(1)腔室的左端底部, 固定板(4)与隔板(3)的左端连接, 搅拌轴(5)与
固定板(4)转动连接, 并且螺旋搅拌叶片(6)固定在搅拌轴(5)上, 螺旋搅拌叶片(6)位于隔
板(3)的左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电机(7)、 转动轴(8)、 第一锥齿轮(9)、 第二锥齿轮
(10)和螺旋输出叶片(11), 第一电机(7)固定在发酵主体(2)的左端底部, 第一电机(7)的输
出端与转动轴(8)连接, 转动轴(8)与隔板(3)转动连接, 并且第一锥齿轮(9)固定在转动轴
(8)的左侧, 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传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10)固定在搅拌
轴(5)的底端, 并且螺旋输出叶片(11)固定在转动轴(8)的右侧, 螺旋输出叶片(11)与发酵
主体(2)排料口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启闭组
件包括第二电机(12)、 第三锥齿轮(13)、 第四锥齿轮(14)、 螺套(15)、 螺杆(16)、 移动板(17)
和第一封板(18), 第二电机(12)固定在发酵主体(2)的右端上部, 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
第三锥齿轮(13)连接, 第三锥齿轮(13)与第四锥齿轮(14)啮合传动连接, 并且第四锥齿轮
(14)固定在螺套(15)的底部, 螺套(15)与发酵主体(2)的顶端右侧转动连接, 螺杆(16)与螺
套(15)螺装 连接, 并且螺杆(16)的底端与移动板(17)连接, 移动板(17)与发酵主体(2)腔室
的内侧壁滑动接触, 并且第一封板(18)与移动板(17)的左端连接, 第一封板(18)与隔板(3)
的右端接触并滑动连接, 第一封 板(18)可对隔板(3)的出 料口进行封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封闭组
件包括直角固定块(19)、 两组收缩杆(20)、 两组压簧(21)、 连接块(22)、 第二封板(23)和把
手(24), 直角固定块(19)固定在发酵主体(2)的左端上部, 两组收缩杆(20)分别对称固定在
直角固定块(19)右端上部的前后两侧, 并且压簧( 21)固定套装在收缩杆( 20)上, 收缩杆
(20)的右端与连接块(22)连接, 连接块(22)固定在第二封板(23)的顶端左侧, 第二封板
(23)与发酵主体(2)的顶端左侧滑动连接, 并且第二封板(23)可对发酵主体(2)的投料口进
行封堵, 把手(24)固定在第二封 板(23)的顶端右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两组密封圈(25), 两组密封圈(25)分别固定在搅拌轴(5)与固定板(4)以及转动轴(8)与隔
板(3)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收集箱(26), 收集箱(26)放置在底座(1)的顶端右侧, 并与发酵主体(2)的右端底部接触, 并
且收集箱(26)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把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直角加强块(27), 直角加强块(27)固定在发酵主体(2)腔室的顶端右侧, 并且直角加强块
(27)与螺套(15)转动连接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发酵主
体(2)的前端设置有观察窗。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77506 U
2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 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
粕发酵混合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在渔业养殖中工作人员一般通过饲料喂养银鲑, 银鲑饲料制备时需要对豆粕进行
发酵加工, 现有的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包括发酵主体, 发酵主体的顶部设
置有投料口, 右端底部 设置有出料口, 并且发酵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混合搅拌装置, 使用时先
将豆粕原料与粉末发酵剂投入到发酵主体内, 并通过混合搅拌装置搅拌混合, 搅拌混合后
在发酵主体内发酵, 发酵完毕后打开发酵主体的排料 口将发酵后的豆粕取出即可, 但其使
用过程中发现, 豆粕在排料时容易堆积在排料 口, 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疏通才能逐步的将发
酵的豆粕冲破能够发酵主体内取 出, 费事费力, 导 致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差 。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了豆粕在排料口处堵塞, 同时也
避免了通过人工进行手动疏通, 省时省力, 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
酵混合装置 。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包括底座、 发酵主体、 封
闭组件、 隔板、 启闭机构、 固定板、 搅拌轴和螺旋搅拌叶片, 发酵主体固定在底座的顶端, 发
酵主体内部 设置有腔室, 发酵主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投料口, 封闭组件将投料口覆盖住, 并
且发酵主体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排料 口, 隔板固定在发酵主体腔室的右侧, 隔板的底部设置
有出料口, 启闭组件 可将隔板出料口覆盖住, 并且固定板固定在底座腔室的左端底部, 固定
板与隔板的左端连接, 搅拌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并且螺旋搅拌叶片固定在 搅拌轴上, 螺旋
搅拌叶片位于隔板的左侧,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电机、 转动轴、 第一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
和螺旋输出叶片, 第一电机固定在发酵主体的左端底部,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
转动轴与隔板转动连接, 并且第一锥齿轮固定在转动轴的左侧, 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
啮合传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固定在 搅拌轴的底端, 并且螺旋输出叶片固定在转动轴的右侧,
螺旋输出叶片与发酵主体排料 口相对; 打开封闭组件, 通过发酵主体的投料 口将豆粕原料
与粉末发酵剂投入到发酵主体内, 投入完毕后关闭封闭组件, 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
转动, 使得转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从而使得
搅拌轴带动螺杆转动, 通过螺旋搅拌叶片对豆粕原料和粉末发酵剂进行混合搅拌, 搅拌完
毕后在发酵主体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 发酵完毕以后, 通过启闭组件将隔板的出料 口打
开, 并再次启动第一电机, 使得搅拌轴带动螺旋搅拌叶片再次转动, 并且在螺旋搅拌叶片的
配合使用下使得发酵后的豆粕从隔板的出料口排到隔板的右侧, 此时转动轴会同步带动螺
旋输出叶片转动, 通过螺旋输出叶片将落到隔板右侧的发酵后的豆粕从发酵主体的排料口
排布即可, 避免了豆粕在排料 口处堵塞, 同时也避免了通过人工进行手动疏通, 省时省力,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77506 U
3
专利 一种银鲑饲料制备用的豆粕发酵混合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