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8 4113 南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2021 - 11 - 10 发布 2021 - 11 - 20 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3/T 003—2021 前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言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中原艾草产业联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宗鹏、徐志森、王伟、董鹏、杨立轩、李民、王清华、陈增喜、徐笑锋、向 臻、周冉、吕少洋、尹正大、马文晓、朱江桥、乔海平、付兴伟、张守和、魏跃芝、黑先超、阚青群、 陶蕾。 I DB 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阳艾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草 害防治、采收与储存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南阳艾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艾 艾,菊科蒿属植物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又名艾草、艾蒿、冰草等,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 植物,有特定的浓烈香气,多以叶片入药或制绒施灸。 南阳艾 指自然生长于河南省南阳市及其邻近区域内的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 及其变种,或由本区域野生种人工培育而成的栽培品种。叶片肥厚,叶背白色绒毛厚密细长,艾香气浓 郁。 4 产地环境条件 自然条件 南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南阳艾的主要适生区,年平均气温14.4℃~15.7 ℃,其中年平 均最高气温20 ℃ 、最低气温10 ℃,极端最高气温41.4 ℃,最低气温-17.5 ℃。年平均降雨量800 mm~ 1100 mm,大于10 ℃的积温为4500℃~5000 ℃,全年无霜期220d~245d。 1 DB 4113/T 003—2021 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中的二类标准。 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GB 5084中的旱作标准。 土壤质量 应符合NY/T 391中的旱地土壤质量标准。 5 选地整地 选地 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菊科植物、地块平整、耕层深厚、有水利条件、通透性好的土壤,优先选择岗 丘、山地、荒滩等非基本农田。 整地 5.2.1 深耕 播前深耕,耕深30cm以上。 5.2.2 施底肥 5.2.2.1 深耕前每 667 ㎡撒施腐熟农家肥 2000kg~3000kg 或深耕后每 667 ㎡撒施商品有机肥 80kg~ 100kg,同时施入 N-P2O5-K2O(25-12-8%)复合肥 50kg 做底肥。施肥后旋耙地 2~3 遍,达到上虚下实、 “碎、平、净”的标准。 5.2.2.2 商品有机肥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复合肥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2.3 做畦(厢) 地整好后做畦(厢),畦(厢)面宽500 cm左右 ,中间高、两边低,高低差不超过15 cm。 畦(厢) 间沟深30cm、宽40cm。 起垄 土层较浅、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或降雨较少的地方宜进行起垄,垄宽150 cm,垄间距40cm、沟深30cm 左右。 6 品种选择 选择经过管理部门认定的产量高、出绒率好、品质优、抗病虫、适应性强的南阳艾品种,如南阳艾 1号、南阳艾2号、南阳艾4号等系列品种。 7 种植方式 种子直播 2 DB 4113/T 003—2021 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播种,行距40cm、深度0.5cm 左右,每667㎡用种1.0kg。播后及时 盖土保墒,苗高10cm左右时定苗,株距20cm,每667㎡留苗1万~1.5万株。 根茎种植 7.2.1 10 月下旬开始,挖取地下匍匐茎,取颜色浅黄、鲜亮的根茎作种,剔除病、虫、弱、芽孢少的 根茎后按壮弱分类,切成 8cm~10 cm 长的段,喷雾消毒后扎捆包装。包装外挂牌标记出品种名称、起 茎日期、地点等。根茎段切好后注意保湿,并于 10d 之内完成种植。 7.2.2 行距 40cm、穴距 20cm、每穴 2~3 段,深度 10cm~15cm,每 667 ㎡种植 8000 穴,种后及时覆 土,注意压实保墒。 种苗移栽 7.3.1 3 月底、4 月初艾苗高 20 cm 时带根挖出,地下根茎剪至 5cm 左右,并剪去上部 3cm~5cm 嫩茎, 使苗高基本一致。扎捆包装后标记品种名称、起苗日期、起苗地点等。 7.3.2 行距 40cm、穴距 20cm、深度 10cm 左右种苗移栽,每穴定植 1 棵,每 667 ㎡种植 8000 株,种后 覆土压实,浇水造墒。 