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16 盐 DB3209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The Code of Practice for Controlling Rice False Smut 2021 - 03 - 01 发布 2021 - 06 - 01 实施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9/T 119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喜,葛兆建,高波,成晓松,张正光,孙星星,周艳,蒋颖洁, 王凡,蔡晓祥,李玲霞,胡积祥。 I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稻曲病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调查方法及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范围内所有稻田稻曲病的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剑叶 flag leaf 水稻抽穗后最上面的一张叶片,即水稻抽穗前最后出的一张叶片。 3.2 叶枕距 distance between pulvinus 是指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之间的距离。 4 调查方法 4.1 田间取点 水稻孕穗末期,当田间50%以上稻株有剑叶抽出后,除去靠近田埂、灌水渠2m以内和丰产沟边行 稻株外,对角线选取3点~5点,每点10棵(穴)~20棵(穴)水稻植株。 4.2 叶枕距测量 把 1 棵或 1 穴水稻植株茎叶全部聚拢,选出叶枕距最大的 1 枝进行测量并记录,每棵(穴)仅测量 1 枝。 a) 剑叶叶枕在倒二叶叶枕上面距离记为“+” ; b) 剑叶叶枕在倒二叶叶枕下面(即剥开倒二叶叶鞘尚可见到剑叶叶枕)距离记为“-” 。 5 防控技术 5.1 农业措施 1 DB3209/T 1192—2021 5.1.1 选用无病种子 选用没有发生稻曲病田块且收储过程中没有被稻曲球污染过的稻谷作种子。 5.1.2 选用抗性品种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抗性差异明显,选用抗病品种。 5.1.3 清除田间菌源物 摘除留种田病穗,并带出田外处理。对发病田块实行深耕将稻曲病菌埋入深土层。人工移栽和机插 秧田,栽前打捞田间漂浮的病残体等杂物以减少菌源物。 5.1.4 均衡施肥、合理施用穗肥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状况,正确把握好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采用平衡施肥法,重底肥早追肥, 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忌偏施、迟施氮肥。 5.1.5 管水 浅水勤灌,适时晒(搁)田,控制密度,减少无效分蘖,保证田间通风透光。 5.2 药剂防控 5.2.1 用药时间次数 当田间 50%以上叶枕距达+2cm~+3cm 时尽快用第一次药;当相关条件符合附录 A 中 A.3 所述时要在 第一次用药后 5d~9d 用第二次药。 5.2.2 药剂品种和用量 药剂品种和用量应遵守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使用时可从表 1 中选择 1 种,且第二次用药品种不能与第一次用药品种相同。 表 1 防控稻曲病使用药剂品种和用量 药剂品种 用量(/亩) 300g/l 苯甲•丙环唑 20ml 24%井冈霉素 30ml 37%井•蜡芽 60g 75%戊唑·嘧菌酯 15g 40%咪铜·氟环唑 30g 40%嘧菌酯 20g 说明 仅限第一次使用 5.2.3 实施要求 5.2.3.1 第一次用药前 10d 内,若使用过三唑类药剂,则第一次药剂品种选择井冈霉素或井•蜡芽; 2 DB3209/T 1192—2021 5.2.3.2 施药时应小水量细雾滴,每亩用药量对水 15kg~20kg 对准稻株中上部喷洒即可; 5.2.3.3 苯甲•丙环唑禁止连续使用,在破口抽穗前后仅用 1 次(即 15d 内只用 1 次为限) ; 5.2.3.4 根据天气预报,若到了第一次用药适期有雨,施药时间可提前,不应延迟。 3 DB3209/T 1192—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水稻稻曲病发生症状、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A.1 发生症状 稻曲病菌入侵水稻花器后,在水稻颖壳谷缝处逐渐溢出淡黄色菌丝块,再膨大包裹内外 颖两侧,形成孢子球,外覆盖一层灰色薄膜,孢子球逐渐膨大(数倍于健谷)而破裂,孢子 球的颜色由淡黄绿色转变为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坦孢子,部 分稻曲球表面还可附着有数个形状不规则呈半月形的片状菌核。 A.2 危害特点 稻曲病早期无显著症状,可防不可治,错过防控时期后无法补救。稻曲病发生后,造成 水稻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 5%~10%,并含对人畜有害毒素。 A.3 发生规律 ①上年田间菌源量多;②水稻破口期在8月中旬前或水稻孕穗初期(破口前20d)温度高 于常年2℃以上,适合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或水稻破口前7 d田间湿度高,有利于病菌孢 子传播浸染;③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抗性弱。满足这些条件水稻稻曲病就有可能严重发生,穗 期要用二次药防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盐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1 页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2 页 DB3209-T 1192-2021 稻曲病防控技术规程 盐城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1:19: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