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35321.7 (22)申请日 2022.07.22 (73)专利权人 杭州丽辉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 道北庄村诸家墩86号1幢1楼10 3室 (72)发明人 曹先富 饶增永 曹先贵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正南创想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60 专利代理师 段毅凡 (51)Int.Cl. B65G 65/40(2006.01) B65G 69/18(2006.01) B65G 33/14(2006.01) B65G 33/26(2006.01) B01F 27/90(2022.01)B01F 35/75(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塑粉预混合下 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 置, 包括机箱、 混合箱、 下料箱、 第一料斗、 第二料 斗、 第一驱动电机、 搅拌杆、 加料板, 所述混合箱 位于机箱内部上方, 所述下料箱位于机箱内部下 方, 所述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分别位于机箱顶部 的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机箱顶部中心通过 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驱动电机位于第一料斗 和第二料斗之间, 所述第一 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 连接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位于混合箱内部, 所述 加料板套接在搅拌杆上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 种预混合下料装置, 通过设置倾斜进料通道防止 粉尘飞扬, 通过设置加料板交替进行加料, 混料 更加均匀、 下 料更加均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837627 U 2022.11.18 CN 217837627 U 1.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箱(1)、 混合箱(2)、 下料箱(3)、 第一 料斗(4)、 第二料斗(5)、 第一 驱动电机(6)、 搅拌杆(7)、 加料板(8), 所述机箱(1)底部设置四 个支脚(24), 所述混合箱(2)位于机箱(1)内部上方, 所述下料箱(3)位于机箱(1)内部下方, 所述第一料斗(4)和第二料斗(5)分别位于机箱(1)顶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 驱动电机(6)与机 箱(1)顶部中心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驱动电机(6)位于第一料斗(4)和第二料斗(5) 之间,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杆(7), 所述搅拌杆(7)位于混合箱(2)内 部, 所述加料板(8)套接在搅拌杆(7)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料斗(4)的 顶部设置倾斜向上的第一进料通道(9), 所述第一进 料通道(9)与第一料斗(4)内部连通; 所 述第二料斗(5)的顶部设置倾斜 向上的第二进料通道(10), 所述第二进料通道(10)与第二 料斗(5)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料斗(4)与混合箱(2)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料斗(5)与混合箱(2) 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箱(2)底部 设置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 所述机箱(1)外部一侧设置第一液压缸(13), 所述机箱 (1)外部另一侧设置第二液压缸(14), 所述第一液压缸(13)延伸至混合箱(2)内与第一底板 (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液压缸(14)延伸至 混合箱(2)内与第二底板(12)固定连接, 所述第 一底板(11)靠近第二底板(12)的一侧固定设置磁铁(15), 所述第二底板(12)靠近第一底板 (11)的一侧固定设置磁铁(15), 所述第一底板(11)可向第一液压缸(13)方向移动, 所述第 二底板(12)可向第二液压缸(14)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箱(3)包括 纵向下料通道(16)和横向下料通道(17), 所述横向下料通道(17)设置在纵向下料通道(16) 下方, 所述横向下料通道(17)内设置下料螺杆(18), 所述机箱(1)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 二驱动电机(19), 所述第二 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延伸至横向下料通道(17)内部与下料螺 杆(18)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横向下 料通道(17)另一端下 方设置出 料口(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11)和 第二底板(12)下方设置 “V”型滑道(21), 所述滑道(21)底部与下料箱(3)固定连接, 且与下 料箱(3)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板(8)对应 第一料斗(4)和第二料斗(5)的位置处设置有 进料孔(2 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杆(7)上固 定连接五对 搅拌叶(23)。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37627 U 2一种塑粉预混合 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下 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塑粉预混合下 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塑粉又称为电木粉, 塑粉原是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 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 现红、 黄、 黑、 绿、 棕、 蓝等颜色, 有颗粒状和粉末 状, 塑粉耐弱酸和弱碱, 遇强酸 发生分解, 遇 强碱发生腐蚀, 塑粉不溶于水, 溶于丙酮、 酒精等有机溶剂 中, 塑粉具有良好的电器绝缘性 能和耐高温性能, 用于制造电子电器和日用工业品。 [0003]塑料加工过程中, 现有的塑粉入料口裸露在外部环境中, 空气中的杂质会经过入 料口落入到塑粉加工设备, 且加料过程中会出现粉尘飞扬的情况; 现有的塑粉混合功能存 在搅拌混合 不均匀的情况, 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0004]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根据上述问题, 设计了一种预混合下料装置, 通过设置倾斜进 料通道防止粉尘飞扬, 通过设 置加料板交替进行加料, 混料 更加均匀、 下 料更加均匀。 [000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包括机箱、 混合箱、 下料箱、 第一料斗、 第二料斗、 第一 驱动电机、 搅拌杆、 加料板, 所述混合箱 位于机箱内部上方, 所述下料箱 位于 机箱内部下方, 所述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分别位于机箱顶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 机箱顶部中心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第一料斗和第二料斗之间, 所述 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杆, 所述搅拌杆位于混合箱内部, 所述加料板套接在搅 拌杆上端。 [0006]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为: 设计了一种预混合下 料装置, 混料均匀, 下 料均匀。 [0007]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料斗 的顶部设置倾斜向上的第一进料通道, 所述第一进料通 道与第一料斗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料斗的顶部设置倾斜向上 的第二进料通道, 所述第二进 料通道与第二料斗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料斗与混合箱内部连通, 所述第二料斗与混合箱内 部连通。 [0008]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设置倾斜向上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有效防止 粉尘向上飞扬进入空气。 [0009]进一步地, 所述混合箱底部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所述机箱外部一侧 设置第 一液压缸, 所述机箱外部另一侧设置第二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缸延伸至混合箱内与第一 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液压缸延伸至混合箱内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底板靠近 第二底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磁铁, 所述第二底板靠近第一底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磁铁, 所述第 一底板可向第一液压缸 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底板可向第二液压缸 方向移动。 [0010]上述方案 的有益效果为: 在对塑粉进行预混合时, 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的闭 合, 能充分进行 预混合, 提高混料的均匀度。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83762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塑粉预混合下料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3 21:36:5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