机械种植 根茎种植、种苗移栽可利用机械完成:把起垄、施肥、开沟、摆苗、封土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也可 采用半机械种植方式进行,即机械开沟,人工顺沟撒根、摆苗,机械或人工封土的方法进行,种后管理 与人工种植相同。 8 田间管理 密度管理 新出艾苗3~5片叶时,疏密补稀,结合中耕除草,锄掉行间多余艾苗。 追肥 8.2.1 秋季最后一茬艾收获后,在畦(厢、垄)上每 667 ㎡撒施腐熟的农家肥 1500kg~2000kg 或商品 有机肥 60kg~80kg、N-P2O5-K2O(25-12-8%)复合肥 20kg~30kg。生长期间,可在每茬艾苗长至 25cm~ 30cm 高时,沿行间每 667 ㎡追施尿素 5kg~7.5kg。 8.2.2 有机肥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化学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除草 8.3.1 人工锄草 每年进行4~5次,中耕均匀,深度小于10cm,艾苗根部杂草人工拔除。 8.3.2 化学除草 每年分2次进行,秋冬季在最后一次施肥完成后,每667㎡用90%乙草胺乳油100ml,加水25kg均匀喷 撒全田。春季艾萌动前、日均气温达到9℃~10℃以上时,每667㎡用90%乙草胺乳油80ml,加水25kg均 匀喷撒全田。 水分管理 3 DB 4113/T 003—2021 缺水时要及时补水,雨后田间积水时要及时清沟排水。 病虫害防治 8.5.1 总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非化学防治手段,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 物防治等。 8.5.2 农业防治 结合冬季中耕除草,深翻晒土,以杀灭虫卵。平衡施肥,增加有机肥用量,以增强自身抗性。 8.5.3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生物习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粘虫胶等方法诱杀害虫。 8.5.4 生物防治 利用害虫天敌、诱剂及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8.5.5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的使用应遵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艾田常见病虫害及化学防治方 法见表1。 表1 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症状 病虫害种类 防治方法 2 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上,以叶片受害最重。发 病害 白粉病 病初期为叶片上出现黄绿色不规则小斑,随后病斑 上着生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逐渐干枯脱落。 主要为害新芽、嫩叶,聚集在叶子背面,造成 叶片卷曲、皱缩、畸形,严重时可诱发“煤污 虫害 蚜虫 病”,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矮小、地上部干枯。 每667m 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 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 甲环唑水粉散粒剂3000倍液30kg~40kg,交替 进行喷雾,连续用药2-3次,间隔8d~10d。 2 每667m 喷施10%蚍虫啉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3%啶虫脒乳 油2000倍液,或25%噻虫嗪5000倍液 30~40kg,用药要交替进行,以降低抗 药性。 9 采收 总则 根据当年长势、收获后的不同加工用途等,一般采收3~4茬。 采收标准 艾高80cm以上时即可采收。 采收方式 9.3.1 叶片采收 4 DB 4113/T 003—2021 人工摘取叶片,晾晒或低温烘干至水分接近15%时,打包储存。 9.3.2 茎叶采收 选择晴收割地上茎叶,就地摊开晾晒3d~4 d,待茎叶含水量达到15 %以下时,及时打捆、包装, 放置标签(标记品种名称、采收时间、采收地点)后入库。 9.3.3 平茬 采收后,贴地面清除艾茬及残枝败叶,以利新芽长出。 10 储存 储存环境要求阴凉、干燥、避光、通风,垛高不超过5层,垛底宜铺设砖石、竹排等透气设施,离 地10cm以上。仓库应注意防火、防虫,单独分区存放,并有专人管理。 5

pdf文档 DB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南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南阳市 第 1 页 DB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南阳市 第 2 页 DB4113-T 003-2021 南阳艾种植技术规范 南阳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8:39: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